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立医院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探究

2021-11-24 14:04周俐
经营者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层审计工作公立医院

周俐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7)

一、公立医院进行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现状与必要性

第一,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医疗机构、医疗人员、医疗技术以及医疗新政策都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医院业务量和人员、资产逐年递增,人们对卫生医疗服务的需求提升、对健康愈加重视,医疗卫生体系面临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医疗各种内外环境和风险不断增加,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存在不确定性。2017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我国将继续全力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普遍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综合监管体系、管理运行体制。如今,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成本核算、财务信息公开制度等均已在全国所有公立医院普及,唯独综合监管体系措施在现实中尚未推行到位。

综合监管体系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对医院中层领导干部(即医院经济运行的实施者)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中层领导干部是医院的核心骨干层,医院最高负责人想了解各部门领导干部是否与医院利益保持高度一致,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和职责,是否有滥用职权、贪污贿赂的行为,个人是否廉洁自律等,处于“无力感”和“失察”状态。

目前我国多数公立医院的监督体制形式主要为外部审计监督和上级卫计委组织检查监督,医院内部监督形式少,多元的内部监督模式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对管理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少数医院开展了中层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但是流于形式。

第二,公立医院开展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一是医院采购、预算、收支、成本、固定资产、基建、科研经费、合同等贯穿整个组织且持续开展的一系列行为和各项经济活动,都是由医院中层管理干部进行控制实施,中层干部是医院上下连接的纽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管理水平、是否廉洁自律等直接影响着整个医院的形象,要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医院对中层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未病预防”“有病必治”的安全措施。二是开展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贯彻落实监管机构的要求,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医院中层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促使领导干部明确并履行好自身职责,保护医院资产的安全、效率和效益,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评价遵守财经纪律、廉洁自律、履职尽责情况,也可以保护中层领导干部,系统地建立与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日益重要且迫在眉睫。三是医院对中层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能更好地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院治理体系、加强医院党的建设、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很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体现公益本质,保障公立医院机制可持续运行和决策有效执行、内部监督相互协调与制衡,更好地促进治理机制落实,推动医院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充分保障医院权责清晰、监督有力、科学管理、运行高效,更好地防范管理过程的各种风险,保障医院其他医疗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公立医院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对象

医院中层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医院内部中层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依法依规对本部门业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对其所在单位的资产负债、财务收支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其主要对象包括:第一,院长书记办公会议、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院长任命的、医院委派到经济实体(部门)任职的主要负责人以及人事部门认为需要审计的有关部门负责人;第二,主管医院财、物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的中层干部,一般包括设备科、供应室、基建科、总务科、药学科、工会、后勤总务科、财务科的科室主任以及院属二级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的负责人。

三、公立医院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

(一)医院中层领导干部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法律依据不明确

第一,国家尚未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对医院中层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只有医院领导或党委认为有必要的才进行审计,做不到先审后离的要求。

第二,医疗卫生机构未根据时代要求、单位实际管理情况对各中层领导干部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责任制度,审计评价缺乏统一的参照标准。国家出台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虽使审计的程序、内容有了法律依据,但医院中层领导干部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际具体执行工作中,审计标准、审计评价等规定参照起来比较笼统、抽象,缺乏现实指导。

(二)医疗卫生行业体制特点制约着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

1.医院机构设置不合理。我国很多公立医院法人治理体制尚未真正建立,领导层级过于权威,存在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权责划分不明确的现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时间较晚和设置不合理,其是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院等级评定复审等需要设立的,在组织关系上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很多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非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有医院党委领导的,有院长领导的,有副院长领导的,也有纪检或监察领导的,甚至有财务科领导的,但是与被审计部门负责人处于平级地位,地位上不占优势,很多医院审计科只设置一个人,内部权力制衡体系大多形同虚设。

2.用人机制不灵活。医院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不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医院中层领导管理层裙带关系多,存在年龄比例不恰当、性别比例不平衡、办事效率低、工作作风不良等现象,医院开展内部审计直接涉及科室负责人或被审计人主管领导的切身利益,对审计工作造成很大阻碍。用人机制达不到医改要求,如健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落实内部机构设置、人事管理、中层干部任免等要求。

3.医院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可借鉴的案例少。目前医疗卫生机构没有构建一套科学、完整、准确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框架,制约了审计项目的开展。医院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不深入,大多数医院在管理上过分注重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投入,忽视医院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各科室及人员明显对审计工作和审计人员有抵触的情况,审计工作难度大,审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大的影响。

4.审计风险高。(1)医院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仅采用一般财务收支审计的对事不对人的审计方式,而且要查清问题,明确责任的承担者,以审事又审人的方式,评定业绩,划分人员责任。(2)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对象较为熟悉,科室间情况比较了解,容易产生麻痹思想,简化程序,或科室间对审计程序十分了解,提前做好“准备”,导致内部控制失效、会计信息失真、审计调查取证难度增加、手段受到限制等,造成评价不当,影响中层领导干部的政治前途,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和责任。(3)审计内容多,影响因素多,一般有业务量指标、医疗质量指标、费用指标、效益指标,又着重考核遵守财经纪律、运行成本节约情况、资产增值情况等多项内容和影响因素,审计难度加大。

