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屯堡陈氏家训中的孝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2021-11-28 12:57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屯堡天龙陈氏

胡 婷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日益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更具多重意义。天龙屯堡是明朝军屯的遗留,至今保留着古朴的江南文化与习俗,也传承着浓厚的孝文化。陈氏家族是天龙屯堡的四大家族之一,通过家训传承、践行着传统的孝文化,是天龙屯堡传承孝文化的典范。陈氏孝的家训的内涵和践行,深刻影响着个人修养、老人生活、家庭和美、邻里和谐,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一、天龙屯堡与陈氏孝的家训

天龙屯堡是明朝军屯的产物。据《明史记事本末》记载:“五月,命六安侯王志、安庆侯仇成、凤翔侯张龙督兵往云南、寻甸等处,缮城池,立屯堡,安辑其人民。”[1]171为了维护西南地区的稳定与统一,明政府设立了屯堡。

天龙即是其一,最初名为饭笼驿。“大家协力同心,共同肩起开荒拓土,绥靖一方的责任,四位先人所开垦的,是由龙眼山、大河山、铺头山、龙洞坡环绕着的一片长方形土地,形状像一个竹编的饭笼(一种便于携带到田间的竹制饭盒)。故以‘饭笼驿’(后改饭笼铺)名之。”[2]据《天龙陈氏族谱》,最早驻守天龙屯堡的将领是来自南京的典、谟、训、诰。“典、谟、训、诰四公,自应天府都司巷高坎子(今南京市玄武区丹凤街中段,玄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后面,虽经旧城改造,巷名仍称都司巷,典公故居仍保持原貌),举家随军入黔。”[3]20四位将领及其家族是天龙屯堡的建立者,也是现今天龙屯堡的四大家族,深深影响着天龙屯堡的社会、思想文化。

作为天龙四大家族之一,陈氏一直传承并发扬着入黔时带来的孝文化。《天龙陈氏族谱》不仅讲述族群的谱系、迁徙、名人,还保留着传统的家训。陈氏祖训强调“事亲必孝,待长必敬,兄弟友恭,夫义归顺”[4]107,教导子女要孝敬父母。《陈氏家训》[3]193在《天龙陈氏族谱》卷三,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记载着陈氏家族思想行为与道德品德的规范,虽仅有400字左右,而内容广泛。在《陈氏家训》中,孝位列第一,这显示了陈氏家族对孝的重视。许慎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5]173《陈氏家训》也说:“要行孝,父母面前勿违拗。在生见子承欢,死后念经有何效,尔子在旁看尔样,忤逆之人忤逆报,当知孝。事亲必孝,待长必敬。”[3]193孝体现了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主要以赡养父母、孝顺父母为主。《陈氏家训》的孝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陈氏还有《百孝篇》,详细阐释了孝的内容:

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

孝子能把父母孝,下辈孝儿照样还。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男儿。

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男有百行首重孝,孝字本是百行原。

女的淑名先学孝,三从四德孝为先。

戒淫戒赌都是孝,孝子成才亲心欢。①

《家规二十条》也说:“敦孝弟以重人伦,祭祖宗以展孝思。”[4]108孝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存在于陈氏家训、祖训、家规之中,更体现生活之中。

二、传承、宣扬、践行:孝的生活化

天龙村委高度关注孝文化,出台政策、组织活动来弘扬孝文化,并选取陈氏家族作为模范,打造孝文化基地。自2015年起,根据安顺市委、市政府及平坝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天龙镇每年举行“中国(安顺)屯堡文化汇·祈福季”系列活动,旨在展示屯堡文化的魅力与风采,继承和发扬安顺屯堡的好家风,宣扬孝文化。天龙镇人民政府精心组织《弘扬我们的价值观》——“品茗悟道·耹听好家风”道德大讲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府和社会的激励下,陈氏家族也积极宣扬、践行孝文化,将陈氏宗祠设立为“孝文化基地”。孝渗透在陈氏家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祭祖祀亲、学习弟子规、表彰孝顺模范、成立孝文化基地等活动,催生了一批孝顺子女、孝顺媳妇的典型模范,形成了丰富的孝文化。陈氏家族出现了众多孝顺子女儿媳,备受赞誉,是安顺传承家训的模范,天龙也成为“安顺市‘十佳’家风示范基地”。

(一)祭祖感恩

孝文化鲜明体现在陈氏祭祖祀亲上。孝敬不仅是善待父母,也是祭祖感恩。《陈氏家法》:“先祖道院一所,修道之子祀之。或有继者众遵之。令旦夕焚修。上以祝圣寿,下以保家门,应有斋蘸事须差请者。先祖筮法一所,历代祀之。凡有起造屋宇,埋葬祈祷等事,悉委之从俗可也。”[3]200祭祀祖先、感念祖恩,也是孝的重要内容。

关于陈氏家族的祭祖活动,笔者访问了陈氏家族副族长CHD。

笔者:祭祖活动一般在什么时候举行?祭祀哪个人?

