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24 14:04孙丹丹
经营者 2021年3期
关键词:库存人员生产

孙丹丹

(陕西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库存是企业组织存储的各种物品与资源的总和,是企业在生产和物流渠道中各库房堆积的原材料、供给品、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等。库存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必需条件,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合理的库存有利于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实现供求平衡,避免需求和订货周期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库存管理的宗旨和目标是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库存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库存控制。库存控制就是确定合理的订货时间和数量,用最少的费用满足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需要,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下,各个企业为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用,降低成本,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对库存控制也越来越重视。

一、我国制造企业进行库存管理的必要性

库存管理指制造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产成品以及其他相关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既不出现库存过剩,也不存在库存短缺的情况。制造企业业务部门在接到销售订单后,将生产计划下达各生产部门,再由采购部门根据计划采购生产所需的各种零部件,之后供应商根据订单备货交料,公司验收入库后分配给对应生产车间,各生产车间根据当期生产产品需要领取原材料,车间根据定投计划生产自制半成品,再生产产成品,入库,出库发货。大部分制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作,全局意识淡漠,导致资金占用越来越多,对生产剩余废旧材料的管理不到位,计划只管计划、生产只管生产、销售只管销售,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形成恶性循环。随着销售环节力度加大,订单量不断增加,生产车间三班倒,库存量持续上升。

制造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特征明显,产品寿命缩短,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微利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必须改变库存管理现状,改变现有管理模式,关注细节管理,否则就会被淘汰。

二、制造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人员和客户随意更改尺寸或需求,缺乏全局观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在同行业中拥有竞争优势,企业需要通过合理规划满足产品交期的灵活性。临近生产,客户却因种种原因更改需求,设计人员未上报,与客户也未实现充分沟通,没有深入思考,不懂变通,只是随意变更图纸和用料,备案纸质变更单也未得到签字确认,导致原有备料呆滞,经过常年累积,仓库呆滞品居高不下。

(二)人员意识薄弱,操作不当,保存环境不达标

企业大部分产品都不是大批量生产需要,而采购人员为寻求低价合作会加大采购量。另外,企业积压的大部分产品是军品,对原材料保存环境、温度、湿度等要求较高。然而在日常工作中,部分原材料因保管人员疏忽、保管环境未按要求操作(储存温度、地点不适宜等)、发货不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存放周期较长而影响了使用,产品无法维修或维修成本太大,变成积压库存,只能靠计提坏账准备减少成本和风险,最终变成废品、废料被变卖处理,增加了企业成本。

验收入库环节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抽检比例太低,导致供应商或外协厂家浑水摸鱼,残次品率提升,影响正常使用。外协产品入库标识不清,签订合同未注明质保期、退换货时间、售后维修等各个事项,待使用时发现质量问题却无法退换货或维修。

(三)废残率攀升,超投计划把控不严

生产计划管理存在弊端,计划犹如摆设,相关部门我行我素,各有一杆自己的秤。超投计划无调整空间,各类产品的超产逐级放大,产生巨量库存。公司产品种类繁多,检验人员责任意识不足,工作中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导致废残率节节攀升。市场瞬息万变,新产品更新换代快,旧品积压,导致库存大幅度提升,最终形成呆滞。

(四)信息化程度低,配合不足

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办公模式不了解,创新意识差,只是在大环境的推动下尝试信息化,却不够重视信息化。随意抽调员工成立信息化办公室,没有专业团队和专业人员的支撑,致使新系统一次次上线失败,无限期推迟。企业整体信息化程度偏低,信息化供应链系统不完善,不能充分发挥智能系统的最大作用。库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不能熟练应用信息化系统操作,大多情况下只考虑眼前操作,导致影响到后续操作流程和核算,增加了返工量,耗费人力进行重复劳动。部分企业库房管理和采购管理环节没有应用信息化系统和设备,仍然靠手工操作,员工依靠口头或纸质单据传送信息,可能出现消息传递失真、反应速度慢、单据流转丢失等问题,信息无据可察,不能实时动态反映库存和消耗情况,影响了核算和管理的真实性。员工之间配合不足,没有严格执行库存管理制度,缺乏时间观念,致使问题一拖再拖,问题长期堆积。

