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智慧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22 10:55
北方经贸 2021年4期
关键词:肇庆市肇庆景区

杨 文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526000)

一、引言

2011 年7 月,国家旅游局宣布,将争取用未来十年时间初步实现“智慧旅游”,以有效应对旅游业爆发性增长给旅游景区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2014 年,作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 智慧旅游年”,各地市相继投入智慧旅游城市建设。2015 年1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以提高旅游便利化水平和产业运行效率为目标,以实现旅游服务、管理、营销、体验智能化为主要途径,有序推进智慧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方针。2015 年12 月,广东省政府正式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促进智慧旅游体系的发展。

2016 年5 月,肇庆旅游局发布《肇庆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并对智慧旅游做了专题报告。智慧旅游不单是在景区安设智能系统或者多媒体设备,而是将数据进行整合,全面推进“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的商务利用,需要政府以及多方部门的协作,通过汇聚各地旅游要素信息,构建“大数据+旅游+互联网+产业”旅游信息综合大数据中心,才能打造更智能化、人性化的旅游平台。进入到2020 年,各地积极推进智慧旅游项目,以期带来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

二、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智慧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展框架和对策方面。付业勤、郑向敏提出了夯实基础、统筹规划、紧贴需求、配套建设的智慧旅游发展对策。姚国章认为,智慧旅游的发展框架包括“服务体系、应用体系、应用支撑体系、信息资源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制度体系、法规与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刘治彦等指出,智慧旅游的发展有信息和数据的智能收集获取、游客一站式获取信息和旅游服务、旅游相关部门信息联通共享和有效联动、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和商品、建立信息充分的有效市场等五个重点。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就相关技术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开展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国外学者对于智慧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定义。最早可追溯到21 世纪初,Gordon Phillips 将智慧旅游定义为利用一种长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方法来设计、开发和营销旅游产品及业务。Molz 将智慧旅游界定为运用移动数字连接技术创造更加智慧的、有意义的和可持续的游客与城市之间的关联关系。Ulrike Gretzel 等综合梳理了智慧旅游的理论基础,将智慧旅游定义为在目的地综合收集、汇总和利用来自基础设施、社会关系、政府、组织以及个体的数据,并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实践经验和商业价值的旅游业。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立足于肇庆市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肇庆市已有的旅游产业基础,探析肇庆市智慧旅游发展路径,以期为肇庆市智慧旅游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三、发展现状

2014 年3 月10 日,肇庆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签约仪式在七星岩风景区举行,中国移动通信肇庆分公司和肇庆市旅游发展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宣布正式启动“智慧旅游”项目建设,主要围绕覆盖网络、平台建设、旅游运营管理等方面展开。2017 年8月18 日,星湖景区全力打造肇庆首家“无现金”智慧旅游和“无障碍”智慧旅游景区,七星岩景区共一百多个支付点全面实现在线支付功能,鼎湖山景区已实现三十多个支付点。

2018 年4 月19 日,由肇庆市旅游服务中心、广东聚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建成的肇庆全域智慧旅游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成。该平台分旅游快讯、游在肇庆、住在肇庆、食在肇庆、玩在肇庆、购在肇庆、特产商城、游记攻略、肇庆影响、在线画册十个模块。2018 年5 月28 日,移动终端服务平台微星湖微信公众号开通,主要分景区票务、星湖卡、在线导游三大模块。游客或市民可从肇庆星湖旅游景区官网获取二维码,也可以微信直接搜公众号,或者在各大景区扫描二维码。

与此同时,肇庆市旅游局新浪微博对肇庆旅游资源进行广泛宣传。肇庆星湖旅游景区官网则分为景区官网、景区商城、星湖门票卡、政务公开四个模块,对肇庆旅游的游玩攻略、住宿、交通、休闲娱乐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且实现了酒店住宿、景区门票线上预订的功能,极大地缩短了游客的等待时间。旅游交通方面,市区以外主要通过肇庆全域智慧旅游平台、肇庆星湖旅游景区官网、携程旅行等平台,实现了高铁票、汽车票的线上预订。市区内旅游线路主要有旅游穿梭巴士和常规公交21 路。

总体上看,肇庆市在智慧旅游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智慧旅游定义把握欠准确性。国家旅游局2015 年发布《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智慧旅游是运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和装备,充分准确及时感知和使用各类旅游信息,从而实现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体验的智能化,促进旅游业态向综合性和融合性转型提升,是游客市场需求与现代信息技术驱动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和新趋势”。但从肇庆市智慧旅游建设来看,各大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重点均集中于旅游服务、旅游营销的智能化,而忽略了对旅游管理、旅游体验的智能化建设。

第二,智慧旅游配套设施尚未完善。肇庆市通过自建平台、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等方式,结合微信、官网、新浪微博等进行智慧旅游建设,从旅游服务建设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于线上预订、旅游导览等方面,但智慧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一方面,智慧交通建设不完善,从目前的旅游交通来看,仅实现了七星岩至鼎湖山的直线旅游大巴,但如何实现从高铁站、火车站到七星岩、鼎湖山的直达,尚未得到解决,无法实现“一小时旅游圈”。另一方面,肇庆市酒店建设方面并未涉及智慧酒店项目,住宿酒店主要以风景或星级来吸引客户,较为传统。

第三,智慧旅游平台使用率不高,智慧旅游应用技术较差。目前,肇庆市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比较完善的有微星湖公众号、肇庆星湖旅游景区官网,以及肇庆全域智慧旅游。从平台发布的内容来看,首先,更新时间长,很多截止于2018 年。其次,VR等技术应用少,多以图片形式对旅游资源进行介绍以及地理定位。最后,除微信湖使用较为方便、频繁之外,其他智慧旅游平台使用率较低。

