坚持绿色发展 打造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矿山

2021-11-17 10:00文/孙
中国煤炭工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矿井矿山绿色

文/孙 详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新桥煤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推进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的高质量发展。矿井投产以来,先后荣获“中国最美矿山”、国家级“绿色矿山”等称号。

聚焦绿色发展 打造绿色环保矿山

新桥煤矿提高政治站位,践行国企担当,履行社会责任,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厚植绿水青山优势,全力推动绿色发展。

大力实施绿色改造、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扬尘治理“三大工程”。先后投入230余万元,建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压风机余热利用系统,其中太阳能热水系统日产50℃以上的热水100吨,满足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洗浴热水供应,杜绝了锅炉废气的排放;拆除了全部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与太阳能、压风机余热利用共同构成供热系统,用于矿井供暖和热水生成,彻底结束了“燃煤时代”,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7吨,减少烟尘排放量3吨;将食堂燃煤灶改造为电锅,并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净化率达95%以上,实现了“产煤不烧煤、产煤不产尘”;投入200多万元,对矸石堆场进行综合治理,实施了硬化、绿化,增设了喷雾设备;投入260万元,对砂土、米石等易扬尘料场实施全封闭式改造,抑制扬尘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强化污水治理。瞄准“不让一滴污水流向自然”的新目标,升级治污设备,对输水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更换安装4台大流量水泵,提高供水能力及运行效率,水处理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全部供至水务公司,实现循环利用、“零”外排,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有效降低了水源井取水量,保护了地下水源,节省了环保和水资源投入费用200万元。

强化地面绿化清洁整治。专门规划了矿区园林,不断加强“绿化、美化、优化、硬化”建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地进行绿化,种植花草树木,实现了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在临时矸石堆场周围铺设草坪5430平方米,种植树木1557棵。目前,矿区植被已达30余种类,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煤矸石主要用于附近矸石砖厂制砖和乡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坚持创新驱动 打造绿色智能矿山

新桥煤矿以智能化矿山建设为目标,以两化融合为平台,致力于用科技改变传统矿山生产模式,努力打造绿色智能一流煤矿,基本实现了“三个一”目标。

一双“智慧眼”让矿山“玲珑剔透”。在井下、地面安装了450个高清摄像头,形成了“天眼”和“地眼”,让矿山有了一双“智慧眼”,全天候监控安全生产。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及计算机视觉技术,对24种违章行为或异常情况进行监控、辨识。如人员违禁入侵、转载点堵煤、皮带有大块矸石、井下人员奔跑、乘车抢上抢下、安全帽异常、未戴口罩等,一旦发生,系统自动“捕捉”,第一时间报警。与此同时,新桥煤矿还基于“一张图”的理念,利用GIS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按照1∶1的比例,在三维场景下构建“资源赋存、地质结构、生产系统布置、生产过程、安全风险”透明化的矿井,实现矿井各应用系统数据与三维模型的双向关联,为安全生产提供基础空间数字化服务与空间分析服务。

一颗“玲珑芯”让风险“无处遁形”。建立了大数据分析中心,在“人、机、环、管”四大安全生产要素实现综合集成的基础上,应用大数据、数据挖掘技术、量化分析技术,对安全生产相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展示、关联分析、探索挖掘、概括推理,实现安全生产动态诊断、生产决策分析、经营决策分析、重大危险源预警预测、大型设备运行效能分析、设备预警,并提供安全方案。基于LoRa和UWB技术实现了人员精确定位,综合精度达到1米,部分区域实现厘米级定位。员工佩戴的信息化矿灯融入了通信、报警、寻呼、环境感知、姿态感知等多种功能,如同一名如影随形的“安检员”,管理人员可随时掌握井下作业人的工作状态、携卡状态等。矿灯还安装有智能装置,可随时垂直接收矿井安全信息。矿井建立了工业、企业安全网络,达到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

一双“无形手”让设备高效运行。矿井主煤流系统、采区变电所、采区排水泵房、地面压风机等实现了地面远程控制,井下20个生产场所无人值守,优化岗位人员150多人。2020年,矿井建成首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安装电液控液压支架,采用更大功率智能化配套设备,建成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实现了井上下一键启动、采煤机记忆割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刮板机、转载机、破碎机及胶带输送机自动推移。顺槽安装柴油机单轨吊,实现物料和设备一站式运输,配套形成全方位、多设备机械化作业体系。

优化生产模式 打造绿色高效矿山

新桥煤矿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资源开发全过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深入推进“三优三减三提升”,推动资源利用节约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

坚持绿色开采。专门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资源管理小组,严格制定资源储量管理办法,科学编制矿井规划;大力推广使用精细地质勘探手段,强力实施技术创新、工艺革新,优化采区及工作面设计,推广沿空留巷技术和“大采高、大采长”回采工艺,减少地质构造、煤柱对回采率的影响;建设了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首个“大采高、大采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较传统工艺提高了28%,减少巷道掘进量1800米,多回采实体煤74万吨;优化2302工作面设计,在皮顺巷道上方“架桥”实施定点贯通,克服了顺槽起伏多、坡度大的问题,多圈原煤量9.6万吨。

创新工艺技术。积极探索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综采工艺,总结出不等长边采边缩或延面回采工艺、旋转回采工艺、台阶状多切眼回采工艺等,提高了开采效率、煤炭资源利用率。牢固树立“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理念,强化工艺技术革新,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岩巷综掘机、钻锚装一体机、全液压钻车、挖斗式装岩机、侧卸式装岩机等先进设备的应用,实现岩巷全部机械化掘进,矸石运输采用“运输皮带化+转载仓储化”方式,有效提高了单进水平。

强化环境治理 打造绿色生态矿山

新桥煤矿认真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严格落实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良性互动、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互促双赢。

科学进行采煤沉陷区治理。按照“宜园则园、宜农则农、宜渔则渔”的思路,建立了以“复垦耕地+居住用地+高效生态农业用地”为主的模式,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开展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工程施工采用挖深垫浅的施工工艺,秉承“复垦后形成的耕地及鱼塘交付原村民使用”的原则,复垦土地交付使用面积2446.36亩,其中交付耕地面积1609.5亩、鱼塘735.11亩,投入鱼塘、地力等土地交付补偿费用3355.82万元。现已治理形成的耕地及鱼塘采取村民自用、土地流转、项目开发等多种利用方式。地销煤公路两侧复垦区建立以高效农作物种植、水产养殖为主体的农业示范项目,项目面积1795亩。采煤沉陷区的治理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生活质量,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打造村庄异地搬迁典范。先后投入资金4千多万元,由村民自建和村委会统建相结合,实施村庄整体异地搬迁,开工建设了新馨家园等一批综合设施齐全的住宅区,推动了城乡经济发展,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打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

猜你喜欢
矿井矿山绿色
绿色低碳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以机器人研发应用引领矿井“四化”建设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矿井下的歌声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