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理论及路径研究

2021-11-29 08:41冯游游蒲佳丽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隐性思政育人

冯游游 蒲佳丽

(1.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2.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一、高校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任务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与成才,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同样也是为了大学生的全面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最终归宿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直接理论依据。”[1]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关系的发展为依托的,是一个富有极强实践性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中发展的观点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在今天落实到对青年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上,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育人任务和目标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一致,积极回应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关键问题,也就是正确处理好“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关系。因此,课程思政应运而生,其育人理念顺应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高校课程思政隐性育人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部过程,全方位地实现将思想政治教育以“滴灌”的方式“浸润”学生的心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2]。高校实施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隐性育人资源和隐性育人的方法,打出“内容为王,方式出彩”的组合拳,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教学实践以及课程改革创新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呈现出“润物无声”的目的。高校课程思政隐性育人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致的,而且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高校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根本思路,是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引领。

(二)潜在课程理论

潜在课程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提出来的。通过梳理归纳国内外关于潜在课程理论这一问题的研究发现,很多西方国家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相对于国内成熟,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潜在课程的开设可以作为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方式。而国内学者观点不一、话语不一,但是研究现有成果中都贯穿一根主线,潜在课程发挥着比显性课程更隐蔽、更无声、无形的作用。结合专家、学者对潜在课程的含义、特征和作用等的研究,可以发现潜在课程与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理念完全相符。课程思政隐性育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类课程、专业课程等课程有机结合,并在实践中持续挖掘和结合不同课程的鲜明特点、理论思维方法及其所蕴含的不同价值理念,通过不断深入挖掘不同课程的丰富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当中,进而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特别是要将除思政课之外的不同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隐性思政育人资源,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广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的情怀、加强道德的修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和激发创造创新活力。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属于教育学的范畴,这一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强调认识是在已经获得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括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等内容,突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凸显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要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和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而本文所涉及的高校课程思政隐性育人,正是通过一改以往传统的灌输性教育方式,通过创设课堂情景、优化育人环境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体性。高校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理念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唯一的不同就是课程思政理念提及的年限较短,理论研究深度不够,但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高校课程思政隐性育人提供了基本方向,在开展课程思政隐性育人活动中,比如可以借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所关涉的观点“在教师的帮助、促进和引导下实现有意义的重新建构过程”,专业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到某一个知识点时,将其截取出来作为思政教育内容,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案例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顾与其他关联课程中获得的已有知识,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在心灵上的认可,通过对知识点的重新建构,实现课程思政隐性育人交叉渗透和协同共振。

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知识建构、知识转化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实现学思并行,真正地实现课程思政自我意义上的建构。

二、强化高校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统一

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在知识传授中寓意价值引领,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376,如果只是单纯的“教书匠”,把知识教成没有温度、深度和广度的“冷冰冰的真理”,是没有办法将各类课程中所蕴涵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价值传递给学生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仅仅是成为不停地“输入”知识的机器。课程思政隐性育人达到育人效果,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隐性育人的功能,要遵循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可以说,知识传授是育人的起点和基础,知识传授是硬性的,是立竿见影的,而价值引领是蕴含其中的需要升华和深化的部分,是柔性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高校的各类课程而言,只有将知识传授建立在价值引领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合力。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价值观念的形成和思想认识的升华,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之上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甄别能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吸收和消化了知识后,在实践活动中将其深化和升华,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灵动的价值引导,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同频共振,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中渗透价值观教育,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提高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有效性。

(二)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向。如果说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培育和塑造的“有形的手” 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那课程思政中隐含的育人的隐性资源便是“无形的手”,要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有形的手”,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让学生在知识的传授中深刻领会伟大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创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课程思政隐性育人不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那么直接,它以隐晦、间接、潜在的方式存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自然而然、悄无声息地使教育客体接受教育,实现育人目的。

