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非公企业党建研究回溯与展望

2021-11-25 06:32
创造 2021年2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党组织研究

刘 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非公企业党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发展,非公企业党建研究领域的持续性、稳定性不断增强,非公企业党建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非公企业党建的研究,就已有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布而言,学界主要围绕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困境及其破解路径三方面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和回顾当前学界对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的既有探索,简要评析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现状,有助于展望未来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的走向和路径。

一、关于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出发对非公经济做出了新判断,赋予了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的定位。同时如何有效推进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以党的建设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①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会见会议代表并讲话[N].人民日报,2012-03-22.概览自2012年以来的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的成果,巩固和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是非公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以党建引领企业改革发展的应然,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对于落实中央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和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对于巩固党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推进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体而言,关于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问题上,大多数学者已达成基本的共识,即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题中之义,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仍有一些人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纯粹是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建立将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损党的形象,提出没有必要在非公企业设立党组织的错误观点。①刘雅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刍议[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03).事实上,对非公企业党建反对的声音和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党建融入到非公企业之中的困境,不能因为存在困境而停滞不前,而是要积极正视困境,加强研究工作,解决问题,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总体而言,非公企业党建在非公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红色引领作用。学界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有利于深化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科学界定和把握非公企业党建的内涵,纠正将非公企业党建与企业党建混淆,等同起来使用的误区,有助于丰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学理支撑,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推动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增强人们对非公企业党建的认同和理解。

二、关于非公企业党建的困境探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健全完善非公企业党建政策措施,非公企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其党建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各地区切实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②崔海教,苗遂奇,冯静,王仁锋.非公企业党建重在心中有党——关于当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J].党建,2018(09).,非公企业党的组织规模和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体制机制不断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少非公企业党建仍存在现实困境。

学界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困境进行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分析。一方面,宏观层面主要表现为各地在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难,存在组建党组织所需条件与企业发展状况的矛盾,党员发展的程序要求与企业职工的就业特点之间存在矛盾,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全面、不充分,工作力量相对薄弱,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仍有许多的空白点,很多小企业没有条件建立党组织,党的工作难以广泛有效地开展等。③王永华.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问题与对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03).另一方面,微观层面主要表现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受业主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程度制约,选配以党组织书记为主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困难,企业员工流动性很高,还存在党员人数少,党组织隶属关系混乱,党员发展管理困难,组织作用不明显,活动形式相对简单等困难。④刘能杰,刘学侠,林娜.党员教育管理方式要与时俱进——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求知,2002(03).

具体而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还存在思想、组织、管理凝聚力下降问题。

在思想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不够理想,党建工作既无外在压力也无内在动力,主体创新性不足,缺少持续热情和动力。

在组织上,一些非公企业在管理形式和组织架构上较为分散,党组织稳定性较差。非公企业虽然在组织覆盖上工作力度大,但在政治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相对薄弱,组织活动开展日趋丰富,但融入中心工作有待做实,全面推进有待加强。

在管理上,非公企业党建上下隶属关系复杂、组织管理多头。有研究者概括为思想认识不到位,党员组织关系接转难、政策指导跟不上、责任主体不明确四个方面。①王永华.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问题与对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03).还有研究者指出非公企业党建中坚持群众路线过程中,存在相信和依靠群众与教育和引导群众的关系不紧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与组织动员群众的关系不明晰、尊重市场规律和维护职工群众权益的关系不平衡的三点缺陷。②范霞.非公企业党建中坚持群众路线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6(01).

针对上述存在的困境,目前有部分学者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滞后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企业主、党员员工和党务工作者三类群体身上,表现为企业主党建的积极性不高,职工的党建认同度不高;企业主的态度不积极,企业高层思想认识不到位掣肘党建,对中央精神领会不深,对党建工作存有疑虑。③张国祥,姜伯奎,唐豪.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4).企业主对抓党建还存在一些形式的、功利的想法,一些党员放松自我管理,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在成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部分党务工作者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工作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④曾志伟.非公企业党建研究述评[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04).党务工作者面临着“无理”、“无奈”、“无力”的问题,党建工作认可度不高,党建管理体制不畅,党组织活动难以开展。⑤刘德宏.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问题探析[J].济宁学院学报,2012,33(04).例如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的作用与党章的规定和企业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的过程中,特别是形成和凝聚党组织、企业主、职工三方面合力等方面,存在新方法很少,旧方法不起作用的问题。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性和普遍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受到非公企业的特点和客观因素的制约。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深入地开展下去,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

三、关于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研究

针对存在的困境,许多学者展开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研究。对策研究主要存在着两种研究路径,一是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方面的对策思考,总结路径、方法和机制。二是专注于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总结,特别是非公企业和地区的典型案例经验介绍,这为解决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现实且紧迫的问题,提出了很多探索性的做法。

学界关于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研究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分析。

从宏观角度看,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提升思想站位,工作上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推动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增进精神认同,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探索发挥实质性作用的有效途径。从微观角度来看,应把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特点,全面考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打造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强化党建工作基础保障,加强党组织建设,拓展党组织工作范围,嵌入新的组织架构,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强非公企业党建资源供给侧改革,突破传统非公企业组织架构,建立党组织活动项目,实现菜单化的实施,有针对性地供给党建资源,构建例如依托工商部门管理的模式、园区党建引领的模式、非工委直接指导重点企业的模式、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模式和乡镇(街道)兜底的区域化党建模式等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特色模式,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在理论层面上,针对体制、机制、制度问题,有学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

其一要探寻党建与企业发展的利益结合点。社会责任建设可以成为企业发展和企业党建的利益结合点和有效抓手,推动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到功能覆盖的转变,将企业的经营管理结构和党组织系统有机结合,使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相融合,实现党建工作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的和谐共赢。①党齐民.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01).

