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2021-11-24 14:04戴圆
经营者 2021年3期
关键词:预算法会计工作会计人员

戴圆

(句容市财政局,江苏 镇江 212400)

一、前言

新预算法能够推动传统预算方式的变革发展,使财务管理模式得到优化发展。由此可见,新预算法的推行有利于资金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并能对传统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进行修补,进而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率与水平。

二、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预算透明,制度完善

《预算法》明确规定,政府收支两条线管理必须实行全口径预算。一是将一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纳入其中;二是扩大了组织会计工作的范围,使会计工作的范围更加广泛。同时,对财务工作的效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按照新的法律法规要求,加强预算机构和人员的内部控制,并接受社会的监督和管理。财政预算是现代公共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保障人民知情权的基础上,建立预算财务公开制度,加强公众对预算活动的监督,使预算管理更加透明,使会计核算更专业化、科学化。遵循法律和制度,更有利于构建阳光透明的预算。

(二)预算控制模式改进

各级政府要建立新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按照国务院规定,新预算法可为各级公共预算经营者设立稳定基金,以弥补未来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是实现跨年度预算平衡和调整亏损资金的重要手段。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会计核算的内容集中在资金预算上,难以精准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不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会计核算的内容回归到内部经济业务上,提升财务核算事业管理的全面性,从而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的整体效率。新法与旧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收支平衡是工作重点,能够有效防止政府各部门和机构在预算盈余结束后的突然消费行为,并能持续有效地改善和优化预算控制。

(三)风险管理加强

新的预算法在主体、用途、大小、方式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优化改革,对其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第一,需要对主体进行限制控制,只有在国务院批准的情况下,省政府才能借用债务举措,提升债务管理的规范性;第二,在用途上,借款项目只能用于公益事业的债务资本支出;第三,需要对大小进行限制,省政府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债务上限进行合理调控,并将报告发给国务院审批;第四,在方式上,借款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债券的形式进行资金筹集;第五,在风险控制的方式选择上,借贷和借债项目需要当前偿还,并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和追究机制,为进一步控制债务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对策

(一)凸显财务管理体制信息化

在过去的会计模式下,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无法统一;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财务共享与预算的有效对接能解决这一难题。在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上构建预算信息化体系,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而这一系统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中已经存在。例如平台中的资金管理系统,通过连接事业单位资金的流向实现对事业单位资金动态的全方位把控;再如电子保障系统,这一系统对事业单位上传的单证及票据进行线上提交审核,极大地减少了基础财务工作量;还有影像系统,只需要对单据进行扫描,即可以实现信息的线上传递,进一步开展现场处理;此外还有电子档案系统与共享服务系统,其中电子档案系统主要是将事业单位的实体档案以及电子档案联系起来进行信息化管理,而共享服务则是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财务信息,提升预算运行效率。

其次,需要开展标准化的业务流程,重点关注关键环节以及关键点,并要求事业单位全体员工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开展工作;再进行各专业的横向管理以及事业单位组织内的纵向管理。在财务共享服务中,不同部门的职责分工不同,因此应当针对不同的职能分工对各部门进行稽核及评价,进而实现对关键风险点的重点把控。而在纵向管理中,则应当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切入点,制定出可发挥事业单位最大价值的方案,并由上而下进行评估,将其落实。

(二)加强预算监督和管理

各单位财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预算监督机制,为划分预算责任奠定基础。对内部各部门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制度,使会计中心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化、制度化。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二级单位预算的质量监督,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要确保谨慎原则的有效运用,利用监督权来规范运作。对二级单位提供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核之后,会计人员还需要识别涉及的财务信息,如现金流量、经营成果等,以便对二级单位管理层的财务决策作出合理的判断。所以,会计人员的审计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二级单位的管理决策,必须通过有效的监督减少不合理的行为,以促进二级单位的稳定发展。财政、税收方面的审计监督,可使会计人员提高确认、计量和报表编制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预算监督机制而言,应对事业单位运行的组织控制、岗位控制、预算监督控制等环节进行分解,以更好地落实“一人一岗”制度,减少利益勾结、会计报表造假的行为,保障国有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还要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预算编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加强新预算法在财政管理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预算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三)深入改革会计制度

现阶段,在对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制度变革的过程中,需要保留小部分具有公共需求性质的事业单位,而对绝大部分的事业单位进行市场化处理,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的市场优化变革。而对于不同的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而言,可以通过两个方向进行核算原则和处理方法的优化,由此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职能。而对于已经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事业单位,更加需要运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法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基于新预算法的实施,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能使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化和制度化。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也要提升会计核算质量,使财务报表更加准确。因为会计结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所以有必要通过有效监督减少不合理的行为,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要高效开展以新预算法为基础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新预算法进行研究与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还需要根据当前形势对会计工作模式进行改革,使会计工作能够按照新预算法全面实施。

(四)改革财务管理工作,防范财政负债

在新预算法不断推行的背景下,需要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革,对其中的负债信息进行整合录入,并基于数据分析制定相关的债务风险防控计划,同时还要基于不同类型的责任风险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对策,进而从根本上降低事业单位的债务风险。在此期间,事业单位将引进更加审慎的会计原则,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更好地提升业务工作的稳健性。同时,中国政府在资产和收益的评估上更需要保持谨慎,为降低整体的负债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预算法的支持下,金融债务风险能够得到更合理的评估,给财政债务风险防范带来有利影响。

四、结语

在新预算法不断推行的背景下,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面临变革发展,尤其在新形势背景下,唯有严格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提升资金管理的安全性,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预算法会计工作会计人员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养提升策略思考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在校生勤工助学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落实新《预算法》应解决两大问题
人大修法紧扣改革脉搏
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永恒的主题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