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类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

2021-11-22 00:50田听
红豆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改革与实践信息化教学高职

田听

【摘要】随着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职建筑类专业的授课需求,信息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信息化教学是符合时代、顺应需求的改革,但是由于改革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因此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课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教学评估方式不到位、教师队伍水平不达标等。本文具体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并发表了对信息化改革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高职;建筑类专业;信息化教学;现状;改革与实践

引言

随着科技和教育事业的逐渐发展,不论是教育方还是被教育方对于教育的标准都随之提高,信息化教育在这个大前提下应运而生。信息化教育在各个专业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高职建筑类专业,这个专业包含的授课内容十分广泛,从前期对于建筑的预设计、规划,到实际落地的施工建造,以及后期的管理运维,不仅包含了建筑的方方面面,要求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同时对于教学的要求也非常高。而且建筑产品通常具备体量大、内容多的特点,因此学校迫切地需要通过教学改革引入信息化教学资源来提高该专业的教育质量。

1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信息化应用的现状分析

1.1信息化教学的成就

建筑工程专业对于专业性的要求十分高,社会也需要高规格的人才,因此对该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因此建筑教育信息化迫在眉睫。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学信息化已经逐渐地融入了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中,并且也已经在高职建筑专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步。(1)授课形式信息化。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对于教学形式的优化。授课形式信息化将传统的授课形式进行了拓展,加入了多媒体课件以及远程学习等模式,便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且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2)课程體系信息化。引入了BIM课程体系,BIM课程体系不仅包括传统的建筑知识,BIM通过构建三维模型展示将原本课本上的平面图形更加立体地呈现在了学生们面前。建筑专业本来就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于建筑的敏感度,BIM课程体系在这一点上功不可没。(3)教学环境信息化。除了对于教学内容的改进,校园学习环境也随着教学改革得到了有效的优化。校园网络就是教学环境信息化的产物,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登录校园的各种设备,既保证了安全又提高了效率。

1.2信息化教学的不足之处

虽然信息化教学在高职类建筑专业得到了不少成就和进步,但由于教学改革目前还处于探索中的阶段,因此信息化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高职建筑专业课程质量没有跟上信息化的步伐。高职建筑专业是一门要求非常高的专业,除了教学过程需要高要求、高水准,对于课程本身的要求也非常高。该专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实践型人才,但目前的教学课程重理论轻实践,且没有完全理解信息化教学的真实意义,盲目地跟从信息化的进程,而不去思考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化,如何将自己的特色融入信息化[1]。例如老师在授课中讲解“如何为建筑进行排水设计”时,虽然通过信息化教学将其相关的理论知识传递给了学生,但由于缺乏实践的指导,难以培养出学生的实践技能。

(2)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估方式没有得到真正的改革。教学改革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改革而改革,需要因地制宜,发挥信息化教学在该学科的优势,结合学科的特长进行改革。随着信息化教学的逐渐普及,高职建筑类专业也在努力地将信息化教学融入课堂,例如前文提到的引入多媒体课件和远程学习。但是这种浮于表面的教学改革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只是给传统教学套上了一层虚假的信息化教学的壳子。除此之外,建筑课程信息化教学评估的模式也没有得到改进,依然是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来评估学生水平。但众所周知,建筑类专业除了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只学会了在纸上考核的能力,而没有实际操作的本领。

(3)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水平不均。教师除了参与课堂授课,还需要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例如多媒体课件的准备、课堂形式的设计。但是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存在教师队伍水平不够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信息化教学无法得到正确的施行。他们设计的课件通常一味地追求“高大上”,但是内容空虚、浮于表面,无法满足学生真正的需求。这个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将会是教学改革的一大阻力。

2高职建筑类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2.1专业课程改革实践

(1)打造统一平台,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学校应该根据信息化教学规范,参考学校实际的情况,结合网络校园的特征,为学生打造一个统一的教学平台,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在该平台上进行统一的划分和投放。便于学生在该平台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规划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课程。将建筑工程行业相关的内容也纳入课程学习的范围中来,例如对于建筑工程方面相关的招标投标、施工合同以及税法、经济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

(2)提升教育质量,推出学生都可以选择的通识课程。学校可以通过开发通识课程,将各种建筑类企业开发实施建筑工程的流程加入到教学内容中来,梳理企业实施不同类别工程项目的业务流程,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实际案例更加深入的了解建筑工程行业,了解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施工要求。同时也可以开放《建筑空间组合论》《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等建筑工程的通识课程。

(3)加大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深度,开发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模式。建筑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充分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将理论转变为实践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教学正是有效实现这一点的重要途径。可以大力推行BIM课程,例如BIM建筑、BIM计价、BIM装配式、BIM项目管理等,将BIM课程融入到建筑类专业的各个阶段,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进行实践[2]。