CHD:一般在春节、清明节、六月六、七月半、腊月二十二等传统节日,进行祭祖。祭奠的是我们入黔始祖陈典公,还有天龙村的英雄先祖陈万镒。

CHD:我们去年才翻修好了陈典公的坟,用了两年的时间,还准备翻修家谱。

笔者:这些不同时间的祭祖有什么不同吗?

CHD:有啊,比如在春节的时候,我们在腊月最后一天过年。在当天下午,把做好的饭菜放在神龛前,祭祀祖宗,再祭灶神,等祖先吃了我们再吃。供奉的是陈氏入黔始祖陈典公,还有家里过世的老人。

笔者:那么你们春节还有其他活动么?

CHD:我们这里在春节的时候,会跳地戏。在初二,地戏班子在神头的带领下,开箱“请脸子”,摆放香案,献雄鸡、猪头,敬神,请神灵保佑、赋予脸子的灵气,然后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地来到演出场,从初二开始一直跳到正月十五,一跳就半月。天龙村表演的大都是《说岳》《三国》《杨家将》等杀敌报国的英雄故事。我们在春节还玩花灯,老人们都在村里的台子上玩花灯,他们表演的是大多是《安安送米》《望江亭》《柳荫记》等剧目。这些剧目讲述的是一些劝人为善、忠孝为先的故事。

笔者:清明节的祭祖活动有些什么?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CHD:我们在清明前后三天都可以去给祖宗上坟。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我们会做“清明菜粑”,把它拿到坟上祭祖。清明当天各宗族要上“大坟”。每年祭祖都有不同的主题,去年是以陈典公家训的孝为主,今年是以陈蕴瑜将军家训的忠为主。②

陈氏祭祖是为了是缅怀祖先、感念祖恩。祭祖和其他活动为孝文化提供了平台,使孝文化更能深入人心,促进族人自觉发扬、践行孝文化。

(二)学习孝文化

孝文化的践行还表现在孝的学习中。在祭祖的同时,陈氏家族也往往组织年轻人学习孝文化,例如带领族人一起学习《百善篇》《百忍篇》《百孝篇》,表彰对孝顺儿女、美好家庭等。2018年,陈氏族长及胞弟在坟前向族人免费发放1,000册《弟子规》,并解释其含义,带领族人一起诵读《弟子规》。《弟子规》主要教导族人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2019年陈氏族人在坟前学习《百孝篇》。《百孝篇》有一百个孝字,每个孝字都有不同的内容和对象,如子女对父母孝顺、儿媳妇要学会孝顺公婆、不和公婆吵闹、照顾生病的公婆等。宣讲孝文化旨在教育子女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笔者:我在做田野调查的时候,发现了天龙四大姓都有特殊的家训文化,我想问下,陈氏家族的家训文化有哪些呢?

CP:比如前年清明祭祖的时候,我们会免费向来的人发放《弟子规》;去年的时候,我们专门请人在坟上朗读《百善篇》《百孝篇》《百忍篇》,还组织族人一起学习关于孝顺子女、美好家庭的典型案例,让大家学习孝文化。孝文化指出孝敬不只是供父母吃穿,也不能惹父母生气。陈氏族人在坟上共同学习孝敬父母、孝敬父母,要言传身教,代代相传。③

(三)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每年重阳节,陈氏族长及族委会代表会看望90岁及以上老人,并送水果等礼品。老人们也会在天龙幸福院相聚,唱山歌,跳花灯,跳地戏,其乐融融。天龙村幸福院成立于2018年。2020年,幸福院领导精心筹备,并向天龙村村委、天龙镇文化站报备,又得到天龙鼎立村镇银行赞助,准备举办第二届天龙村幸福院老年节。这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是陈氏族长、副族长及成员7人,约180人参与活动。

笔者也有幸受邀参加了活动,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访谈。

笔者:重阳节有什么活动呢?

