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改再谱新篇章

2021-12-02 06:59刘建波
福建林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三明林权林农

文/刘建波

(作者单位: 福建省林业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走进全国林改第一村捷文村,就会想起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习惯了大城市喧嚣的游客宛如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立即被乡村田园式美景吸引,同时呼吸着高浓度的负氧离子空气,顿觉心旷神怡,一切烦恼全都抛之脑后。

很难想象,这个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偏远小山村在林改之前还非常闭塞贫穷落后,如今却美丽如画,百姓富足。游客集散中心、农耕文化馆、文化长廊、生态停车场、国家森林步道等一批森林特色小镇旅游项目建设已具规模。林下种植有机灵芝、重楼、富贵籽2230 亩,成立专业合作社4 家,发展中华蜜蜂养殖户26 户,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 年的1600 多元增加至2019年的20035 元。

2018 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复武平捷文村民来信“希望大家埋头苦干,保护好绿水青山,发展好林下经济、乡村旅游,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习总书记的回信在八闽大地引起强烈反响。福建牢记嘱托,鼓足干劲,扎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再出新经验,再为全国林改探路子、作示范。

“还真别说,当年不砍树,真是对了!”武夷山市星村镇朝阳村村民程诗贵过去对他家的林子划为生态公益林颇为不满,如今却不由感慨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原来,福建先行先试,开启了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将改革的天平再次倾向林农。2016 年,程诗贵与当地林业收储中心签订了赎买协议,拿到了67 万元的补偿金,同时每年还可领到1 万多元的生态管护补偿款。更关键的是生态更好了,游客更多了,他自家的茶叶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经验已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项改革回答了像程诗贵一样千百林农心中的困惑,破解了重点生态区位生态保护与林权所有者利益之间的矛盾,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第一批成果推广到全国。截至2020 年底,省级财政累计投入2.89 亿元,全省累计完成改革面积38.6 万亩。南平市也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全覆盖的地级市,累计完成赎买改革15.54万亩,居全省第一。

一年多来,三明市的林农心里乐开了花,争相奔告“林票制度”。据泰宁县长兴村党支部书记冯胜华介绍,长兴村和泰宁国有林场合作造林636 亩,山场实行林票制管理。林票优先在本村内交易或由村委会收购,可以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也可以向金融机构质押贷款。林票持有者若退出合作经营,由泰宁国有林场兜底回购。据测算,这片636 亩林子主伐时保底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05 万元,全村现有1190 人,人均可收益1250 元左右。

三明林票制度已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被国家林草局列入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典型案例。2019 年底,三明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合作经营、量化权益、市场交易、保底分红”为主要内容的林票制度改革试点。林票制度改变了以往只能用林权证流转的做法,加快了林权流转,有效解决了林业难融资、林权难流转、资源难变现、林分质量难提高、各方难共赢等问题,受到基层组织和广大林农的普遍欢迎。下一步,三明还将开展以林权证券化为主要内容的林票制度改革,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进一步做大做活林票制度,实现国家、集体、林农共赢。截至2020 年底,三明已有12 个县(市、区) 163 个村试点,面积11.4 万亩,制发林票金额1.12 亿元,惠及村民1.43 万户、5.99 万人,人均获得林票现值744 元,试点村每年村财增收5 万元以上。

“中幼林也可以赚到钱?”这确实是真的!2018 年12 月3日,一个非常平常的日子,但对顺昌县贫困户夏六妹来说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她在“森林生态银行”存入了一片面积9 亩的杉木幼林,拿到了全国第一本“森林生态银行存折”。今后20 年,她每月可从“森林生态银行”领到310 元的预期利润;托管期满,根据山场林木价值并扣除管护成本,还将获得木材销售收入60%的收益。夏六妹看着每月已经到账的310 元,十分激动:“没有想到,我家的山林这么快就有了收益!”

顺昌县在全国首创“森林生态银行”,并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编写的全国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森林生态银行”主要借鉴商业银行模式,探索政府主导、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路径。这项改革最大的优势是“一键理财”,方便了林农,尤其是方便没有能力经营的贫困户。即林农、合作社等林业经营主体仅需凭身份证、林权凭证,即可将林木资源存入“森林生态银行”,获得相应的服务与收益。目前,“森林生态银行”已经营林地林木7.11 万亩,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19 亿元。

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绩越来越亮眼。“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流转林权455 万亩;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1679 家,累计培育5913 家、经营面积1296 万亩;全省累计发放“闽林通”系列贷款81.9 亿元,受益农户7.4 万户;森林参保面积1.1亿亩,参保率超过90%;全省成立林权收储机构50 家,进一步完善资产评估、森林保险、林权监管、快速处置、收储兜底“五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生态公益林中的竹林、经济林每年每亩补偿22 元,乔木林等补偿23元,天然商品乔木林停伐管护补助从15 元提高到23 元。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文对2020 年林草重点工作表现突出单位予以通报表扬。福建省林业局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工作突出,受到表扬。经统计,全省有9 项改革经验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首批成果向全国推广。

改革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曲!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决定,2021 年在福建召开全国深化林改现场会,继续推广福建林改经验,并决定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率先在南平、三明、龙岩三市开展

猜你喜欢
三明林权林农
三明十年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家里的缝纫机
三明:姐妹发展有愿望,增收有门路
“悦读·家@万家”活动三明首秀惊艳亮相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