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幼儿生活教育的实践探究

2021-11-22 14:43唐晓红
红豆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新时代幼儿

唐晓红

【摘要】幼儿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奠定学习基础,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性格,备受教育者的重视。幼儿园中的生活教育可以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更加了解生活、学会生活。本文对幼儿生活教育的目标和实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幼儿;生活教育;新时代

引言:幼儿教育的主旨思想为“教育即生活”,实施思路为“在生活中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即生活”出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他指出,生活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应在生活中实施教育,让学习者在生活中体验和探究,为改造生活而实施教育。幼儿园教师应认真分析和领悟“生活教育”理念,并在教学中践行和落实,打造有质量的教育,关爱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生活教育的开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生活教育的目标

对幼儿实行生活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学会生活,助其健康成长。所以,教师需要让幼儿有安全意识。首先,对于会损害到自身的事情、物体进行初步的了解。严禁幼儿触碰管制刀具等锋利的物品,在家长或者教师的陪同中完成一定的体育活动,要了解到自身身体的脆弱。教师要教导孩子出行需要家长或者教师的陪伴,不能单独外出等注意事项。其次,教育幼儿愉快生活,就是让孩子可以在生活中愉快地面对事情,不要使自身产生不适的情绪。让幼儿之间可以团结友爱地生活,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最后,积极创造。幼儿的想象力丰富,教师要引导孩子发展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大脑得到充分的刺激和发展。幼儿的生活分为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幼儿的行为举止,保证儿童的健康与发展,幼儿园需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平台,让幼儿可以充分完成游戏、休息、学习。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什么样的环境就能养育什么样的人。有生活气息、轻松和谐的环境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因此,幼儿园应该重视环境建设,在“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下,將教育与生活融合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与其说幼儿是来接受教育的,不如说幼儿是来生活的。幼儿园要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为幼儿打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园所应有花有草,有田块、栅栏,有可以让幼儿劳动的区域。在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完成,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生命的成长,体会种植的乐趣与成长的力量。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种植茄子、西红柿、黄瓜,一起种植小麦、黄豆、丝瓜,待到果实成熟时,幼儿可以吃到自己种植的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这些蔬菜水果又是非常真实的生活化学习素材,幼儿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很多的知识,掌握很多的生活技能,最为关键的是,他们能感受到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成长。幼儿处于无忧无虑的年龄,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认识生活中的趣事,让幼儿有属于自己快乐的童年。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教师的鼓励、幼儿之间的游戏、回家路上看到的小狗,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为了营造幼儿对于生活的满足,教师需要将幼儿的学习空间进行优化,包括色彩、图案等因素,包装成可以让幼儿得到放松的场所。首先对于学习空间,幼儿在其中应当感受到幸福、积极的氛围,而不是严肃的教学气氛。教师可以运用可爱的图案、环保的颜色以及相应元素,让孩子们爱上幼儿园的环境。同时,要注意幼儿的安全,对于尖锐的地方尽量以海绵包裹,防止幼儿碰撞受伤。教师也可以设计相关标识,标识可以在不经意中加深幼儿的印象。在儿童经常接触的地方添加标识,让其效果更自然地发挥。标识中可以写:今天又是充满活力的一天!小朋友加油!外面的阳光多美好!一系列会优化孩子们心情的话语,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处于美好的环境中。

三、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将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连。这个当下幼儿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教育活动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脱离”的典型案例。将儿童与生活经验隔离,教学活动环节固化,形成了表面上“积极”,实际上随意、盲目、被动而麻木的学习。我们知道,任何教育都始于生活经验,以经验作为基础的教育活动儿童才会产生兴趣。杜威很早就强调:“要重视儿童生活经验价值,任何的教育都始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起儿童活动的兴趣,而学科对儿童的经验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因此,教学活动要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以此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同时要兼顾学科课程所具有的教育的价值性与普遍性问题,只有将学科课程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融合时,课程的教育价值才能尽情地发挥,学科课程实施才具有方向性与建构意义。教师可以每个月收集幼儿在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将话题归纳到一个笔记本中,然后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共同设计活动,并将活动整理成册,形成生活化的校本课程。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话题,并且是与幼儿共同讨论确定的,因此这些课程更具生活化的意义,幼儿的参与程度也会更高。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降落伞”探索活动。幼儿对风筝感兴趣,有的幼儿看到一朵朵蒲公英会兴奋不已,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降落伞”探索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生活化的材料,如塑料袋、细线、纽扣、塑料花片等。幼儿在做好一个降落伞时,会发现降落伞能承载比较轻的塑料花片,如果把塑料花片换成比较重的物体如纽扣,就会发现降落伞下降的速度变快。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改变伞面的大小,再次对降落伞的承载能力进行探究,幼儿会发现伞面越大,能承载的东西越重。因此,幼儿能在自主动手与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的奥秘。

四、以生活为目的实施教育

教育可以让幼儿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当前,环保是生活中的热点话题。生活可以给予孩子无限的灵感,教师需要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智慧。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开启幼儿智慧的钥匙,创造可以有效刺激他们的大脑发展,创造的过程可以让幼儿的手、脑、全身进行协调活动,让他们全方位地发展。对于幼儿的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幼儿园的生活也是教育的平台。教师在课间、午间休息都要注重对于幼儿的培养,让幼儿的在校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具有意义,生活是幼儿的启蒙教师,教师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不经意的教育,会更加自然,促进他们了解、吸收。教师要把控日常细节,让幼儿对于细节的把控到位。虽然一个细节微不足道,但是细节的积累就会对幼儿的成长造成重大影响。比如,吃饭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吃饭时要注意不要发出过大的声音,要一心一意地就餐。如何观察包装袋的结构等,把握住细节可以加强幼儿对于生活的观察,提高幼儿的洞察力。环保不应只是口号,而应将其真正地践行到生活中。幼儿园可以组织“对一次性塑料袋说不”的系列主题活动,该主题活动为期一个星期,同时号召家长参与。系列主题活动包括“我不使用塑料袋”手抄报绘制评比、“我不使用塑料袋”演讲比赛、“废旧材料大变身”手工制作竞赛活动等。在该主题活动中,幼儿园要号召家长参与其中,家园共育,与幼儿一起通过演讲、绘画的方式,展示自己对环保理念的理解,并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幼儿园要鼓励家长在生活中少用或不用塑料制品,制作“家庭环保计划表”,带领幼儿一起践行环保理念。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幼儿参加美化和改造生活环境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学习到知识,还能认识生活的意义。为了发展幼儿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幼儿园可以开展一些生活技能大赛活动,如叠被子、穿衣服、穿鞋子比赛等。契合生活、以生活为目的实施教育,才是有质量的教育。

总结:生活教育对幼儿非常重要,其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还能让幼儿更加热爱生活,加深生活体验。教师在进行生活教育中需要让幼儿保持愉快的心态,以安全为基础,让幼儿全面发展。“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是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尊重儿童的理念,因而必然也是不断创新变革幼儿实践活动组织策略的理念;在全人发展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中,打造知行合一的趣味教学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是幼儿教育不变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岳伟.论教育实践的生活世界转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642-43.

[2]邹玲娣.社会领域活动中情感体验策略谈[J].幼儿教育,2020(3):37.

[3]王艳玲.课堂教学中儿童生活经验的缺失与回归:兼论杜威《儿童与课程》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1):23.

[4]杜建群.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193.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新时代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