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要坚持将显性教育这只“有形的手”和隐性教育这只“无形的手”相统一,二者的有机统一能够实现各类课程的相互配合,在各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实践探索中产生合力,形成协同效应。在课程思政育人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显性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当显性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目标时,要深挖高校各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元素,调动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创造性、创新性和积极性。课程思政的实施和建设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地、渗透式地融合到各类课程讲授过程中,使学生在渴求知识的环境中接受价值熏陶,启发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情感上的共情,将知识点进行“灌输”的显性与价值和情感进行“传递”的隐性实现联通,达到“同舟共济”而不是“各司其职”的效果。

(三)坚持全员育人和精准培养相统一

落实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根本任务,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人员、通识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需要全员的配合和支持。恩格斯指出:“许多力量融合成为一个力量相当于造就一个新力量,这种力量与构成它的单个力量有本质差别。”[4]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在实践和实现育人目标的过程中也不例外,我们都需要充分地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弥补个体的不足,相互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共同完成育人任务。教师除了教好书以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育人,无论是什么学科的教师,都要肩负着育人、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行走在向上向善的人生道路上的教育职责和使命,各学科领域的教师可以相互合作,发挥协作精神,实现全员育人。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阐述了协作的重要性,即“一人划船、另一人掌舵、第三人撒网或叉鱼,没有这种协力,捕鱼就不可能取得成果。”[5]由此可见,说明高校各类课程教师之间要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合作的机制,可以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牵头,与各类课程教师之间建立联系和沟通机制,在处理好专业知识的传授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全员合作去深挖专业的背景文化,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渗透到学生的观念中,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以通过讨论或者观摩教学等方式,实现育人资源共享、育人行动联动,从而增强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实效性。

不同的专业教师在形成育人合力、落实全员参与后还要各施其能。学科专业的不同会有话语论域、教学方式和学习范式的区别,但育人的价值引导是一致的。在实施课程思政隐性育人过程中,还要结合学科特点、专业特色进行分类施策,做到因材施教、精准滴灌。根据每门课程“三维目标”的设定,课程思政隐性育人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按照课程的特殊性,将课程内容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找到契合点,对学生进行全员育人和精准培养。

三、强化高校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具体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隐性育人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强化育人意识是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前提。“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6]强调了作为“现实的人”对于思想决定的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7]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首要责任人。课程思政建设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意识到在“教书”的同时,“育人”工作也得同步进行,需要从思想高度上正确认识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完成思政而进行思政。“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

无论是在课堂理论教学还是课外实践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发挥其隐性育人的重要功能的首要前提是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强化育人意识。因为思想认识作为指导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和指挥棒,起着关键作用,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使教师树立育人意识,比如说专题讲座、实地参观考察以及自主试行等来培养教师们的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意识。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人生态度、价值追求、精神境界和师德师风,对青年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不仅要有育人意识,还要注重行为实践,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实践行为的发生,源于思想认识发挥的基础作用,这也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二)深入挖掘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德育资源

第一,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隐性育人资源。每门课程都具有教育功能,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专业课程,其中都蕴含中不同的隐性思政育人资源,根据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通知,明确要求教学大纲应在课程内容的编排和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加入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内容,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隐含的育人资源。对于专业课程中隐性育人资源的挖掘,必须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政治主导性原则,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政治底色,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吃透教材,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形成有质量、看得见的资源利用成果。

第二,挖掘校园文化建设中蕴含的思政隐性育人资源。大学校园“承载、渗透着人们赋予它的某些文化价值。大学生通过耳濡目染,自觉不自觉地吸收校园境中所承载的各种文化元素,无形中影响着其自身的成才”[8],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是目前通常做法。大学生涯中,校园文化持续地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滋养着学生的心灵、构筑着健康的人格。比如说在校园环境中随处可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标语、行为规范提示语等,建设校园文化既要注重校园环境和硬件设备,更要培育校园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例如校训校风校歌、社团文化、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等。校园文化要奏响主旋律,同时要注重校园特色,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建设校园文化,从而促进思政教育,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图片,让我们熏陶在文化思政的氛围中。