(五)产品质量不过关

生产人员糊弄心理强,只追求个人利益,只求工时费用。产品缺陷多,低级错误频发,如忘记组装零部件、零部件组装错位、力气掌握不当、产品有划痕等。有些产品侥幸避过抽检入库,但是未发出去;有些产品已发货但客户却将产品退回库房,长期搁置,成为呆滞库存。

三、制造企业库存管理对策

(一)提升设计人员专业水平,培养全局观意识

面对客户的“变”,企业需要用生产的“快”来应对。客户更改需求时,设计人员要通过全局考虑,充分了解沟通,时刻保障公司利益。若因产品测试不达标等原因造成产品废弃,则应在不浪费资源或尽量减少企业损失的前提下拓宽思路,寻求多种解决方案,最终与客户达成一致;若出现因客户自身原因需更改设计方案、更换原材料材质或客户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确导致部分产品被迫退出市场等情况,则需与客户签订协议使之赔付一定比例的耗材损失费,由相关部门签字确认并备案处理,同时考虑将此批原材料低价转让其他公司,减少损失。

(二)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产品残次率

优秀的保管人员就好比一个优秀管家,其不仅要了解家里有多少品类存货,每个品类存货有多少数量,还要了解每个品类的存储特性如保管所需的温度、湿度标准是多少,是否需要净化等,具体摆放仓位,储存库龄。发货领料要谨循先进先出原则,降低库龄,减少积压,避免坏账。要定期培训保管人员,提升其专业素养,还要梳理工作要求和流程,建立激励机制,奖惩分明,严格执行库存管理制度。盘点不只要盘数量,还要盘存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检验人员是打开公司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其要以主人翁的意识工作,严格要求,保证只要进库必无残品,残品绝不进库。外协产品可分库房、分仓位管理,产品在生产环节要增加印字,标识清楚,避免混淆厂家,无处售后。

采购合同是保障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基础,在签订合同时务必要注明退换货时间、方式、残品率、超期增收维修费用等要素,保障售后服务有条不紊地进行,降低采购成本。采购人员需精打细算,改变为寻求低价而加量采购的做法,在适量采购的基础上获得最佳价位。

(三)减少产品废品率,分析备产

首先,生产过程要做到精细,注重细节,讲求物美实用。要提高工人生产技巧,降低企业废残率,提升产品质量。其次,分析该客户是否需要备产,若确实需备产,则分析生产工艺、流程、所需原材料。要减少环节,加强沟通,找到源头,从下减少分支。还要对产品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客户不同产品制定合理的备产比例和备产量。各个生产车间要严格执行生产计划,避免过多超量超产,在保证生产或销售经营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成本,减少资金占用,提升存货周转率。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配合度

管理者要改变固有思维,打开企业大门,成立由专业人员带头的信息化建设部门,与专业团队配合开发,以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信息化系统上线,以实现规范管理,保证库存管理和核算成本的准确性。要做好企业基础架构,建立先进的管理操作系统。改变原有工作模式,让员工意识到不规范操作将给后续工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禁止负库存、先发货再补出库单的情况出现,学会利用系统查询所需数据及统计报表。库存管理不仅仅是仓管人员的职责,提高相关部门人员的认知与配合度,可以为库存管理带来质的飞跃,销售部、计划生产部、采购部、生产车间、设计部、质量部、财务部也要关注库存管理,相互配合。各部门需根据各自职责使销售订单、合同贯穿整个生产管理环节,保证企业内部顺畅沟通,消息问题能及时反馈、确认、达成共识。

(五)营造归属感和安全感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归属感和安全感,追求精益生产,精益管理。要培养员工责任心,杜绝低级错误发生,提高产品质量。要制定合理的计划管理库存,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充分利用自身资产,加强库存管理。将问题产品退回库房后,要有人连续跟踪,找到解决方法,不能放之任之。要对企业经营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析控制,运用预算目标进行绩效考核。

四、结语

进行库存管理主要是为了在供需之间建立缓冲区,达到缓和用户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装配需求与零配件、加工工序、厂家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库存管理需要销售部、采购部、生产部、仓管部、财务部的共同配合,要寻求最佳库存量,提高企业存货周转率,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风险,减轻贷款利息负担,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库存人员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阿宽的生产小组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苹果销售去库存,路在何方?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完形填空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