第四,智慧旅游人才缺乏。近年来,肇庆学院、肇庆工商学院和肇庆科技学院三大高校相继成立旅游协会,并与广之旅和肇庆青年旅行社等多家旅行社进行合作,输送旅游专业人才。但从输送的旅游人才来看,主要为传统型的旅游人才,缺少具有智慧旅游知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同时,缺乏对智慧旅游人才的引进,使得旅游人才主要集中于本土化,无法更好地迎合国际、国内及其他省市游客的需要。

第五,智慧旅游风险防范系统不完善。肇庆市智慧旅游建设逐渐取得成效,但同样存在风险漏洞,比如星湖景区推行的“无现金”支付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支付效率,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但如何把控支付环节的风险,则依托于各大支付平台的管控,肇庆市智慧旅游并未对此作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除此之外,智慧旅游需结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产业服务,如何从整体上对风险进行识别与控制,也是肇庆市智慧旅游需要完善的方面。

四、发展路径

(一)准确定义智慧旅游

从智慧旅游概念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起源于“智慧城市”,属于“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学者,对于智慧旅游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从国家旅游局的角度,智慧旅游涉及服务、管理、营销、体验等各方面。针对肇庆市智慧旅游建设中对智慧旅游定义欠缺准确性的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第一,智慧旅游服务建设方面,树立肇庆市全域观,将肇庆市各大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线上可查询、预定、体验,线下可快速到达。第二,在智慧旅游管理建设方面,打破传统的景区各扫门前雪的传统,树立景区管理一体观,将各个景区管理融合到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中,实现游客智能化体验。第三,在智慧旅游营销建设方面,提高宣传资料的更新速度,改善旅游资源的线上体验技术,构建完整的智慧旅游营销体系。第四,在智慧旅游体验建设方面,构建肇庆市智慧旅游城市体系,缩短游客行程时间,提高交通便捷度,全方位提高游客的综合体验感。

(二)完善智慧旅游配套设施

2018 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广佛肇轻轨和港珠澳大桥实现通车,广佛肇都市圈、深莞惠都市圈和珠中江都市圈先后实现“1 小时经济圈”和“1.5 小时经济圈”。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肇庆市能够快捷的获取广州、东莞、佛山等城市的旅游资源,且借助于广佛肇轻轨和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极大的降低了周边游客的时间成本。同时,肇庆市可借鉴周边城市智慧旅游发展策略,利用广佛等地的信息产业基础,借助其强大的网络覆盖,为肇庆市旅游资源营销。首先,利用广佛肇轻轨和港珠澳大桥,实现肇庆市外旅游交通的延伸,加快智慧旅游交通建设。其次,借鉴周边城市在高铁站、火车站至景区的路线设计,合理安排适合肇庆市的市内交通方式与交通路线。最后,参考广佛深等地的智慧酒店模式,加快肇庆市智慧酒店的引进和建设,提升对年轻游客的吸引力。

(三)优化智慧旅游平台功能与应用技术

近年来,虽然肇庆市在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智慧旅游平台功能和应用技术仍需要优化,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善。第一,根据目标游客市场细分优化智慧旅游平台功能,如针对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周边游客和远区域游客等,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平台功能,方便其快速找到合适的旅游规划。第二,优化对智慧旅游平台的管理,及时更新旅游资源,防止平台功能形式化。第三,更新智慧旅游应用技术,减少图片化介绍,增加VR、3D 等技术的应用,增强游客的视觉体验,刺激目标游客的旅游需求。

(四)加大智慧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目前,肇庆市旅游人才主要来源于肇庆学院、肇庆工商学院和肇庆科技学院等当地高校的供应,但由于智慧旅游在高校教育中尚处于起步阶段,故无法为肇庆市智慧旅游的发展及时提供综合型旅游人才。鉴于目前智慧旅游人才的欠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善。第一,积极开展高校与旅游组织的合作,形成产学研中心,既可使高校最快时间获取智慧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可使旅游组织快速获取旅游人才,并对其进行智慧旅游方面的培训。第二,实施智慧旅游人才引进措施,将智慧旅游人才的引进标准纳入肇庆市人才引进制度中,并加强对智慧旅游人才引进的后续跟踪与安排。第三,对肇庆市现有的旅游工作人员进行智慧旅游培训,使其能快速适应智慧旅游市场,满足智慧旅游游客的需求。

(五)完善智慧旅游风险防范系统

据腾讯安全发布《2017 年度因特网安全报告》显示,截止到2018 年初,黑客利用中国多地旅游城市景区电子商务网站存在的安全漏洞,以及物联网设备生成流量发起大型DDoS 攻击,导致苏州、福建、南通等旅游景点支付金额被盗走四十余万元。近年来,随着智慧旅游的发展,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呈现出量多且性质特殊等特征,为了避免肇庆市智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相关损失,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风险进行管控,完善智慧旅游风险防范系统。第一,建立智慧旅游游客信息防泄漏风险机制,分别针对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移动终端服务平台,建立不同的游客信息保护措施,防止游客信息泄露对游客造成损失。第二,建立智慧旅游风险防控绩效机制,将风险防控作为智慧旅游业绩考核的标准之一,加快智慧旅游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速度。第三,与具有技术优势的第三方网络公司合作,增强各大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反黑客能力,防止黑客入侵,维护智慧旅游的网络安全。

猜你喜欢
肇庆市肇庆景区
肇庆裹蒸香飘四方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深圳蛇口—肇庆高要”组合港正式启动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活在肇庆,写诗(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