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

2021-11-24 05:05陶俊霖
商品与质量 2021年24期
关键词:冲刷山区洪水

陶俊霖

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人民政府扶贫工作站 广西桂林 541109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公路交通的便利与畅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服务业的发展,而作为交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公路水毁现象时有发生,轻者路基路面损坏,影响公路通行能力,重者桥梁冲毁,中断交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因此现对于山区公路路基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1 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的原因

1.1 路基高度设计过低

地基高度是地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关系到公路质量,而且关系到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河岸边的公路路基通常是半填半挖的,当遇上洪水或暴雨时,河岸的水位就会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漫至公路上,使公路淹没,如果路基长期受水流的巨大浮力压力和冲刷作用,就会造成损坏[1]。即使水位下降到路基以下,对公路的影响仍然很大,他所受的负压和冲刷作用所造成的破坏更加严重。

1.2 公路紧靠山脚下

部分地区的公路建在山脚下,遇上大雨,山里的积水会顺势而下并不断汇合,山沟陡峭的坡度增加了水的势能,这样留下来的水就会对路面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在流动的过程中还容易碰到小石子等,冲刷下的石头也会冲坏路基。

1.3 小桥涵的作用

小桥涵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起着保证水流平顺通过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把承压的力传递给地基,从而确保路基稳定,防止河水冲刷。但是,由于山区公路小桥涵的设计位置不合理或孔径过小,造成水流不畅或沙石不能输送,河流受阻水位上升,淹没了路基,损坏了路基[2]。

1.4 路基附近抽沙现象严重

挖砂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在山区公路附近,挖砂严重,造成河床下降、河流紊乱、河床变形、桥梁损坏。

2 山区公路路基水毁主要影响因素

山区公路水毁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一是河岸本身因素,包括公路的建设质量、路基质量、防洪、排水措施等;外部因素,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河床变化等;人为因素、植被破坏、河岸边挖砂。

3 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灾害评价

3.1 山区公路路基水毁带来的经济损失

由于山区公路及一些基础设施在洪水、暴雨的冲刷下遭到破坏,造成交通受阻,因此政府即使对公路进行修补重建,也要重新购置和重建一些基础设施,重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恢复原貌,公路水毁还带来一些间接的经济损失,损坏的道路阻碍了往来车辆的通行,车辆不得不改道绕行或更换交通工具,这就大大影响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因此对信息、食品、材料等在时间上的滞后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路基水毁造成工厂物资积压,制约了当地的经济交流和地区经济发展,如果需要长时间的修复,也会导致生产的停止,这些间接的损失虽然看不见,但确实存在。

3.2 山区公路路基水毁带来的危险性

沿江公路水毁事故主要由洪水、泥石流、暴雨等自然灾害引起,对沿岸居民构成极大威胁,这些自然灾害本身就具有潜在的巨大危险,由于路基经常长期受到水的冲刷和浸泡,路基变得不牢固,边沿处易发生塌方,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将给往来车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4 山区公路路基水毁防止措施

4.1 山区公路路基水毁防护工程的实施

路面受破坏,多因洪水和暴雨等的冲刷,因此要做好汛期的保护工作,在洪水来临前,可用水泥和沙子混合装装成麻袋做成防水墙,土工织物及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过滤作用,可用于暗沟、渗沟、坡面的防护和排水。受急流或风浪侵蚀的路基可采用石笼防护,加固效果可选用6-8mm的钢筋或钢筋混凝土作框架,另外,在制作时必须注意尺寸是否精确,以保证石笼的紧固性。对河滩、山区公路外滩上的树木进行多树种组合,形成森林保护带,可起到护林、防浪、减速的作用。挡墙在山区公路的防护中应用非常普遍,但由于挡墙基础埋得不深,受洪水冲刷比较严重,虽然没有破坏,但稳定性已降低,因此可采用浆砌片石护裙进行加固。由于路基高度低,遇洪水暴雨容易被淹,采用浆砌片石挡墙,可阻止洪水对山区公路的冲刷。

4.2 山区路基经常进行修复

公路如同人的身体,要经常照料才能保证其长久,对于路基和防护设施,要经常维护、加固,使各部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才能保证山区路基不受洪水侵蚀。沿江公路外滩的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应及时维修,对损坏的挡土墙,应及时用石笼进行护基或坡道加固。

4.3 重视气象分析

道路施工工程庞大而复杂,施工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进行工程防护的同时,还应进行一些非工程防治,道路工程设计人员应重视气象分析,收集有关资料,选择地质灾害少、暴雨小、不经常出现的路段。气象分析后,对洪量、洪流的速度、走向等问题进行分析,主动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公路被淹。

4.4 山区公路的设计

沿江公路的各部分设计都要经过严格的计算分析,“失之毫厘差千里”对沿江公路精度的要求不可忽视,不同区段应分别对待,认真调查,具体分析当地的地形、地形、环境、水文、气象等特点,切忌盲目修路,因势利导,能不离不弃,科学与经验相结合,制定好设计方案。公路建设中材料的选择也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不能为了省钱而偷工减料,采用廉价材料,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的检测。

总而言之,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以交通为核心,交通不畅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认识到公路水毁规律对公路水毁预防具有积极作用,应重视山区公路的设计、施工及防护,有效降低山区公路的水毁。只有落实好防治与防护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公路出现水毁现象,进而确保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畅通。

猜你喜欢
冲刷山区洪水
新型固化剂改良黄土抗冲刷性能试验研究
自定义的浪
自定义的浪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下)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
又见洪水(外二首)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