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监督体制建设

2021-11-23 08:42解海燕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机关服务中心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4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会计人员管理人员

解海燕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机关服务中心

引言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管理监督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资金的流转过程进行更加科学和系统的记录,对财政收支方面的情况进行真实的反映。社会经济的快速向前发展,会计管理监督体系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建立更加科学的会计监督体系,可以获取真实性更强的会计信息。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监督体制存在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弱化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监督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立法的程序给予了行政事业单位相关机构行使职权,工作人员有权利行使会计监督职责,这也是经济监督体系在运行的过程中比较有效的监督方式。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监督时,整体的工作效率不高,一些工作内容出现了弱化的现象。部分单位会受到局部利益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各个人利益的影响之下,也会出现一些违规违纪的行为[1]。由于监管体系没有得到优化和完善,使得部分行政单位会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这就使得国有资产出现流失,也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秩序。之所以会存在这些问题,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日常的处罚力度有所欠缺,内部监管体系和外部监管体系存在脱节的问题,使得监督方法在落实时存在偏差。

(二)会计人员意识薄弱

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当中会受到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使得工作人员并不重视会计工作,从而忽略了会计工作自身所存在的规律性。由于长期以来工作陋习的存在,部分工作人员也没有意识到虚假会计信息带来的危害,相关负责人员管理意识淡薄,被眼前的个人利益所蒙蔽,做出了一些超出法律所允许范围之内的事情,比如说存在灰色收入,发生了会计违法违规的事情。会计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不能独立地行使监督职能,破坏了原有的会计监督秩序。

(三)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逆向监督

在《会计法》当中,针对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都进行了明确的设定。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在落实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负责对整个单位的会计情况进行监督,除此之外,审计人员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也会负有监督的职责。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委托之下,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共同进行监督,但是对单位的管理人员没有监督的权力。从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内部监督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简单来说是审计人员对会计人员以及整个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负责,对于内部的经济业务活动也会负有监督的职责。在这种监督模式之下,单位的管理人员很有可能向外部提供一些虚假的会计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会计管理监督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关于会计监督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健全,之前所设定的条款内容在落实存在问题,整个监管体系的可行性比较差。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法律条文不健全,以至于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使法律失去了一定的权威性,也影响到了监督管理人员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2]。由于整个体系存在问题,再加上法律条文缺乏一定的可实施性,这就使得会计监督的执行力比较弱,无法保障会计人员的有效权益。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会出现一些虚假的会计行为,无法保障会计审核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使得会计监督体系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和规范性。社会经济的快速向前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如果存在不健全的问题,就无法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多元化的经济活动。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监督体制的建议

(一)完善会计法律体系

加大力度对法规内容进行优化调整,这有利于会计管理监督工作更好地开展,健全的法律法规内容,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明确会计监督管理具体流程,明确规范管理监督的工作范围,明确其中的工作程序,确保监督工作可以得到贯彻落实。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大力度对会计法规基础体系进行建设,从本质上对会计监督的内容进行明确。在完善相关的基础体系之后,可以对配套的法律进行调整,针对一些细则内容要进行研究,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监督体系稳定和持续发展。《会计法》当中对法律法规会有明确的设定,要和行政事业单位的配套制度进行联合,确保工作人员可以积极履行法律法规的内容[3]。建立更加完善的会计人员举报制度,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情况设立举报中心,鼓励工作人员对违法的行为进行举报,并且要妥善的处理这些举报的问题,推动会计管理监督工作持续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要了解实际的情况,设立专项的监督基金,鼓励管理人员对监督工作作出贡献,并且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从根本上调动会计人员的监督热情,保障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加大力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进行教育,会计行为的主要责任主体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对于整个单位的经济活动都负有主要的责任。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该注重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职责考核,严格要求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结合日常的会计监督工作情况,从根本上调动单位负责人的监督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负责人进行培训,定期开展有关会计专业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强化管理人员对于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进行道德方面的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也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使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都可以更加优良的职业素养投入到工作当中。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提高会计人员的入职门槛,加强对于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考核,结合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明确设定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从本质上培养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定期组织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深造的机会,鼓励工作人员积极的参与在职学习[4]。加强对于会计人员日常工作的绩效考核,如果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考核没有达到标准,就需要工作人员立即对自身的工作行为进行调整。

(三)健全内部会计管理监督体制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很容易受到上级以及其他部门的影响,这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监督管理工作时出现了弱化的现象。在这种工作氛围之下,需要断开管理者和会计人员之间所存在的利益纽带,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决定会计人员的任免和一些奖惩的事宜,不应该将所有的权力都交付给管理人员,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独立性。行政事业单位有关举办机关可以决定会计人员的任免,除此之外也可以决定管理人员的任免和奖惩,定期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利害联系进行研究。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管理监督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贯彻落实监督管理的内容,站在多重角度分离职责和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在根本上制止一些违法的行为。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针对一些重要的经济事项需要建立全面的监督管理体系,明确划分财产的清查范围,针对特定的会计资料给予专项审查程序。电算化应该及时地去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现状,从根本上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加强综合监督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内容,以此为理论依据,更好地开展今后的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员会计监督管理意识,规范财务管理的相关行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整体效益。对于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违反工作条例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处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当中,审计和财政是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在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力度对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管理。各个部门要明确的划分自身的监督职责范围,按照计划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财政监督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会计信息的质量。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财政部门是重要的职能部门,承担了主要的监管责任,会计信息整体的质量会影响到财政部门工作的效率[5]。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会计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税务监督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可以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监督,重点工作应该放在创收方面,合理对会计监督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

三、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会计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从根本上保障会计监督工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建立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系统性的控制措施,对于相关的内容要进行优化和调整,对其中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贯彻落实监督制度的相关内容,发挥监督机制的真正作用。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会计人员管理人员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