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22 14:43张亮
红豆教育 2021年17期

张亮

【摘要】名著阅读是当下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教师可以借助于思维导图,让学生梳理情节、分析人物,感悟收获,这样的阅读名著才是真阅读,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梳理情节;分析人物;感悟收获

名著阅读是当下部编教材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可是却被初中教师所忽略。虽然部编教材中把《骆驼祥子》、《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等纳入考试的范围,可是初中语文教师认为让学生看书过于浪费时间,就在上名著阅读课时,经常是把自己的感受和名著的知识点罗列给学生,学生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缺乏思考,缺少个人的感悟。对学生来说,这样根本不叫真正意义的名著阅读。让名著回归学生的个体,让学生读有所得,笔者认为借助于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阅读名著,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情节

曾经有位科学家研究过:“我们的大脑是运用图像和网络般的联想工作的。”我们使用思维导图,就能把名著中一些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的组织性的图。在初中阶段,初中生的形象记忆很强,因此,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名著的情节,让学生能够形象记忆。

例如,我在让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当读完一章或者几个章节的内容后,能够按照章节的内容,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汇总,能够去粗求精。因此,学生就要能认真地阅读名著,梳理故事的结构,然后学生能够根据记忆习惯选择图去表达内容,最后讓学生能够根据章节的内容找出关键词。

二、运用思维导图分析人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的特点,可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因此,在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的时候,能顾关注人物的形象,也就是在梳理好的章节的内容时,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

例如在让学生读《骆驼祥子》时,学生读到第十章节的内容,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这一章的内容,知道虎妞怀孕祥子复杂的心情和送曹先生看电影后小茶馆遇老者祖孙,根据虎妞怀孕的复杂的心情,学生在思维导图的上面有备注着,没有了主意,只想着慢慢的一天,一件件的挨过去,想离开平云天津,但是良心过不去,同虎妞结婚憋屈,她的模样,她的行为,破货,没办法,怪自己太老实,老实必定吃亏,明白了人是不能独自活着的,独自一个是顶不住的……学生就这样的分析,心中对名著有着更深度的理解。

1.局部分析图

名著的主人公多数是贯穿全书的,要想让学生在读名著的过程时,能够把人物分析得清楚,这样就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在让学生阅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一个人物进行局部分析,深入感受,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分析人物。

2.全面分析图

例如在阅读《骆驼祥子》这部书时,学生在分析祥子这个人物的形象,而这个人物的形象,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很难能够找到角度去分析,面对着人物的解读,也很难能够做到全面。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人物,我在让学生阅读的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本名著中骆驼祥子经历着什么?你们在读这本名著的时候,你们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看看能看出什么?骆驼祥子是什么性格特点?你认为他形成这种性格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学生去完成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很难的,我就让学生分组,不同的小组分析人物成长的时期并作图,最后归纳汇总,这样人物的形象就很清楚。祥子就是一个淳朴而且对生活有积极和坚韧的精神,平时似乎看着忍受着委屈,但是性格中又蕴藏着反抗的精神,这样学生在理解人物的形象就能把握得很好。

3.对比分析图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理解方法不是仅仅机械地理解字义,记诵文句,更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多比较、多归纳。”对于一些特定文本的鉴赏,在学生的阅读的时候,要能发掘其共性或者差异,训练学生发散的潜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阅读《水浒传》时,在让学生阅读的时候让学生能够探讨:《水浒传》中的人物都是一些强壮的汉子,你们在读书中看看能够找到这些人物的差异,让学生写出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别困难,但是作者却写出这些人物的类型,也写出这些人物的差异。所以我在让学生阅读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分析鲁达、林冲、杨志,让学生先找找这个人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样的人物分析图,就能帮助学生掌握人物的特点,更能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样潜移默化就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三、运用思维导图感悟收获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前人思想的精髓,其中蕴含着智慧的火花。学生在阅读名著的时候,能够体验到文本中不同的民族风情,同时还能感悟真善美的认知,塑造的形象,这些收获可以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绘制收获图,这样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就能感悟阅读名著的所思所得。当学生在绘制的时候,不拘泥形式,让学生能做到灵活多样,触动灵魂的反思经历,这样就能更好地吸取名著的精华。

结语: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梳理情节和人物,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

参考文献:

[1]侯诚.思维导图在初中阶段名著阅读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23):80-81.

[2]杨玉昌.树状知识结构辅助教学法在中学数学中的探索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3]东尼·博赞,张鼎昆,徐克茹.大脑使用说明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