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探讨

2021-12-07 04:53王磊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指标

王磊

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根据电脑中排序单双号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20例,分别对其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和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相关手术指标,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以治疗效果为评价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在相关手术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恢复得更快(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临床上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治疗时,采用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术后恢复的更快,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3D打印;数字化技术;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nbsp;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引发原因主要有暴力、意外摔伤以及车祸等,骨折的类型与力度、方向以及受损位置有关。本次研究选取了近三年来在我院治疗的6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比较详细的分析了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的应用优势。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6月至2021年5在我院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纳入标准:(1)符合踝关节骨折的诊断标准,且经X线、CT等影像学诊断被确诊;(2)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肝、肾、肺等器官功能障碍;(2)合并血管或神经损伤;(3)合并精神疾病,存在交流障碍。根据电脑中排序单双号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20例。观察组中男:女=12:8,最小年龄21岁,最大63岁,平均(44.32±4.56)岁;对照组中男:女=13:7,最小年龄20岁,最大62岁,平均(44.28±4.61)岁。本次研究经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治疗人员对骨折部位進行X线及CT扫描,结合扫描结果行切开复位术治疗,采用螺钉对骨折部位进行内固定,再采用钢板和螺钉进行外固定。

观察组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以脚掌正中线为Z轴进行旋转,对脚掌各个方向的图像进行详细记录,采用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扫描踝关节骨折部位,将扫描得到的信息传输至计算机,进行3D,立体图像重建,按照1:1的比例打印出骨骼模型图。然后根据踝骨的移位距离以及移位方向,确定手术切开的具体位置,根据骨折的具体类型选择入路方式,以模型图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治疗人员采用C型臂X线机,对钢板的置入位置以及长度进行透视观察,刚到达脚踝骨部位时进行复位并固定。手术结束后,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相关手术指标,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治疗效果评价,如患者伤口全部愈合,骨折部位全部复位,功能恢复正常则为显效,如果关节复位,伤口愈合良好,行走功能还受到轻微的影响则为有效,如果未能达到上述指标则为无效。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患者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1.0软件,用()表示手术指标,用t检验,用(n,%)表示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用X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治疗效果

以治疗效果为评价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1:

2.2相关手术指标

在相关手术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恢复得更快(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

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3讨论

3D打印技术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医疗领域中,其能够从多个方向对骨折情况进行详细的扫描观察,通过与数字化技术的有效结合,能够及时明确骨折的移位方向以及位置,能够帮助治疗人员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更加有效的手术入路方式,对实现精准化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治疗人员能够准确的观察手术中螺钉的置入入方向以及长度,避免了治疗人员在手术中再进行骨折位置以及其他情况的确定,有效的缩短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之减少。由于钢板的置入位置更加精准,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固定的有效性。还能够全面的观察患者骨折部位结构以及损伤情况,结合观察到的情况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这对有效控制继发性损伤的发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另外,3D打印技术得到的图像清晰度更高,图像质量更好,甚至能够将肌肉、骨骼等组织的断层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治疗时,采用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术后恢复的更快,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建文,李玉,黄勇,等.3D打印技术在高原地区踝关节周围骨折治疗中应用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21,25(3):284-290.

[2]施利华,郭潘,周志刚.3D丁印结合数字化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9):1187-1189.

猜你喜欢
踝关节骨折指标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崴脚可不是小事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足部按摩(二十二)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