第三,挖掘第二课堂中所蕴含的思政隐性育人资源。课程思政的实施,重在将知识转化为价值规范、落实到实践活动中,实现知与行的统一。重视第二课堂中所蕴含的思政隐性育人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能够带动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积极转变,第二课堂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要将其发展为课程思政隐性育人服务、与寓教于乐类似的育人平台,使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就能在春风化雨般的环境中接受理论的熏陶、思想的洗礼,实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比如说紧密地结合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一些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实践素养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在医学类院校就可以开展参观生命科学馆、涉及专业课程内容的一些演讲、解说活动等;在其他的综合类院校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等方式来达到隐性育人的目的,将这样的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使其常规化、生活化、日常化。

(三)强化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方式方法创新

课程思政建设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旗帜鲜明的正确政治方向,同时要在方法上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内在品格培育功能。课程思政在本质上属于学科德育,在方法上要通过“隐性”的方式进行,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碰撞等。课程思政隐性育人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活动体验法、环境陶冶法、人格感召法等一系列柔性的方法为学生“烹饪”一顿“美味佳肴”,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菜品”,通过体验其中的“酸甜咸淡”,汲取思想政治教育养分。创新隐性育人的方式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专业知识的理论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如盐入水”有机结合,提升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实效性。

具体表现为:如角色扮演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做好教学设计,通过深层次地分析教学内容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采取实践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设置一定的教学场景,请学生根据教学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学生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亲自体验。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传递。比如对于医学生来讲,在很多专业课程上可采取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最佳效果。再比如活动体验法,“人的活动是社会及其全部价值存在与发展的本源,是人的生命以及作为个性的发展与形成的源泉。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9]在课程思政隐性育人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将抽象静态知识逐步转化为鲜活的理性认识,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活动体验法包括很多种类,如社会调研活动、参观考察、课题调研、志愿者服务活动、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等,将专业特色与课程思政隐性育人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调整,“专业不减量,育人提质量”,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思政教育元素应与专业知识内容相辅相成、融通融合,起到拨动心弦、引起共鸣的点睛之效,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健全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制度保障体系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10]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推进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除了需要转变理念、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教育资源以外,还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以确保课程思政的落实推进和有序发展。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邓小平曾经指出:“工作上出现问题,往往不是一个人不合格,或者犯了错误,而是因为合作不好,形成了几套马车。”[11]践行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保障是在顶层设计指导下的资源整合,形成“上下贯通、平行联动”的践行方式。具体而言,教师对“大思政”的认识、理解和认同,需要包括党委宣传部在内的党务工作部门,通过多渠道加以宣传和渗透,各大高校党委作为主抓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主体,要严格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配合的思路,比如教务处、人事处、学工处、后勤处以及各部门都要积极地配合和支持课程思政建设。

第二,完善奖惩制度。制定和完善科学的奖惩制度,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奖惩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使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同态度、责任意识以及工作主动性得以发挥,这也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实现程度。在进行奖励和惩罚的时候,也要严格按照设定的细则来进行,对于奖励,要根据个人的实际表现,对照奖励的标准进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对于课程思政隐性育人工作做得较好的,作为先进典型进行示范榜样,作为立德树人的榜样,并鼓励这部分教师进行“传帮带”。反之则视情况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地惩罚。

第三,完善教师培训制度。高校应制定系统完备的培训制度,如岗前、进修等系列培训中应该在“长”“常”上做好工作,加强对教师课程思政育人的力度,以专题讲座、实操培训等将课程思政的隐性引导的理念深入地渗透到每一位教育者的头脑中,以隐性育人的方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通过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帮助教师提升教书能力、强化育人意识、增强科研水平,推动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3]379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使专业课程教师通过培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素质,在进行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过程中有专业自信,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打造出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7]。把课程思政工作做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

结 语

通过洞悉“大思政”体系下怎样建构高校课程思政隐性育人,剖析“大思政”体系下课程思政与隐性育人二者之间的关系,最终的旨归为如何提升非思政专业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思想意识的能动性,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其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充分发挥价值引领作用。课程思政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社科教育在分类课程思政的基础上交织交融,突破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集中于专业思政课“点”“线”的瓶颈,实现与各学科课程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有效衔接,发挥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思想政治理论对其他学科和课程的引领作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人文精神与专业教育、科学精神变为一个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的过程,从而实现人类整体文明水平的升华。

猜你喜欢
隐性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