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涉农跨境电商发展与创新

2021-11-27 07:16仝玺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跨境农产品电商

仝玺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天津 300350)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7——2022 年中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5 年,我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达3530 亿元;2016 年我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达到4823 亿元。预计2018 年我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8633 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87%,2020年我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860 亿元。随着包括智能化、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各种新技术应用,农业电子商务不断更新完善,环境不断优化,农村电子商务已经不在是过去的将线下交易工作简单复制到线上的一个交易工作,已经日趋变成一个从供货平台的供货平台到购货商的购货商的全景无缝连接的产业链接网络,农村电商也从简单的农产品开始涉及到深加工农产品、体验式跨境乡村游、跨境体验农家乐等新的创新模式和方案。

1 涉农跨境电商目前现状

1.1 国家在新出台政策中重点扶持示范点和示范基地

2020 年10 月商务部下发指导意义中针对目前我国涉农跨境电商领域,中西部发展缓慢,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猛的特点重点建设了示范区和示范点,对于农村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对示范区和示范点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以示范点为中心辐射周边几十个乡镇同步发展,从而实现了一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网络化发展态势[1]。

2020 年11 月国务院下发多个对涉农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文件,推动三农发展,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转型升级,对涉农电商提出指导纲领性文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当地特色产品、促成名片化建设,推动涉农电子商务的创汇赢得巨大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1.2 涉农跨境电商品类管理扩充

最新国家发布的《跨境电子商务商品清单》中涉农品目进一步扩大,我国进口跨境电商产品实行外贸管制,只有在清单品类下的产品才能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税费,实施这样的管控制度,一方面可以有效预防外国商品大范围倾销造成国内农产品和其他商品价格冲击。另一方面可以随时更新清单内容进行及时准确按国内情况增减。近年来几次更新清单,对国内外农产品的品目覆盖面相对全面,为进出口农副产品的电子商务在政策方面清除了困难。

1.3 涉农跨境电商进出口数据明显

农业及农产品一直是我国国家政策重要的内容,随着农村全面脱贫、农业及农产品也随之升级换代,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度近五年稳步提升,根据电商平台监控数据显示,近三年外贸出口农产品比重翻了一番,出口国家多达188 个。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国人对涉农跨境电商农产品需求动力十足,对质量高、价格合理、绿色环保的农副产品国人较10年前的购买动力大幅提升,促进了进口源动力,成为了涉农跨境电商的新的支撑点。

2 涉农跨境电商发展趋势

2.1 涉农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及方式不断更新

涉农跨境电商已从传统单一的B2B、B2C、C2C 等模式,从跨境电商的产生、经历了萌芽期和发展壮大时期,发展到今天的高速爆发期,涉农跨境电商交易从2015 年的7381亿元,到2020年预计完成2.5万亿的增长规模,五年增速达到3.3倍,云计算、大数据和数据云平台及AI技术广泛应用于跨境电商平台,让中小企业和消费者信息及时通畅,解决了过去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支付系统不断完善,物流保障日趋合理,解决了交易双方的很多后顾之忧。

2.2 农产品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提出以内循环和外循环为主的双循环体系,国内消费是经济重要的支撑和提升点,农产品出口面临国际和国内压力,面临从过往农副产品粗放式发货向精细加工的转型发展,以玉米为例,过往直接进行成品在平台交易的粗放交易模式,逐步发展成将玉米制作出各种精细化产品,如玉米油、玉米淀粉、玉米酒精、玉米蛋白粉等等多达近四千种生活及工业用品,在加工和深加工中成倍提升了产品价值和价格[2]。

2.3 涉农跨境电商的信用支撑

我国信用保证体系不断完善和改进,信用体系的构成对整个国家和涉农跨境电商平台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信用支撑是一个社会完成经济活动的基础。支付是信用体系外在表现形式,相较于国际支付比较成熟的PAYPAL、WorldFirst等国际支付方平台,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建立了自己支付系统如支付宝、财付通、京东支付等,起步要比国外支付体系晚,规模性、安全性和面对世界客户群体性均需在未来不断发展。

2.4 消费在不断转型

在2019年涉农跨境电商产品排名中食品、饮料、烟草分别列前三甲,涉及到的食品需要在精细化、精致化,整体规模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国外优质农产品不断提升,如北极虾、进口奇异果、东南亚榴莲、俄罗斯小食品、雀巢咖啡、婴幼儿奶制品,智利车厘子等一些质量上乘价格合理的产品在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攀升,引领农产品跨境电商的稳定升级和增长。同时国内优质品牌逐步形成了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在涉农跨境电商大加速发展下,一批国内知名特色产品和服务逐渐形成主力军如:天津十八街麻花、山东红富士、龙口粉丝、安国中药材、西安羊肉泡馍、兰州拉面、杭州西湖龙井茶等等,在涉农跨境电商已经在慢慢形成特色化、服务专业化,成为世界买家的青睐产品。

3 涉农跨境电商发展瓶颈

3.1 整个涉农跨境电商发展遇到的最大阻力是国际物流

现在主要有三种跨国物流方式,第一种是如ups、FedEx、DHL和TNT等跨国大型物流公司,运送体量大,速度快,成本高让一般小的买卖家成交后的商品物流成本高而难以承受,相比于这些大公司,国内EMS 成本低速度慢,较为适应国内小公司跨境电商使用,但随着体量的递增运输速度制约了相关买卖方的相关交易。第二种是国际专线,是国内一些专业小物流公司承运的方式,这类公司主营业务是国际专线,承运规模有限,速度和运送面积体积有限,单包一般不超过2kg,丢失率高售后服务低。第三种方式是海外仓,卖家现将选好商品运送到买方国家仓库,根据卖家需求提供物流、分拣、信息处理、派发等一系列服务,确保商品在速度、准确和成本低送到买方家里。海外仓优势是在于曝光率高,运送速度快。

3.2 涉农电商融资难问题亟待解决

民间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壮大面临第一个问题就是资金,目前小型企业在大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物资和其他信用保证,一般小企业难以做到,只能进而向民间贷款,但这样的方法利息高的同时还有巨大的债务风险和陷阱[3]。目前一些电商平台如阿里的速卖通和敦煌网平台和银行合作利用大数据和数据库为依据,通过对跨境电商各项指标如成交量、交易次数、交易规模和客户评价等一系列数据评估建立中小企业诚信档案,降低贷款门槛、实施征信服务。对于推动中小型涉农跨境电商发展起到保障作用。

3.3 第三个瓶颈在于专业涉农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国内涉农跨境电商起步相对晚,整体人员素质不高,面对业务和售后服务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从设计、制图到上线布置到定价和售后整个产品线的完成都需要大量专业化的应用技术性人才,因为涉农跨境电商面对不用国家,在国家文化、生活习俗和交流理念上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大量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如果在设计不同背景国家遇到售后问题的纠纷时又涉及到了解相关法律,如何面对如此众多问题的同时能够吸引对口专业人员的引进是各个涉农电商面临的挑战。

通过如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跨境电商的大时代到来了,不仅意味着更多的机遇,给我们面对时代背景送上的竞争机遇,同时也给了我们,在发展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那些致力于大力发展涉农电商的大大决心,发挥埋头苦干的精神,夯实自身企业基础的公司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才有大大的收获。

猜你喜欢
跨境农产品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商下乡潮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