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有效融入中职服装缝制工艺的路径研究

2021-11-28 15:57陈冬梅
科技资讯 2021年21期
关键词:融入路径工匠精神

陈冬梅

摘  要:市场在发展中对于服装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在中职服装缝制工艺教学中,学生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是很高、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有待创新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导致中职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整体质量并不理想。为解决该方面问题,该文对工匠精神在中职服装缝制工艺教学中的融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实现两者的高融合,以此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中职服装   缝制工艺   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7(c)-0127-03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the requirements for garment talents are higher and higher. Howev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many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garment sewing technolog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uch as the low participation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he lack of teachers and the need for innovation in teaching method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garment sewing technology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 not ideal.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integr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in garment sewing technology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uses various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to realize the high integration of the two, so as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Craftsman spirit; Secondary vocational clothing; Sewing technology; Integration path

人类日常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消费市场逐渐活跃起来,特别是服装市场的整体发展速度相对比较快。市场在发展中,对于服装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服装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也有明显上升趋势,中职院校目前面临的教学压力普遍比较大,要保证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服装缝制工艺技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熟练操作相关工艺技术手段。这样才能够满足中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需求,为学生在激烈市场中的竞争提供一定的优势条件作为支持。

1  中职服装缝制工艺教学现存问题

1.1 学生们参与积极性有待提升

与目前中职院校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中的现实情况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学生们自身的学习能力并不是很强。在实践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无法满足实际要求,久而久之,对于服装纺织工艺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低。在具体的实习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们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不是很强,无法对其涉及的工艺技术手段有所认识和了解,工作的整体适应性也比较弱,很难培养出目前服装市场需求的人才。

1.2 师资力量不足

由我国目前中职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在服装专业的整体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在大多数的中职院校日常运营和发展中,多数服装专业教师都有多重身份,需要带领的班级数量相对比较多,任务量也比较重,教师自身的经历无法满足教学需求[1]。对于教学的效果自然而然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具有一定特殊需求的学生而言,无法及时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指导,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无法及时进行探讨。导致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1.3 教学方法需要改革和创新

大多数的中职院校在开设服装专业教学时,现有的教学方法过于老旧,无法满足学生们在日常学习和发展中的个性化需求。由此可以看出,教学方法需要展开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树立良好的教学意识,为了从根本上满足教学任务提出的要求,开设的一些课程教学,基本上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2]。尽可能地省略个别复杂环节,并没有对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学生的自身的专业技能训练也被忽视严重,使得学生们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强化。

2  工匠精神的历史意蕴

工匠精神主要是指中职院校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对教师有一定的尊重,教师要爱护学生,不仅是传统美德,而且在整个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中,需要围绕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进行,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师能够将其自身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学生们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对学生们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进行客观分析,与自己的一系列经验总结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对中职院校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其解决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3  中职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方法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3.1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融入

与目前中职院校的校园德育教育发展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在实践中针对部分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作用,满足我国服装行业在2025年提出的战略目标以及相关行业需求。由此可以看出,中职院校在展开校园德育教育时,可以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理论作为基础,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将工匠精神真正融入其中。从学生们的思想观念着手,与企业进行联合,实现对学生们更加有效的培养。与目前学生们自身的职业能力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中需要将其自身的工作本类标准体现出来,将学生们的未来就业情况看作是基本的教育目标[3]。校园德育教育工作在具体展开中,应保证在整个学习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全面有序开展,与服装缝制工艺手段进行高度融合。这样不仅能够为日常教学中的工匠精神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在实践中促使学生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工匠精神。

3.2 教师角色作用的有效发挥

工匠精神主要是指在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传承和发展,该精神主要是针对古代学徒制当中涉及的意愿展开深入分析,直接归纳到现有的一系列学习方法中。因此,在整个中职院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要想将校园的德育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其中会涉及的内容具体包括工匠精神,保证企业涉及的内容与企业之间能够产生密切联系。将教师的决策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制定符合学生们学习和要求的考核标准,这样不仅能够将工匠精神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能够将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展示出来[4]。在整个师生关系的构建和具体应用时,教师可以对学生们的职业心理以及模范等进行客观分析,这样能够对学生们提供技能上的指导,而且对于学生们的未来发展而言可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3.3 服装缝制工艺教学方法中对工匠精神的引入