CHD:重阳节的时候,全村的老人都会去天龙幸福院观看老人表演的节目。2018年我们陈氏家族委员会成立了天龙幸福院,幸福院是给老人们娱乐的地方。我们在这一天,会选出陈氏家族中的孝顺子女、美好家庭,给他们颁奖。天龙村的老人们会在这一天表演节目。表演完节目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子旁聚餐吃饭。这也是教育子孙后代学习孝文化的一种办法。

笔者:这些来参加重阳节活动的老人大概多少岁?他们都有些什么节目呢?

CHD:来的老人们大部分是天龙村的四姓老人,平均年龄大概在70岁以上,男的多,女的少。我们天龙村的老人们多才多艺,男的会跳花灯,女的会跳舞和唱山歌,有的会男扮女装跳花灯,有时候山歌对唱。(所表演的)大多数是忠心报国、热爱祖国的曲目。

笔者:这些老人表演有没有报酬?

CHD:我们幸福院,是去年(2018)成立的。跳舞、唱山歌、说相声等活动,都是由60岁及以上的老人表演的,各种活动都是无私奉献,没有报酬。 笔者:除了演出活动,还有什么其他活动吗?

CHD:我们往年会在重阳节看望90岁以上的老人。因今年我们有其他活动,要组织安排一两天,所以我们都改到春节去慰问。以前我们用两三百块钱买点鸡蛋、营养品等礼品,现在我们今年准备春节发红包,拿200或300元钱,给他们发点红包就行了。④

天龙幸福院是60岁以上老人的娱乐场所,每年重阳节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天龙村幸福院会看望天龙村90岁及以上的老人,并给他们买营养品、水果等礼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前具体的礼品往往被红包替代。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对老人的尊重与关爱是不变的。

在天龙,重阳节是老人们的节日,以老人娱乐活动为主。如果要表演节目,老人需要提前5天到负责人处报名,节目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一是革命歌曲演唱(自愿报名);二是老年舞蹈表演(自愿报名);三是花灯演出(山背后花灯剧组);四是屯堡山歌表演(自愿报名);五是在天龙村范围内遴选十佳孝顺子女、五户美丽家庭、五位最美老人,由村委和幸福院发放荣誉证书。天龙幸福院给每位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暖心毛巾、纪念品,其寓意是生活幸福,长久安康。

除了演唱红歌,ZPL文艺队把歌曲《母亲》改编为舞蹈,并以此赞美母亲的辛劳与慈爱。舞蹈表现了母亲养育子女不易、默默地无私付出、无私疼爱子女,也表现了子女感念母恩、孝敬母亲的情感,促进了孝文化的宣扬与传承。老人们尽管年纪大了,但一直热心传播孝文化、宣扬爱国情感,并通过表演展现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充分展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阳光心态。

(四)表彰孝的典范

陈氏家族也往往在祭祖时评选美好家庭、十佳孝顺子女、孝顺儿媳、孝顺子女等,并颁发证书和奖牌,激励子孙后代孝敬父母公婆,大力宣传忠孝等家训文化。评比是由陈氏族委会和天龙镇政府一起组织的,评比标准是儿女对父母的态度、父母的评价、邻里关系等。评选过程是村民自主推荐,经陈氏族委会、村镇干部实地走访而最终确定。

2020年重阳节当天,在活动开始前,陈氏族长及天龙村支书为美好家庭、十佳孝顺子女、最美老人颁发荣誉证书。CDZ一家是天龙镇政府评选的十佳美好家庭,CDZ的二儿媳HZQ被评为孝顺儿媳。CDZ已经年近94岁,有五个孩子,五个孙子,因老伴两年前去世,就搬到二儿子家住,平常由二儿媳HZQ照顾。子孙们常常带着老人出去玩。由于老人腿脚不好,赶不了场,子孙们经常给他买糕点、水果等,三天两头地看望他。老人生病住院时,全家人轮流去医院照顾,守夜照看,直到老人康复。五个儿女都很孝顺,这潜移默化地受到CDZ老人孝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HZQ天天端茶送饭,不嫌累,不怕苦,不怕脏,无微不至地照顾公公。CDZ说:“都说闺女是爹娘的贴身小棉袄,可儿媳不比女儿差,家里这三个儿媳妇都是好样的,特别是二儿媳妇,在全村都是没得说。”在村里,HZQ勤奋能干,公道正派;在生活中,她孝敬父母、公婆,通情达理;在子女眼中,她和蔼慈祥、朴实善良。可见CDZ一家都在认真地传承和践行着家族的孝文化。陈氏家族孝的家训在CDZ家体现出孝文化的含义:首先,父母生病,作为子女要在病床前轮流看护;其次,儿子儿媳要照顾关心父母,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最后,要以对待自己子女的方式去关爱父母。

