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会计核算的优化举措

2021-11-23 08:42钟照媚安宁市昆钢实验学校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4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食堂会计人员

钟照媚 安宁市昆钢实验学校

前言

改革前,中小学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核算方法已不能全面反映中小学的资产负债和财务收支情况,因此,新会计制度对中小学会计核算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双基础方式进行核算,使会计核算更加准确、透明,更能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在中小学会计核算要求中,新会计制度还要求中小学应当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便适应新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模式的转变,加强国有资产分类,确保中小学总资产的真实性,并规范食堂会计核算等要求。对此,本文通过对中小学会计核算现状进行分析,从多方面探讨新会计制度下优化会计核算的举措。

一、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会计核算要求

新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了创新,构建出统一、规范、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体现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全面反映会计主体的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因此,对中小学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加强培训,提高会计人员新会计制度适应能力

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会计的核算方法及内容,科目设置、财务报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财政部门财务信息系统一体化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中,因此,对中小学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会计核算模式,必须要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1]。

(二)健全考核评价制度

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中小学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并结合新会计制度内容,使内部考核评价制度合理化、科学化,以提高会计核算的监管水平。同时,还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定期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考评,以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会计核算工作在新制度的要求下高效率、高质量的开展。

(三)资产管理要求

新会计制度在现行制度的基础上,扩大了资产核算的范围,以全面反映单位实际控制的各类资产,为相关决策提供更加真实有用的信息。因此按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各中小学应对资产核算工作进行严格规划,要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核算内容和方向进行明确。同时还要加强中小学资产管理,使其规范并符合相关规定,避免引起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中小学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新会计制度已然实行,但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才能使中小学的会计核算真正适应新会计制度,从而促进中小学会计核算的发展。

(一)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不够

自新会计制度实施以来,各中小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加强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了中小学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但在部分中小学中,仍有部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过关,专业能力欠缺,导致会计核算效率低下等问题,例如部分中小学直接选择任课教师担任会计核算工作,虽然部分教师可能存在一定的会计核算经验或能力,但教师的主要任务仍然在教书育人上,因此教师无法抽出过多的精力去掌握新政策和新制度,这就很容易导致中小学财务管理,包括会计核算模式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并且术业有专攻,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团队和会计核算人员,也很可能出现会计核算风险[2]。还有部分中小学,虽然有专门的会计核算人员,但由于学校不重视,未定期进行培训,从而导致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下降,职业责任心降低。

(二)食堂会计核算不规范

新会计制度实施后,对中小学食堂会计核算有明确规定,要求中小学食堂应当设置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按照相应的规定对食堂的支出和伙食费用进行规范的核算,并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费用预收方案,从而提高食堂管理质量。在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控制下,真实反映食堂开展过程和营收情况[3]。在以往的中小学食堂管理过程中,由于未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会计核算难度加大,食堂运营成本不能有效控制,无法反映食堂真实的财务状况。

(三)资产核算不明晰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资产核算相关规定较为明确,而对于中小学来说,其资产核算类型较多,部分资产没有相应标准,一些学校会存在固定资产与财产物资不分的情况。而中小学建筑如宿舍楼、教学楼等修建时间较长,其历史成本与现实成本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可导致核算结果存在误差。中小学的资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目前,各中小学普遍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因此必须从制度上、管理上逐步规范资产核算。

三、新会计制度下优化中小学会计核算的策略

为了新会计制度的有效落实,避免会计核算中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中小学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在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下,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会计核算制度,对会计科目的设置,食堂核算及资产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并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专业能力,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能力

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会计核算模式、会计要素及会计科目的变化非常大,使中小学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量、难度和复杂程度也陡然增加,给财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因此应当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相关培训的开展,提高中小学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使会计人员快速的适应新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模式。而在培训过程中,要持续性的定期开展多种培训模式,包括主体讲座、交流会等,将新会计制度中的疑难点和重点讲解透彻,让会计人员深入的理解新旧制度的差异。财务人员也要多动脑思考,多研究,真正领会到新会计制度的核心内容,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更好的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中小学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考核,提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度,从而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食堂核算管理

中小学财务管理应符合新会计制度规范,落实新会计制度规定,建立独立的食堂会计核算体系,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与其相符的管理办法及会计核算制度,明确食堂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食堂账需脱离出来单独进行核算,并在年末并入学校总账,从而提高食堂会计核算的独立性,真实反映出食堂的收支、成本等运营状况,以便能及时调控盈亏,做到自营食堂的非营利性原则。同时中小学食堂质量与学生的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因此还需要设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加强对学校食堂材料采购等的监督,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对采购中的各项材料都需要经相关人员的严格验收,有具体规范的发票,审批手续齐全,相关成本要能够在账单中明确的体现出来,从而避免出现回扣、贪腐等影响食堂材料质量的问题。

(三)确立资产核算标准,明确会计核算范围

针对新会计制度提出的要求,中小学应当确立资产核算标准,将资产进行详细合理的分类及核算。首先,应规范存货的会计核算,将符合存货要求的低值易耗品等资产列为存货核算,执行验收及出库制度,以有效规划存货库存,实现费用的合理配比。其次,中小学的资产核算工作较为繁琐,原因在于中小学资产分类较多,且固定资产占比较大,包括教学楼、宿舍楼、教学设备设施等,这些资产在核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应做好以下四点:一是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账实相符;二是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及使用情况,明确折旧方法并按期计提折旧,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三是对于新建设的教学设施或建筑,应当及时的将其纳入核算范围,从而降低实际资产与账面资产的冲突;四是对于到期不能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应规范处置流程,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完善了我国财务管理体系,促进了会计核算模式的转变,推动了中小学会计核算体系的进步。在以往的中小学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资产核算不明晰,食堂会计核算混乱,以及中小学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不够等问题,而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通过围绕会计核算的一系列举措,使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包括食堂会计独立核算,加强中小学会计人员培训以及确立资产核算标准等,在此过程中,中小学应当做好相关监督措施,从而促进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会计核算的完善。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食堂会计人员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