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核心、难点、突破点

2021-12-03 05:40周冰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突破点应用型大学难点

摘要: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践行来说,其中最突出的的难点在于实现有效合作。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践行来说,其中最关键的突破点在于能够实现师生评价导向的变革。目前,对于各大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高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对于当前我国大学的发展转型而言,其中最关键的挑战就是在高校中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这也是高校在提升整体教育实力方面所面临的最大考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践行来说,直接开展主体就是高校。所以我们要重视对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以及育人模式的创新,重视学生创业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也是目前高校在创业创新教育工作上的重点和核心。为此本文在观点探讨中,立足应用型大学学校教育视角出发,就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难点和突破点展开了观点的探讨和分析,基于此确保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践行上,能够始终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出发,有针对性的把握核心要点,找寻突破点,攻克难点,促使应用型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践行上取得出色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核心;难点;突破点

随着当前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目前应用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践行上,也应该尤其立足社会需求视角出发,有针对性进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结合目前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现状来说,核心的突破点是进行师生评价导向的针对性变革。在目前我国高校工作践行上,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的普及。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践行,是我国应用型大学在发展转型阶段的挑战之一,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改善的挑战。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践行上,是核心更是主体。所以应用型大学作为創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直接主体,需要重视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以及育人模式的不断创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针对性探索和教育,从而确保教育目标的践行。

一、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

立足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践行现状来说,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核心在于实现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所以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践行上,重视目标与核心的厘清十分关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是通过教育,让每一位接受教育的学生都能够具备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决心,关键是通过教育,培育学生出色的人格和品质,让学生具备清晰的头脑思维,有出色的能力素养。所以对于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践行而言,核心就是实现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也就是说,创新创业精神培育成为应用型大学在践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上的关键和核心。

而在创新创业精神的解读上,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品质。所以从本质的角度来说,创新创业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挑战自我,也就是说,要让大学生不再简单沉溺于当前的安逸生活,而是能够立足长远视角出发,主动针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和人生进行科学规划和探索,促使大学生经过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培育出色的心理素质,不仅肯吃苦,而且能够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有较高的责任心,能接受挫折。在培育创新创业精神的过程中,要求高校首先要重视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尽可能通过教育引导,让大学生有敢于探索和冒险的勇气,引导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并对事实作出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从而促使大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上,始终有积极的、契而不舍的精神。目前结合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现状来说,很多高校在引导学生实现创新创业上,一种突出的现象就是对创业十分关注,但是忽视了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实际上是对“创业”的一种误解。应用型大学在针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上,其本质在于凸显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也是更好实现大学生个体潜能开发、充分凸显大学生自身价值的教育工作。在创新创业教育驱动背景下,大学生并非是简单的就业市场中被挑选对象,他们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以及合作,实现个体优势以及潜力的发挥,从而确保大学生自身的想法和诉求得以实现。另外,对于大学生而言,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推动大学生更好融入社会的有效方式。个体要想成功,单枪匹马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达成成功的目标,所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上,还要重视出色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创新是创业的源头,也是创业的驱动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行为本身是对自我深刻的探索,也是一种大胆的实践和尝试。若是脱离了精神冒险,不重视自我价值的批判与反思,也不可能实现出色的创新意识的培育。所以立足该视角来看,创新是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创业则是创新在行为层面的体现。二者之间为表里关系。所以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始终立足问题为核心进行科学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化特质挖掘,达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难点

在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上,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困难和压力。具体如下:

(一)师资力量匮乏

师资力量的匮乏是目前应用型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践行上面临的一个突出难点。结合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建设的现状来说,要求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践行上,其自身首先应该有出色的创新创业素质以及精神。若是教师不具备创新创业的素质表现,那么在教育教学工作践行上,也难以真正发挥自身的优势,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育。

结合现状来说,很多教师本身在教学认知上,不具备先进的教学观念,也难以真正走出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舒适圈。对于很多地方高校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践行来说,这一点体现的十分明显。由于该问题的存在,也对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践行上,核心是教师。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的过程中,要实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自身应该具备出色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有敏锐的现实问题认知,同时还可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视角出发,就自身在科研课题规划以及教学内容设计上是否契合学生的诉求。但是当前应用型大学在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的数额配备上,难以满足创新创业竞赛及教学的诉求。

(二)高校既有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合格

应用型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开设中,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高校当前难以有足够合格的课程提供。既有的创新创业课程在设置上,一般是通过公共选修课或是通识课程形式存在,到创新创业课程没有被真正看作是一门专业课程。所以从应用型高校当前的教学体系规划角度来说,创新创业课程仅仅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存在,没有真正被纳入到高校正式课程体系中。

在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更多是满足大學生创业基础知识需求,在具体的教学落地上,也都是通过个别案例进行教学工作的践行。所以从现状角度来看,在教学上,缺乏完善、有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这也不利于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效开设。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活动践行来说,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所以重视科学有序的系统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能够满足创新创业发展需求。

三、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点

应用型大学要想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改善,要充分立足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点出发,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难点把握,结合难点进行突破点的探索。

(一)科学建立创新创业团队

在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践行上,高校首先应该立足师资团队建设视角出发,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目标师资团队的构建。通过高效师资团队的构建,确保应用型大学在实现创新创业教学方面,始终有出色的师资力量保障和支撑,为确保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切实的保障。

在进行创新创业教学师资力量团队的构建上,首先是结合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诉求出发,尽可能结合学科特点,引入专业教师。要求引入的教师不仅对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有全面的认知,同时也可以把握目前社会创新创业的主流趋势,能够在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工作的践行上,始终立足发展视角出发,重视更多先进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的引入,从而确保应用型大学在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践行上,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践行。通过卓越的师资团队力量支撑,促使应用型大学在创新创业教学工作的落地上,始终有出色的教学团队力量保障,真正能够促使应用型大学在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上,始终立足社会需求角度出发,有针对性进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

(二)科学规范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

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上,要重视课程的规范设置,结合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内容规划,实现针对性课程教学体系的规划,真正将创新创业课程放置到一个重要位置上去,确保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规划设计上,能够满足科学规范的目标。

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型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上,要结合目前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的视角出发,有针对性进行课程的综合规划和设计,包含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诉求,高校在进行相应的课程体系规划和设计上,也要充分立足人才培养目标视角出发,有针对性进行课程的布局,确保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规划上,能够逐步深入,真正达成教授学生创新创业技巧的目标。通过科学规范课程体系设置,确保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能够真正做到和其他基础课程教学并重。

四、总结

总之,在目前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上,教师要充分把握该课程教学的核心,重视教学难点和突破点的把握,确保在课程教学工作践行上,能够取得更为出色的教学效果,真正为达成高校创新创业行优秀人才培养助力。

参考文献

[1]孙桂生,郑丽.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1(31):52-55.

[2]张春玲,达新宇,刘文武,张容娟.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探讨[J].物理通报,2021(06):25-28.

[3]李妍,范文雯.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西安航空学院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09):127-129.

[4]赵明明,廖珮君.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1,23(02):31-32+90.

[5]董丽欣,廖珮君.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转型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3):94-97.

作者简介:周冰,女,四川绵阳人,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专职教师,副教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突破点应用型大学难点
找准高中数学突破点,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浅谈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突破点和侧重点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想说爱“你”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