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奋斗作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当前大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

2021-11-24 07:25杨铠聿
创造 2021年7期
关键词:扣子心理大学生

杨铠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情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笔者对天津农学院、南开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等10所大学的100名大学生作了抽样调查。

一、主流向上: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有能力,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新一代追梦人

据本次调查统计:打算考研(包括出国深造)的有53%,打算毕业后参加国考、省考进入公务员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占31%,打算毕业后自己办公司的有8%,表示还没有想好的有5%(主要是大一学生),其他的(含表示“不知道”)有3%。总的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有理想、有志向、有想法,对未来有思考,学习的自觉性、紧迫性突出。

本次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课教材外,都有自己的课外阅读内容。从图书馆借书的情况看,借书较多的首先是文学类书籍,其次是研究和介绍新知识、前沿知识的图书,再次是历史类书籍。还有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校园文明志愿活动,抑或是校外实习实践等等。走进大学生群体中,感受到的是阳光和朝气,感受到的是进取和奋发,感受到的是活跃的思维和浓郁的开拓创新意识。

二、存在问题:有迷茫、有担忧、有惰性、怕吃苦,存在一些影响拼搏进取的心理因素

据调查,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两大方面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很值得关注。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学习态度由热转温、学习方法陷入迷茫

少部分大学生不适应高中到大学的学习转变,自律意识不强,面对色彩缤纷的大学生活,容易迷失在娱乐消遣中,学习态度由热转温,甚至出现消极,走向懒散。由于大学专业课知识难度高,很多知识还需要靠自觉学习、独立学习,存在中小学的学习方法不适用,新的学习方法没找到,致使一部分大学生产生急躁和厌学情绪,想学习的想法多,付诸行动少;夸夸其谈多,静下心来读书思考问题的时间少。

(二)学习动力逐渐减弱

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状态不佳,部分原因来自于学习动力上的问题。初中的终极目标是考一所好的高中,高中的终极目标是考一所好的大学,目标非常现实、非常清晰,所以学生的动力也就非常直接、强劲。而对毕业后何去何从感到迷茫,同时又没有中考、高考那样的确定性,这样就导致有的大学生缺少直接的学习推动力。特别是有的大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就是社会,社会竞争容易让他们产生畏惧心理,产生与中学时不一样的心理压力。压力大过动力,就会让大学生逃避学习、无心学习。如不学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一些心理疾病。

(三)社团活动难显魅力

大学生参加社团等活动,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有的容易中途放弃,竞争意识不强。调查显示,大一新生参加社团等活动比较积极,随着年级的升高,除了在社团任职的以外,许多人就会慢慢懈怠,不再热心参加各种活动,甚至选择退出。本来是因为自己兴趣爱好加入其中,却因为不积极、懒散错失学习机会,让人心生惋惜。

(四)课外考证失之交臂

大学生课外考证没有具体统一通知,不少大学生往往因此错过课外考证的机会。调查表明,大学生考证渠道主要来自学校通知,部分学生因为没有留意这些通知,错过报名时间。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不知道可以考哪些方面的证书,能否发挥自己的知识特长,也不知道哪些证书符合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对将来有没有实质性帮助。这种种原因导致他们考证不及时,没能考取相关证书。

(五)过度荒废恋爱之中

根据调查来看,大学生恋爱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有的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时髦”,导致有的人谈恋爱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赶时髦”。沉溺于恋爱,荒废学业,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目标。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如婚前性行为增加等也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

(六)部分农村学生因家庭困难不得不“打零工”,学习受到影响

有一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会去学校附近找临时工作,或周末去跑外卖,以赚点钱补贴学习生活开支,为家里减负。有的大学生会为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去“学做生意”。学生的这些实践活动,有利于锻炼自己,对成长有益处,但如处理不好,就会耗费更多精力,影响学习。特别是一些风险大、危险系数高的工作,学生经验不足,一旦赔本或受伤,就会给家庭和个人带来更多苦恼。

三、对策建议: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努力,努力培养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健康心理

(一)家长要多与大学生子女沟通交流,并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

极少数学生学习消极,意味着心理上对自己的放任甚至放纵,同时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所以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多与孩子交流,不可除了给孩子生活、学习费用之外,其他不闻不问。有这样一个故事:一高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时常半夜翻墙出校上网。一日凌晨他狂奔回来,沉默不语,面色古怪,从此认真读书,学校盛传他见鬼了。后来他考上名校,有人问到此事,他沉默良久说,那天他翻墙回宿舍时,看到来送生活费的父亲因舍不得住旅馆,在校外墙脚坐了一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家长,要关注、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父母教育得法、及时,孩子一夜之间会长大许多、懂事很多。

(二)学校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求,全力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加强德育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要求。要通过抓好思政课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提高精神文明素养,掌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实践,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问题,注重调查研究大学生所思、所盼、所忧、所求,努力为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要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并适当开设心理疏导课程,设置一些减压设施,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

(三)全社会要关心大学生,为大学生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关心。社会各界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能及优势,积极关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就业发展,特别要关注关心大学生的心理,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考证、实习等各种方便,使其增长本领,更好更快地成长。

(四)大学生要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锤炼品质勤奋学习

一要努力锤炼品格,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学生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强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真正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要自觉将压力变为动力,全力以赴抓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社会压力……大学生面对这些压力,应当做的,是面对,将压力变动力,而不是逃避。这正是读大学要学的最重要的东西。要在顶着压力前行的过程中,使自己变得坚强,使自己不断成长。大学生要培养竞争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各种活动锤炼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学会做一个屡败屡战、越挫越勇、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竞争者。

三要做到恋爱有分寸,自重且自爱。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做到自爱自重,在保护好自身的同时,爱护他人,切不可盲目跟随他人的脚步,更不能没有分寸。正确处理学习、恋爱和人生目标等关系,处理好恋爱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恋人之间的误会、失恋等等。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避免在恋爱问题上把握和处理失当。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要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恋爱要严肃认真、感情专一。

猜你喜欢
扣子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扣子歌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给我一个扣子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