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思维可视之力,提问题解决之能

2021-11-22 15:13柯纯纯
红豆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邮票可视化解决问题

柯纯纯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越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局限于特定的情境或熟悉的经验,而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可视化这项工具,能够以较为清晰的思路及明确的解题方向针对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充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可视化技术,以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思维;小学数学;可视化

引言: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迈进的小学阶段,如何将学生的思考表达出来,使其对知识点具有本质的理解,笔者借助思维可视化的相应工具,在课堂上加以深入,以期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分析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

一、何为思维可视化

思维可视化指通过图示化的方法组合,将人脑中不可见的思维规律和过程进行可视化的呈现,使不同人的思维都可以"看得见"。刘濯源教授曾提出将思维可视化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可以实现教学"四化",即零散知识系统化、抽象知识图象化、隐性思维显性化、解题规律模型化,由此来提升学校教学的效率。

二、思维可视使得教学更有深度。

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利用思维可视化中的思维导图、鱼骨图等工具建构可视化的教学设计,能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使得教学思路更为明晰。

下面,笔者将通过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一课为例来说说在实践过程中的思考。

《邮票的张数》是学生认识方程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课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只是能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问题,当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就会引起学生的疑问而束手无策。因此,教学时必须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同时,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必须引导先设一个未知数,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进行解方程的指导。另外,获得具体问题的解后,还要引导学生用“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考察问题的解是否符合实际,让学生体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

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了两个核心活动:一是根据数学信息找等量关系,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二是根据找到的等量关系,设未知量,解决问题。

在旧知与新授的对比中,再次建构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模型:找等量关系——设未知量——列方程,并加以板书。通过这样的提炼关键词的板书表达,来帮助学生学习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整体性,建构其解决问题的模型能力。

三、思维可视使得学习深度发生

从学生角度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自己的思考通过文本、图示等方式的表达,能使其对事物的逻辑推理过程有一个具象化的梳理,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更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有了提升。

(一)借助学习工具,使思维可见,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升。

从低年级的实物图,到中年级的竖状图,再到高年级的线段图,“画图”工具的应用至关重要。学生若用充分利用画图工具分析题意,表达自己的逻辑思考,在问题解决能力上便是很大的一项突破。

学生通过题目中的两个数学信息:“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以及“姐姐和弟弟的邮票一共有180张”,思考问题,将文本信息梳理成图示,或是文字的等式,或是字母的等式。

学生作品1(文字等式):

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

弟弟的邮票张数×3=姐姐的邮票张数

学生作品2(画图)

学生作品3(字母等式)

X+3X=180

这是较为典型的三种思维表达方式。而在课堂中,也不乏有学生遇到了困难,生成了不完全正确的表达。无论是何种表达,我们都可以看出学生紧扣了数学信息,将较为繁琐的数学信息借助数学符号进行分析,这就是一种思维可视的过程,也使得我们充分可视学生的思考,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借助语言表达,使思维完善,表达思考的能力提升

在展示包括上述在内的学生作品时,我们还要进行下述的两个教学活动。一是让作品的主人說说他的想法;二是让其他学生说说他看懂了什么。

我们可以借助多种对话方式,包含以下两种:

1.生生对话。让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与提问,让学生称为课堂的主人,真正的发挥出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通过自行的交流与思考,排除错误的答案,对题意正确的理解更进一步。

2.小组对话: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才是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才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对自己思考进行表达的机会,这是面对全体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式手段。

3.师生对话: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当学生的学习无法继续时,教师的追问便发挥了教师主导课堂的重要性,通过师生的交流和思考,让学生修改,或者对知识本质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解。

(三)借助方法多样,使思维重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在学生对比作品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是否进行方法的优化。但无论是何种情况,不可否认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运用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以清晰、流畅的思维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思维可视化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金诚.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9(25):134.

猜你喜欢
邮票可视化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思维可视化
和小编一起设计邮票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邮票被谁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