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例25岁及以下行流产术女性的避孕意识分析

2021-11-20 03:24程莉苏茜
生殖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流产男友次数

程莉,苏茜

(永康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永康 321300)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提前,年轻女性的性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婚前性行为及性活动频率不断增加。但有很多年轻女性无避孕意识或不了解有效的避孕方法,性知识多来源于网络、广告、朋友之间的口口相传等非正规渠道,最常用的避孕方式为避孕套或低效避孕方法(安全期和体外射精),而低效的避孕方法或淡薄的避孕意识是导致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1-2]。人工流产是终止意外妊娠的有效措施,但是作为妊娠的非自然结局,人工流产术对年轻女性生殖系统的损害和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对在我院行人工流产的25岁及以下年轻女性的避孕意识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收集2020年6~12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的366例年轻女性(其中药物流产83例和手术流产283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25岁;(2)B超示:宫内妊娠,孕周5~10周;(3)无其他严重疾病;(4)精神和意识正常;(5)排除稽留流产或病理性妊娠。

2.研究方法:自行设计知信行调查问卷内容,对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流产女性,在征得知情同意后,由调查员指导独立完成问卷填写(采用匿名自填的方式)并现场审核回收。25岁及以下女性流产及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孕次、流产次数、自身文化程度、生育史、职业、籍贯、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喝酒史、男友文化程度、距上次人工流产的时间、避孕知识掌握程度及现使用的避孕方法、性伴侣的避孕态度、流产并发症的知晓度。避孕意识得分包括:现使用的避孕方法(不避孕=0分,低效避孕方法=1分,高效避孕方法=2分);避孕知识掌握程度(不了解=0分,知晓1~3种避孕方法=1分,知晓4种及以上避孕方法=2分);性伴侣的避孕态度(不配合=0分,配合=1分,积极参与=2分);流产并发症的知晓度(不知道=0分,知晓1~3种并发症=1分,明确了解流产并发症=2分);距上次人工流产的时间(1年之内=0分,1~2年=1分,2年以上或首次人流=2分)。此5项满分共计10分,按照不同得分情况评价避孕意识的程度。

二、结果

1.整体情况:符合纳入标准的年轻女性共400例,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366例,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366份。年龄范围16~25岁,平均(22.26±2.32)岁,20岁及以下有87例(未育者52例,已育者35例);首次妊娠、2次及以上妊娠者分别为98例(26.8%)、268例(73.2%);首次人工流产156例(42.6%)[未育98例(26.8%),已育58例(15.8%)]、2次及以上人工流产210例(57.4%)[未育57例(15.6%),已育153例(41.8%)];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分别为212例(57.9%)、90例(24.6%)和64例(17.5%);未育、已育分别为155例(42.3%)、211例(57.7%);职业情况中有工作、学生或无业人员分别为207例(56.6%)、159例(43.4%);本地、外地人员分别为81例(22.1%)、285例(77.9%);BMI小于18.5 kg/m2者57例(15.6%),18.5~24 kg/m2者247例(67.5%),大于24 kg/m2者62例(16.9%);无吸烟喝酒、有吸烟喝酒人数分别为290例(79.2%)、76例(20.8%);男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分别为190例(51.9%)、117例(32.0%)和59例(16.1%)。

2.避孕意识的相关因素分析:对年轻女性避孕意识的可能影响因素选择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孕次、流产次数等因素与年轻女性避孕意识有关(P<0.05)(表1)。年龄与避孕意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P<0.05),说明年龄越大,则避孕意识越强;孕次、流产次数与避孕意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P<0.05),说明孕次、流产次数越低,则避孕意识越强。具体相关关系见图1、2。

表1 避孕意识影响因素的Pearson相关分析

图1 年龄与避孕意识得分的相关性图

图2 孕次、流产次数与避孕意识得分的相关性图

3.不同籍贯、职业情况、不良嗜好、生育史、自身文化程度及男友文化程度的避孕意识得分差异:对前述因素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籍贯、职业、女性自身文化程度及男友文化程度的女性避孕意识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是否有不良嗜好(吸烟喝酒)、有或无生育史的女性避孕意识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外地女性的避孕意识显著低于本地女性,学生或无业人员的避孕意识显著低于工作女性,女性自身文化程度及男友文化程度越低,避孕意识越弱(P<0.05)(表2)。

