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女性主义视角下《小小安妮》中女性角色解读

2021-11-22 15:13李佳
红豆教育 2021年17期

【摘要】美剧《小小安妮》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绿山墙的安妮》,故事主要刻画在男权主义至上的社会,女性如何打破男权主义桎梏和枷锁实现人生价值的形象。本文从自由女权主义视角探讨安妮的两位同学和老师是如何摆脱旧的“男性附属品”自我认同,树立新的自由独立的女性自我认同。

【关键词】《小小安妮》;自由女性主义;男权主义

女性主义在20世纪下半叶发展空前,流派众多,其中自由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自由女性主义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教育平等、报酬平等、性别平等并拥有平等的机会和选择权[1]。自由女性主义强调女性应做一个理性的人,要实现经济独立,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属品,不应把妻子和母亲当作主要身份认同[2]。

《小小安妮》改编自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小说《绿山墙的安妮》,小说被译成50多种语言,成为畅销世界儿童文学作品,《绿山墙的安妮》主要是讲述在男权社会背景下,一个阴差阳错被领养的小女孩安妮凭借丰富、超脱的个性和勇敢、坚韧的品格改变周围的人和事物,打破女性禁锢,收获亲情、友情、爱情并最终收获梦想的女性励志成长儿童文学[2]。美剧《小小安妮》在最大程度还原原著的基础上对角色尤其是安妮的同学增添了几条故事线,使小说中的角色更加饱满、立体。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改编美剧,故事中的女性角色都充满着自由女性主义色彩,尤其是安妮的同学和老师——普瑞斯、乔西和斯塔西。

一、普瑞丝——听从自己的内心

普瑞丝.安德鲁是安妮的同学,她是主日学校里稍微年长的学生,她与学校里的唯一一名年轻男教师菲利普斯暗生情愫并定下婚约。菲利普斯作为年轻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古板,师德师风不正,对待学生不公,为人刻薄,且是一名同性恋者。在19世纪那个年代,同性恋者被视为异者、另类,不被接受。菲利斯普同样憎恶自己不愿接受事实,因此想借着普瑞丝对自己的爱慕故意勾引她并与其定下婚约来麻木自己另类的思想。普瑞丝家境良好,父母对其期望较高,母亲希望她“体验完整的人生,建立新的传统成为受过教育的妻子,成为学会为自己着想的女性”,然而普瑞丝起初沉浸在对年轻男教师的爱慕中不可自拔。直到一次次目睹菲利普斯刻薄不公的对待班上弱小无助的同学,且在他获得对方父母同意定下婚约后对普瑞丝冷漠的态度并要求她做一个称职的妻子和主妇,拒绝同意她想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后,普瑞丝开始认真审视她的未婚夫菲利普斯。在婚礼当天,菲利普斯掀起她的头纱,普瑞丝从他眼神中读到冷漠并非爱意时,母亲与同学安妮对她的期待(希望她继续接受教育)在耳边响起,她望了望在场的亲朋,这次她听从了她的内心,丢掉捧花,大步跑向门外深积的雪地,这一刻,她放声大笑;这一刻,她自由了,她快乐地和其他女孩们在雪地上牵手转圈,呼吸自由的空气。

普瑞丝是幸运的,在最后一刻她听从了自己的内心,拒绝只当妻子和主妇的角色,拒绝成为男人的附属品,选择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成为一名自由且理性的女孩。经历这场风波后,普瑞丝变得更加有主见,她去镇上接受高等教育,学习金融理财专业,在男权父权社会,她打破思想禁锢尝试劝说父亲让其参与家族企业的管理,我们看到普瑞丝成为一名真正思想自由的女性,为她由衷的欣慰。

二、乔西.派伊——我的价值由我决定

乔西.派伊是安妮的同学,她漂亮、高傲,言语刻薄。她父亲生意失败,于是把希望寄托在这个美丽的女儿身上,希望她能嫁给经济雄厚的家庭来帮助恢复家族的社会地位,母亲每晚为她绑好发带入睡,这样第二天才有美丽的大波浪卷发型让她时刻保持美丽好牢牢拴住金龟婿(比利)的心。即使在比利试图侵犯乔西被拒恼怒传谣是乔西勾引自己后,女孩的父母仍然讨好男方家庭并对女儿说“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让他和你复合”。

谣言如洪水猛兽般扑向乔西,在那个“名声受损的姑娘是没有任何选择权”的年代,乔西的人生基本毁灭。绝望的乔西终于在安妮的几番开导下,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只能由自己决定,而无关于是否能嫁入显赫的家庭。母亲一如既往地睡前替她绑好发带,而这一次乔西在母亲走后扯掉发带并露出自信且顿悟的笑容,且第二天主动参加了安妮组织的争取言论自由的抗议活动。乔西终于树立了新的自由独立的女性自我认同,而不再是只想依靠男性,做依附男性的附属品。

三、斯塔西——女性主义的象征

男教师菲利普斯走后,主日学校迎来思想开明、前卫的女老师斯塔西。与菲利普斯古板严肃的课堂不一样,斯塔西的课堂活泼生动,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授课方式富有启发性,让学生思考且给与每位学生发言的机会。在1940年代的加拿大偏僻农村小岛上,斯塔西老师穿着时尚前卫,穿中性喇叭裤,不穿束胸,骑自己改装的自行车,所有的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她的学生,学生们都非常喜爱她。斯塔西带领孩子们撰写并印发当地的报纸,每期主题由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在乔西事件后,安妮未经允许私自在报刊上探讨女性权利,男女平等问题引起教会委员会的不满,教会决定取消学校刊登报纸权利,斯塔西带领孩子们在教会委员会面前进行小小的抗议,争取言论自由及话语权的自由。之后斯塔西老师更是成立女王班让这些姑娘集中学习最后都考上了奎因学院。女性有权利获得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意味着强大的内心、智慧、理性和创造力。

结语:和原版小说《绿山墙的安妮》一样,翻版影视剧《小小安妮》表面上分析是一部描写儿童温馨成长生活的故事,实质上是一部追求自由女权主义的女性励志成长故事,无论是人物的刻画,还是故事的情节,无不体现对当时男权至上主义的解脱,把自由女权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最终使得安妮成为马克.吐温眼中“继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的形象”,小说及影视剧都成为受世界喜爱和欢迎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刘莹莹.自由女性主义视角下《权力的游戏》中新旧女性的对比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9.

[2]夏宗凤.《绿山墙的安妮》:生态女性主义和谐的浪漫乐章[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

作者简介:李佳,女,漢,江西省南昌市人,学历:硕士,职称:助教,单位:豫章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