陈氏家族屡屡出现美好家庭、孝顺儿媳、孝顺子女,并通过评先选优活动,促进了孝的宣扬和践行,这鲜明体现了孝顺子女的涌现和孝文化的良好传承。

三、陈氏孝的家训的现实意义

(一)老有所养

中国正在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天龙屯堡也是如此。老人在社会中的比例逐渐增大,他们的生活与境况也愈发引人关注,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在天龙村,许多年轻人因生活所迫,外出务工,空巢老人日渐增多,这往往会使老人生活困难、心理孤独、无人照顾,深刻影响着老人的生活与心理。天龙村老人数量庞大,7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二。一些老人因子女在务工,只能依靠侄儿侄女、亲戚朋友、邻居等照顾。

与此同时,传统的孝文化也受到经济、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逐渐弱化。关于孝的问题,笔者曾对中青年人和老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一些老人留守老家,儿女常年在外打工,无法照顾父母。未外出的年轻人可以更好地照料父母,大多能准确说出父母的生日、喜好、交际圈等。“约三分之二的中年人传承着孝的思想观念,长期在家陪伴、照料父母,而大约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则孝观念逐渐淡薄,经常与父母顶嘴,较少进行家务劳动。”⑤因此孝文化不仅有助于解决养老难的难题,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也会增强青年一代的思想修养。

(二)传承孝文化

孝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陈氏孝的家训有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陈氏是天龙村影响颇大的大族,陈氏族长带领族人修建祠堂和祖坟、重修家谱、学习家规家训等,这不仅深刻影响族人,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族群事务、践行族规家训,也为天龙树立了孝的模范,发挥着积极的榜作用。《陈氏家训》《陈氏祖训》是对陈氏的思想规范和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陈氏家族以孝治家的观念,促使族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为父母养老送终等。陈氏与其他三大家族关系密切,彼此间也相互影响,因此陈氏孝的家训也影响着其他家族。陈氏族人积极参与地方治理,把自身的孝文化带入天龙村,促进孝文化在天龙的传承与发扬。陈氏族人不仅自身践行孝的家训,也促进孝文化在其他家族、整个天龙村传承与发扬,还促进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在当下发扬光大。总之,陈氏族人用自身的孝把个人、家庭、家族、地方社会联系起来,发挥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三)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是党和政府关于农村发展的重大方略,也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美丽乡村不仅指环境优美,也包括人际和谐和生活富足。弘扬孝文化可以促进人际和谐,从而推动美丽新乡村建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与子女是家庭的主要成分和基本结构,体现着家庭、社会的历史传承。孝是人的基本美德,也是家庭的主要伦理,还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品德。父慈子孝、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而孝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古以来,孝历来倍受关注和宣扬:孝能增强个人修养,促进家庭和美,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国家富强。

孝文化也与社会主义道德密切相关。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要素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家庭美德、二是职业道德、三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核心,往往是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基础,而孝又是家庭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部分。陈氏家族孝的家训和践行,有助于子女在家庭中孝敬父母,有利于减少老人生活困难和心理孤单,增加老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使得老有所养,从而促进家庭、家族、社会的和谐与美好,最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注释:

①《百孝篇》由陈氏族人陈云、陈忠章根据网上内容改编而成。

②④访谈对象:CHD,男,65岁,汉族,天龙陈氏家族副族长,务农。访问时间:2020年9月13日15:00。地点:CHD家中。访谈人:胡婷。

③访谈对象:CP,男,76岁,汉族,天龙陈氏家族族长,退休老师。访问时间:2020年7月28日14:00。地点:CP家中。访谈人:胡婷。

⑤访谈对象:CXH,男,33岁,汉族,务农。访问时间:2019年7月26日14:00。地点:CXH家中。访谈人:胡婷。

猜你喜欢
屯堡天龙陈氏
义宁陈氏家风
黔中安顺屯堡民居装饰艺术内涵特征与创作手法
萌娃趣语
只有嘴巴想睡觉
陈远
林挺
贵州屯堡古村落传承发展的价值
萌娃趣语
舞起来,飞天龙
陈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