表2 不同籍贯、职业情况、不良嗜好、生育史、自身文化程度及男友文化程度的避孕意识得分差异(-±s)

4.存在显著相关或显著差异的因素对避孕意识的影响:选择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年龄、孕次、流产次数、籍贯、职业情况、自身文化程度、男友文化程度等因素对避孕意识的影响,以避孕意识为因变量,上述各因素为常量,结果显示拟合度R2达到了29.6%,回归方程显著(F=21.48,P<0.05)。通过对回归系数的t检验最终得出:年龄(t=2.313,P=0.021)、流产次数(t=-2.451,P=0.015)、自身文化程度(t=5.224,P<0.001)、男友文化程度(t=2.073,P=0.039)能显著影响避孕意识。孕次、籍贯、职业情况则不能显著影响避孕意识(P>0.05)(表3)。

表3 避孕意识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三、讨论

近年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从人口数量逐渐转移到生殖健康,因此,安全性行为、安全避孕、降低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降低流产后继发不孕症、提倡合理生育间隔、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等生殖健康目标逐渐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3]。我国人工流产现状目前呈现数量居高不下、低龄化和未婚妇女所占比例增高的特点,年轻女性的生殖功能保护是该领域关注的焦点[4]。了解年轻女性的避孕意识现状及知信行特点,对指导其正确选择避孕措施及保护女性生殖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显示,25岁及以下女性的年龄能显著影响避孕意识(t=2.313,P=0.021),年龄对避孕意识的回归系数为0.115,意味着年龄对避孕意识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即年龄越大,避孕意识越强。年龄越小,生殖健康知识越匮乏,避孕知识不足,意外和非意愿妊娠风险增加[5]。自身文化程度亦能显著影响避孕意识(t=5.224,P<0.001),其对避孕意识的回归系数为0.386,即自身文化程度对避孕意识的影响亦是显著正向的,自身文化水平越高,避孕意识越强。文化程度和知识结构层次越低,自主获取正确且全面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识的意识就越弱、途径也越少,人工流产率则越高[6]。流产次数也能显著影响避孕意识(t=-2.451,P=0.015),其回归系数为-0.183,即流产次数对避孕意识的影响是显著负向的,流产次数越多,避孕意识越弱。这个观点与余萍[7]的研究结论一致,即流产次数与学历有关,年龄越小,学历越低,流产次数可能越多,这是由于低学历妇女性知识缺乏、自身保健意识差等因素导致的。教育程度高的女性自我健康、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高,直接影响其对避孕知识的接收能力[8-9]。本研究中,25岁及以下女性人工流产数占同期总数的30.2%,未育者比例高达42.3%(20岁及以下未育者52例,占总数的14.2%),与周颖等[10]研究报道相近。本研究中,未育青年女性占有较大比例,她们属于性活跃期,多数未育女性不能正确掌握避孕知识,认为体外射精、紧急避孕药、安全期避孕是有效的避孕方法,但不能清晰判断排卵期、易孕期,对过早性行为及流产危害的认识不足,生殖健康认知水平整体低下[11-12]。缺乏正确的避孕知识引导或采取低效避孕措施(安全期避孕、体外射精、服用紧急避孕药等)、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使未育女性成为非意愿妊娠的高暴露人群,这与熊梦欣等[13]、潘彩君等[14]的结论一致。男友文化程度能显著影响避孕意识(t=2.073,P=0.039),回归系数为0.139,即男友文化水平对避孕意识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男友文化水平越高,避孕意识越强。这与朱肖等[15]的研究结论一致,个人的文化水平影响其获取知识的能力、思想意识的高度及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男友文化程度越高,生殖健康认知越高。避孕是双方的,只有双方都意识到避孕是为了保护女性的身心健康,才能充分落实。

综上所述,年龄、流产次数、自身和男友文化程度这4个指标为避孕意识的显著影响因素,应加强对年轻女性避孕知识的宣教,促进女性及其男友综合文化水平的提升;在流产术前进行避孕知识宣教时应重点针对文化水平较低、年龄较小的患者。提升避孕意识,减少意外妊娠导致的人工流产,对女性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流产男友次数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选男友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犬系男友与猫系男友
the boyfriend look 装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