其二是创新党建体制和评价考核机制。有研究者提出要构建使党建评价体系成为党建工作的“指挥棒”和“助推器”,协同党建主管部门,有效整合与共享党建资源。②任映红.非公企业党建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江汉论坛,2007(01).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滞后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强化思想建党,夯实“心中有党”的认识基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和创新需要建立在价值分析、价值认同和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健全的工作机制以及科学的工作方法来推动制度创新,鼓励、引导非公企业开展和改进党建工作,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③党齐民.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新问题、新要求、新思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12).还有学者提出将党建融入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员工对党组织文化的感知度、认可度。④武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J].人民论坛,2018(26).在管理制度上,非公企业亟待优化管理体制,实现管理制度创新。具体而言,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要贯彻执行好集体领导制度,在决策部署中更好地去贯彻落实支部党建工作。同时,加强学习培训和建立党内激励关怀机制,激活非公企业“我要党建”的内生动能。当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破局,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保障,发挥党建工作在评价过程中的主导、推动和引导作用,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有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包含“强化观念、引导参与、维护权益和接受监督”在内的四位一体的非公企业党建中坚持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⑤范霞.非公企业党建中坚持群众路线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6(01).还有学者认为要创新非公企业组织架构,把党的工作嵌入董事会的决策管理,保证企业的战略方向,促进科学决策,并将其转化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事业的强大动力,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强化党委自身建设,优化基层组织建设。⑥靳连芳,梁妍慧,陈志楣,檀雪菲,林泉,胡颂文,刘汉峰,李希,黄匡时.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04).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习和借鉴,只能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加强。”⑦彭贵刚.非公企业党组织“两个作用”的内涵研究[J],探索,2012(05).笔者也认为,要在各地实践经验和非公企业典型案例中,提炼普适性,对学理思考进行总结凝练。

其一,应借鉴重庆市“两新”工委的工作经验,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活动的发展机制,将党建的成效与业主的政治荣誉挂钩,激发非公企业主开展党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二,学习辽宁省瓦房店市和江苏省南京市等地建立的非公有制企业联络点制度和成功经验,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和领导。

其三,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要根据当地情况和企业情况的建立和组建党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互动培养”方法,培养不仅可以做好党建工作,还擅长企业管理的复合人才。同时,在各地因地制宜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例如,涌现出山东省日照市通过组织共建、园区孵化和街区兜底多措并举,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福建省泉州市“三五”工作机制①叶麒麟.非公企业党建的困境及其破解对策——来自福建省泉州市的经验启示[J].理论与改革,2014(01).;北京市海淀区开展“非公企业党建推进工程”,破解“建立组织难”②吴佳佳.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理论与当代,2020(12).;晋江非公企业党建的嵌入与引领工作机制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中共晋江市委党校联合课题组,李新生,曾清金,张义祯.嵌入与引领:晋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机制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12).;上海浦东新区党建创新④洪文斋.这里的党旗迎风飘扬——上海浦东新区非公企业党建调研[J].求是,2013(03).,厦门市集美区“心灵绿洲”计划⑤王友明.“非公”党建,从“心”开始——厦门市集美区实施“心灵绿洲”计划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J].红旗文稿,2012(02).;广东省阳江市非公企业等各地各企业在党建工作上的探索⑥刘兆第.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及启示——以广东省阳江市为例[J].理论探索,2012(01).,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探索启示我们因地制宜,把握企业特色,建立和完善党组织和党员的运行机制,以“制度化”为理论基础和重要保障,辅以案例研究,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全面系统地评估和分析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和认同度,建立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总体上,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特点和难点,学界探究非公企业党组织“两个覆盖”现状与实质性作用发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总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提炼基层实践创新的经验模式,为新时代条件下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四、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的简要评析与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非公企业党建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在基础性问题研究、实证研究、前沿拓展研究和治理对策研究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果。一方面,研究成果既有量的拓展,也有质的提升。非公企业党建研究不断深化,对于进一步夯实党建学科基础,提升非公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具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研究领域不断拓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研究领域拓展,对促进非公企业党建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深化非公企业党建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坚实基础。但是,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也构成了未来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的出发点和方向。

(一)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的简要评析

当前,非公企业党建研究存在研究问题意识不强、研究视角相对单一和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等现实问题,这些都是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相对滞后和薄弱的方面,必须予以重视。