(三)内部审计结果实行难,得不到有效运用,审计发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整改

第一,各部门对审计结果缺乏重视,大多数只关注报告中的廉洁问题,而对其他如内部管理问题不够重视,在与其他科室的交叉业务上的问题容易出现推诿现象,整改实施难。

第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奖罚干部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被忽略掉。

(四)审计时间受到限制,审计手段和技术单一

第一,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少,在单位一般不只是做纯粹的审计工作,其他各种杂事比较多,往往没有全身心投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第二,审计手段和技术往往从查账入手,反映的内容主要是收入、支出方面财务责任的履行情况,医院内部同事之间,即使是访谈,得到的结果也多是主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计判断和审计结论,同时单位每个人对被审计人员的管理责任和个人廉洁责任的履行情况关注度较少。

(五)审计人员的职业技术水平、综合素质达不到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

当前医疗改革不断发展变化,涉及医院多个领域,对审计人员的知识面和知识水平要求更高,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审计内容涵盖比较全面,单位缺乏对审计人员的培养,审计人员相当紧缺,难以满足目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审计工作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四、改革与创新公立医院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一)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为了更好地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使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真正达到审计的目的,医院最高领导人一定要提高重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和完善符合医院情况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规章制度,制定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建设独立性强的医院内部审计部门

第一,医院内部审计职能实现的重要前提是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按照《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6号)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设置独立于其他管理职能部门的内部审计科室,并由医院主要负责人直接管理;审计在开展过程中不受任何干扰,客观地开展审计工作。

第二,争取医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开展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前提。审计人员发现热点、疑难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可以以简报、审计要情、综合报告等形式向医院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更好地实现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和效果。

(三)重视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

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问题,明确中层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审计人员注重区别不同情况,提供给院领导及人事等部门参考使用。

第一,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惩中层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纪检监察部门对严重违纪违规的问题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督查整改并规范管理。

第二,部门之间完善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形成合力。

第三,内部审计部门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的专题报告、综合报告和分析报告等审计信息报告制度,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

第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整改落实制度。内部审计部门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情况进行审计,与纪委监察部门、财务部门等组成巡视小组,联合跟踪检查,督促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公示或通报。

(四)审计人员提升职业技能,拓展审计思路,创新审计方法

1.内审人员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医院创造并提供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和途径,对审计人员进行培养。

(1)医院委派审计人员到审计专业大学院校或者卫生部门组办的审计知识讲座,参与各方面的知识学习培训,更新审计理念和知识。

(2)积极参与本地内部审计协会举办的各项审计经验交流活动和审计知识讲座、审计课题研究,全力支持审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项目的学习与实践。

(3)时刻注重和提升审计工作胜任能力,积极与单位协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同仁展开学习和探讨,利用外部的工作成果和对方优势,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技术方法和审计实务的发展变动。

(4)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参加各项会计、审计,积极参与各项审计技能的考试,如国际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工程造价师等,以考促学,单位报销学习的各项费用,营造学习的氛围。

(5)每年参与审计知识的后续教育培训和在实践中学习,深入了解医院运营流程等活动。

以上各种形式的学习途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内审人员的审计技能和能力,提出有效的审计建议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能够达到医院经济管理咨询师的目标。应努力取得国家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使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及时得到指导和帮助,审计评价和审计报告以及管理建议书更加准确合理,更有效地督促中层领导干部进行整改,审计工作更加顺畅地开展;与审计经验丰富的本地内部审计师协会要多积极沟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履职能力,成为复合型审计人才。

2.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医院应推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搜集、分析医院医疗收费收入和其他所有收入、医疗药品和卫生耗材、固定资产采购与管理数据、成本系统项目、工程数据等全面审计信息,利用现代信息化高科技手段发挥内部审计信息化在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等方面的作用,适应医院内部现场审计的需要。

3.全面拓展审计思路。时代的发展,使得医院所涉及的业务领域不断拓宽,经济活动日益繁杂。要增强医院内部管理控制的效果,减少经济运营运行风险的不确定性,医院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手段之一是开展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涵盖日常财务收支审计、资产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安全审计、合同审计等全范围审计,应该对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要事前做好调查、预测、咨询,事中对管理流程的整个工作进行跟踪审计,对每个细节工作的所有环节逐一理解和思考,事后对规划和决策事项要参谋,使审计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实现从医院经济管理审计延伸到战略性审计。

五、开展公立医院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启示

随着医改的深入,综合监管体系、创新监督机制实施的要求,有效整合监督力量和资源,推进公立医院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落实,对公立医院是一个新的挑战。应探索深化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新成效,创新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的新型干部监督管理方式,围绕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防范风险的作用,促进医院加强管理,更好地为医院的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中层审计工作公立医院
一种溶液探测传感器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与分析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公立医院出纳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探究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进退之间:中小学中层管理者领导力提升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