(4)课程教材的数字化改革。组织该方面的专业人才,编写更加符合信息化教学的课程教材,不仅在内容上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形式上也应当满足多样化的要求。可以将企业中的真实工程项目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出来,例如视频、动画等,既能够使得课堂上的学习不再枯燥,学生也能更好、更积极的学习知识。这些课程教材以及关于建筑行业最前沿的技术都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获取,这样便于学生能够在各个地方、以各种方式获取到知识,也方便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

2.2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顺应信息化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在教室进行,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的模式在新时代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传播知识的途径也由于缺乏变化而被时代所抛弃。因此顺应信息化的潮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必然的选择。首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不同的课堂形式,例如分组教学、实践教学、翻转课堂等,多变的课堂形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其次可以通过统一的平台对授课方式进行改革,由传统教学变为线上教学、移动端教学,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访问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在线提问、在线回答、在线做作业的方式随时提高自己的能力,获得学习的反馈[3]。

(2)与相关企业或者平台进行合作,搭建远程实景教学。对于建筑类专业,参与实践是重中之重,但是将课堂搬到工地现场,或者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进行实践都缺乏安全性和可行性。但是有了远程实景教学的加入,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将企业的在建项目施工场景“搬”到课堂中来,老师可以通过将课堂内容和施工过程同步讲解,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到施工现场的景象、施工过程的难度和复杂的施工技巧,使得学生对于未来要投身的建筑行业有进一步的了解。

(3)将先进的教学设备加入到课堂中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的教学设备也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例如多媒体投屏设备,可以将课件内容和教学内容展示在大屏幕上,配合老师的讲解和画图示例,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对这些先进教学设备的充分利用,是信息化改革的关键方法,学校和教师都应该不断地寻找更加适合、更加优秀的教学设备来提升课堂教育质量。

2.3利用信息化教学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1)教学评估方式改革。传统的利用书面考试考核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在信息化教学时代已经失去了评估的最佳功效。随着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普及和统一平台的搭建,评估方式也需要进行改革。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统一平台的基础上开发网络考核系统。不仅是期中期末进行考核,对于平台上的课程可以在每节课后,都加入一个考核的模块,学生可以通过课后考核了解自己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酌情决定对哪部分内容进行深度学习。

(2)加强学生模拟实训实践,扩大建筑类专业综合实务训练的范围。除了对于课程考核需要多样化设置,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充分考虑。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将企业的真实案例进行二次开发,添加到模拟实训中来,并且充分考虑到项目的实际执行流程,使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训进行全过程的实务模拟[4]。

(3)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功能,既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又要对学习进行统一管控。优化现有的模拟实训项目,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进入24小时开放的实训工场、场中校、工作室等场地,模拟建筑工程的关键流程,拆解复杂的建筑物结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4利用信息化教学进行教学管理改革

(1)开发具备反馈机制的校园网络平台。信息化教学需要深入到校园网络的方方面面,从教学环境到教学内容都进行深化改革才能实现教学改革的初衷。因此及时的根据反馈对改革进行优化是必不可少的。学校需要搭建一个覆盖范围大、响应速度快的质量保障网络平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预警、诊断和改进。

(2)完善与教学改革配套的学分获取认定制度。传统的上一门课、算一门课的学分获取认定方法与改革后的教学制度已经无法匹配,因此学校亟需对此进行改变。基于上文提到的学生可以通过统一平台对课程进行学习,以及课程将会开发对应的远程课堂或者实践课程,这些都需要落到实处,完善学分认定的细则。例如“1+X证书”试点实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在平台上的学习账号保存自己当前所获得的学分,在后续课程学习中进行学分的转换。此外实训和实践等也都有对应的学分[5]。

(3)在统一平台上添加评教的渠道。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学生的反馈也十分重要。通过在统一平台上添加评教的渠道,获取学生对于课程内容、课程形式以及教师授课的反馈,有助于对缺点进行及时的改进。同时也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便于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结语

基于上述的所有内容,高职院校应该跟随信息化教育改革的脚步,不断地开发完善适应新时代、符合学生实际要求的教学模式。通过信息化教学开拓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實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捷.高职院校建筑信息化教学建立BIM实训室研究——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0):211-212.

[2]谢志秦,刘怡.基于建筑信息化的高职建筑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9(5):73-74.

[3]徐作华.基于共建共享模式的高职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30.

[4]吴迅.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信息化应用现状与实践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5):103-104.

[5]范成博.教育管理信息化推动高校治理的制度保障[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07):22-24.

猜你喜欢
改革与实践信息化教学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面向区域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