1.研究问题意识不强。问题意识是推动研究深入的关键要素,非公企业党建研究存在研究问题意识不强的问题。一方面,目前研究大多是从事基层组织工作的党务工作者的经验总结,从这些做法中提炼出特殊经验并进一步上升为规律性认识的研究还不足,从学理上研究具体问题比较少,存在浅表性与空泛性问题,对非公企业党建内部机理的研究不足;另一方面,目前研究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内涵和范畴把握不清,存在泛化、窄化的问题,对策研究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许多非公企业党建现实难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理论指导和解决,非公企业党建系统性研究严重匮乏。具体表现为实际研究中,对非公企业党建的运行机制、发挥党组织作用的新途径以工作队伍建设和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充分。

2.研究视角相对单一。非公企业党建研究存在视角单一的问题,以党建理论阐释党建理论、就事论事的现象较为普遍,侧重于理论宣传和政策解读,缺乏其他学科视角的运用,对非公企业党建思想和逻辑理路的深层次挖掘不够,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相对缺乏。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研究受研究对象或特定领域的局限,大多上升到政治高度的研究同时,也需要结合实际,多方面考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问题的重要性。此外,还有非学术化研究倾向,将学术研究与政策和相关讲话的理论阐释等同起来。

3.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研究方法大多是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大多存在先入为主地进行硬性评价,从这些做法中提炼出经验并进一步上升为规律性认识的研究还不足。当前,非公企业党建研究从学术话语、学术视角、论证方式等方面切入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多样化运用和把握研究方法较少。例如,非公企业党建研究采取实证研究法的成果大都为硕博学位论文,其他学者较少采用,大多倾向于运用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集中于党的文献和政策研究,缺乏对非公企业党建进行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定量研究、以及多样化方法交叉分析研究。

(二)对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的展望

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研究是增强党建学科自觉,回应时代之问的必然要求。对于上述存在的不足,未来的非公企业党建研究应着力做好以下方面。

1.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的问题意识。未来研究要围绕现实问题,以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目前,对于非公企业党建发展问题提出了很多解决路径,在实际操作层面,可行性上略有不足,应当以非公企业党建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加强系统探索创新力度,实现“怎么想”上升为“怎么做”层面,增加对非公企业党建调查,全面把握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现状,将研究方向集中在对措施和治理路径的具体研究上。同时,今后的研究要立足于理论,厘清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的基本问题,应从学理层面梳理非公企业党建的历史脉络、困难和影响因素等基础性问题研究,在这些问题中探寻一些规律性与必然性。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指导实践,需要更多创新性的研讨和总结,不仅要站在国家大局的宏观层面,还要从非公企业党建主体分析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例如,进一步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定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资金来源,党务工作人才的建设,以及企业主、职工的党建认同度等问题的研究。当然,对部分问题的研究不能取代整体和系统的研究,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还有很多其他问题,这需要党建理论研究人员和在党务工作者进一步探索。

2.拓宽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的视角。非公企业党建研究有其独特性、复杂性和时代性,不能仅限于党建角度进行研究,在准确解读政策文件的同时,而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跨学科视角进行理论探究,构建非公企业党建理论的分析框架,运用着眼于理论的“实践品格”,理论指导实践,使理论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未来的研究亟待创新研究视角,注重发散思维和系统思维,着重将国内视角向世界眼光转变,由单一领域向综合领域拓展,由经验层面上升到对策层面探讨具体研究上必须强化协同创新,在党建学科的基础上,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研究相结合,在问题——对策型的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加强理论——解释型研究,对非公企业党建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开展“实践回应式”研究,构建普遍解释力的理论模型和范式,整体性地把握非公企业党建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消除人们对非公企业党建的误解,恢复非公企业党建的应有之义,从而准确把握党建与非公企业之间的关系,不让非公企业党建让位、缺位、越位。

3.创新运用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的方法。保持非公企业党建研究高度的方法自觉,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问题,必须正视改进方法单一或相关方法运用不足的问题,重视理论建构、对比分析和实地调研等重要方法的运用,推动非公企业党建研究方法与时俱进,体现中国特色。例如可以将非公企业党建和国企党建、农村基层党建等其他党建领域进行比较,形成对党的建设的整体认识和判断,在多学科背景下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研究方法。从哲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中汲取营养,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增强世界眼光,学习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和成功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总结提炼国内不同地区的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等,不断拓宽研究方法。目前,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宏观研究多,可以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具体地区或具体党组织进行实证分析或对比研究,开展关于试点体制、效果差异的新研究,分析非公企业党建的方法、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帮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非公企业党建,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又好又快发展。

总之,未来可注重针对性和前瞻性研究,运用跨学科研究,对非公企业党建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研究和探讨,坚持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共性和个性相统一,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出发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勇于超越,既有对制度、政策等顶层设计的研究,同时回应现实需要进行创新,即从认识层面上加强理论研究,制度层面上加强解读和阐发,从对策路径层面上实现理念重塑和实践探索,不断拓展和深化非公企业党建的研究,真正发挥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党组织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榜单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考选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