3.3.1 鼓励引导法

要想从根本上保证中职院校服装缝制工艺专业的学生能够真正投入到日常学习中,保证其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要对其成绩不理想的诸多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帮助学生们从心理的角度上进行疏导,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日常学习当中,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鼓励引导逐渐成为中职院校服装缝制工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日常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们进行专业学科内容的介绍,促使学生们对于服装缝制工艺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们逐渐养成良好的情感基础作为依据,以鼓励引导的方式,从服装的零部件一直到服装成品的整个制作过程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整个过程中,学生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解答,针对学生们存在的不足问题,可以适当地进行鼓励[5]。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保证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3.3.2 化整为零法

服装缝纫工艺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进行结合,这样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培养水平。化整为零方式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该方法在具体应用时,主要是教师将服装分解教学以各部分细致的讲解为主。服装基本是由领、袖、带几个部分相互组合而成,每部分都有不同的缝制工艺方式。可以利用零碎的布料,对各部分的操作进行详细的讲解,主要讲述几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共同点以及各部分的特性。对方法的具体使用原则和规律等进行强调,学生们在对基本方法有一定掌握和了解之后,可以进行服装的整体整合。这种方式在日常教学中的合理利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掌握最基本的縫制技巧,而且能够将学习方法以及思维全部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能够在原本的基础上实现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促使学生们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有所提升。保证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得到强化,对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6]。

3.3.3 分布演示法

分布演示方法在具体应用时,通常情况下,教师要将每一个部件的缝制过程进行比例放大,分别制作出相应样品。在各种不同颜色的面料以及缝线方面要进行图像处理,授课时要严格按照最基本的缝制步骤,将已经复制出来的样品展示给学生们观看。学生们可以从中快速地领会到缝制的重点内容,教师还可以将样品直接放在教室内,提供一定的参考样本。学生们在整个学习中一旦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按照样本中的内容进行操作。分布演示法在具体应用时,主要是指利用实物样品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对缝制的操作技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学生们能够对参考样品中的内容进行反复操作,以实现基本的教学目标。

3.3.4 一步一查法

一步一查法在具体应用时,由于缝制中涉及的每个操作环节对于服装的整体效果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对学生们的各部分操作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提出严格要求,保证各环节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步一查法在具体应用时,学生们各部分的操作需要经过教师的认可后,才能够进行下一环节的操作。在整个检查中,教师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学生们的完成速度有所提升。针对学生们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避免学生们在后续遇到相同的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一步一查法在具体应用时,教师需要对学生们的实践操作给予更加耐心的指导和检查,帮助学生们扎实其自身的基本功,培养学生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这样才能够从中体现出工匠精神的运用价值。

3.3.5 先练后讲法

中职服装的缝制工艺教学是一项具有实践性特点的课程,学生们对于很多专业词汇和术语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如果在日常教学时,盲目地对学生们讲解理论知识,很有可能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甚至无法提起学习兴趣。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无法达到标准要求,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展开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提前演示给学生们,紧接着让学生们自己去练习和实践。在实践中,学生们可以对各环节的具体操作情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相关操作技巧进行熟练的掌握。在理论教学活动的具体整合中,对其中涉及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解。这种方式能够促使学生们对整个操作技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锻炼效果,促使学生们在实践中能够积极思考服装缝制当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将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保证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有所提升。

4  结语

中职服装缝制工艺教学在具体展开中,目前正面临着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中职院校的服装专业而言,要牢牢把握住现有的机会。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同时要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其中的必要性,实现工匠精神与服装缝制工艺教学的高度融合。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帮助学生们掌握服装缝制的相关工艺技巧,而且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实现对专业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参考文献

[1] 于艳艳.服装技能大赛资源转化的实践研究——以中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为例[J].山东纺织经济,2020(9):27-29.

[2] 刘括.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新乡:河南科技学院,2020.

[3] 杨城.浅谈对口升学导向下中职服装专业服装纸样设计课程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133-134,186.

[4] 史现素.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职业,2019(7):40-41.

[5] 陈耕.中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J].大视野,2019(1):7-11.

[6] 曹慧超.“工匠精神”在中式服装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9.

猜你喜欢
融入路径工匠精神
云南融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路径及对策
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