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提高骨关节外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25 22:43陈珍韦朝花黄银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疼痛护理护理质量

陈珍 韦朝花 黄银

摘要:目的:探讨设立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对骨关节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外科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设立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比较这两种方法对骨关节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设立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可以显著缓解骨关节外科患者的疼痛程度,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疼痛护理;骨关节外科;护理质量

引言

随着近些年我国骨关节外科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多,使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而手术作为骨关节外科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的病症问题尽快缓解,让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改善。本文详细探讨了设立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对骨关节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以此为改善该科室患者的治疗体验及生活质量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骨关节外科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在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5例和10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68岁和23岁,平均年龄为(45.3±1.2)岁。在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4例和11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67岁和24岁,平均年龄为(45.6±1.5)岁。两组骨关节外科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本次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①医护人员根据骨关节外科患者的病症特点,

利用先進的医疗仪器,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防止各类意外事件的发生。

②医护人员参考骨关节外科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病症程度,为其提供针对性的用药指导,促进患者的病症问题尽快改善。并着重关注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令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

③医护人员结合骨关节外科患者的口味偏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此指导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让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明显增强。④医护人员通过开窗通风、调节温湿度、清洁打扫地面和全方位消毒灭菌等措施,可以为骨关节外科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康复环境,促进患者病症问题的及早痊愈。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设立疼痛护理质量指标:①从我院骨关节外科选取多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通过组建专项小组的方式,为该科室患者设立疼痛护理质量指标,以此为后续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引方向,令患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骨关节外科患者的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应包括疼痛评估准确度、止痛方法、疼痛控制及时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②在骨关节外科患者入院后的第1d,医护人员应使用长海痛尺对其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详细记录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类型及疼痛频率等,为接下来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待疼痛评估表填写完毕后,医护人员应根据该表内容深入分析患者的疼痛原因,并通过物理冰敷、体位指导、药物镇痛、转移注意力法和心理疏导等措施,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问题,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令患者的护理体验得到较好的改善,促进骨关节外科患者及早出院。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骨关节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主要以护理满意度和疼痛发生率作为指标进行评价。医护人员利用长海痛尺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长海痛尺的刻度范围为0-10,刻度越大代表疼痛程度越强。0代表无痛,1-3代表轻度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6-9代表重度疼痛,10代表剧烈疼痛。并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该问卷总分为100分,分值越大代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问卷评分>80分,为非常满意。问卷评分在60-80分之间,为满意。问卷评分<60分,为不满意。同时利用公式:(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满意度,可以分别计算出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 结果

2.1 从表1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面对骨关节外科患者,医护人员往往会通过观察体征、优化病房环境、饮食指导、药物干预、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使患者的病症问题尽快缓解,让患者的身体状况也逐渐改善。而在此基础上设立疼痛护理质量指标,通过组建专项小组、创建疼痛护理质量指标、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和针对性疼痛干预等措施,可以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从本次实验中可以发现,两组骨关节外科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骨关节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在缓解疼痛程度和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令患者的身体状况尽快好转,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邓燕红.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5):89+92.

[2]贺春英,李敏.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在肿瘤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03):146-147.

猜你喜欢
疼痛护理护理质量
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个性化疼痛护理对减轻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应用价值
疼痛护理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应用效果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施行意义评价
骶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后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