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

2021-12-07 04:53王文波王琼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王文波 王琼

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Wiltse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穿刺组(14例)和Wiltse组(16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损伤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和损伤椎体后凸角。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6个月和1年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经皮穿刺组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显著低于Wiltse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Wiltse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无椎管减压的单节段骨折患者,应优先考虑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胸腰椎骨折;功能障碍指数;椎管减压术;皮下血肿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单纯性腰椎骨折的治疗逐渐由传统的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转变为微创手术内固定。目前,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主要有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椎旁肌间隙入路、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30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手术指征,同意手术治疗。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被随机分为经皮穿刺组14例和Wiltse组16例。手术由同一位外科医生进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节段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

①患者年龄18~65岁,有明确的外伤史和新鲜的单节段骨折;②患者TLICS評分≥4.③患者为单纯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CT证实椎管内的骨量正常≤1/3;④弗兰克的神经损伤等级为E级。

1.3排除标准

①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的人;②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③多节段骨折;④Frank神经损伤a~d级;⑤腰椎X线片上椎弓根阴影显示不清;⑥严重的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和麻醉。

2.治疗

全身麻醉后,患者俯卧在脊柱外科支架上,并采用超伸位复位。在C臂透视下定位受伤椎体和相邻椎体的椎弓根阴影,并在体表标记。Wiltse组采用后正中直切口,切口位于深筋膜上棘韧带旁2.0~3.0cm处。Wiltse间隙钝性分离清楚后,到达小关节和横突。通过“人字形脊”定位法找到进针点,分别植入上、下相邻椎体的双侧椎弓根螺钉。正位和侧位由C臂机透视。确定螺钉位置后,支撑并复位骨折椎体,最后紧固钉棒系统。经皮穿刺组在C臂机监护下使用穿刺针。确定好位置后,插入导针,做1.5~2.0cm皮肤切口,放置钉道扩张器,逐步扩张器,攻丝后拧入适当长度的螺钉,用杆放置装置将固定杆放置在长尾钉槽中,透视确认内固定位置和复位后,打开并复位骨折椎体,并拧紧钉棒系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透视次数。两组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静脉滴注氨甲环酸0.5g/次;术后第一天,鼓励患者在床上锻炼下背部肌肉,术后3周,鼓励患者佩戴腰部支撑并向下移动。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②术前、术后第1天、6个月和1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腰痛程度,术后3、6个月和1年采用腰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下背部活动的主观感觉。③术前、术后第1天、6个月和1年,在正侧位X线片上观察损伤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和损伤椎体后凸角。④比较两组的并发症。

3.2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测量数据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随访至少1年。经皮穿刺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明显长于Wiltse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Wiltse组(P<0.05),如表1所示。两组术后第1天、6个月和1年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经皮穿刺组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显著低于Wiltse组(P<0.05)。如表2所示,两组在术后3、6个月和1年的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5.结论

对于胸腰椎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应基于骨折节段的数量和分类。本研究提示,对于无椎管减压的单节段骨折患者,应优先考虑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于无椎管减压的多节段骨折患者,应选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如果外科医生技术熟练,也可选择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于神经损伤并需要椎管减压的骨折患者,可在减压侧剥离椎旁肌,并通过对侧的Wiltse间隙进入。

综上所述,经皮Wiltse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无椎管减压的单节段骨折患者,应优先考虑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于无椎管减压的多节段骨折患者,应选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

参考文献:

[1]黄超.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07):67-70.

[2]余红志,童贤平,朱峰.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Wiltse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3):33-36.

[3]李庆梁.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置钉治疗32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J].上海医药,2019,40(23):58-60+80.

猜你喜欢
胸腰椎骨折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247例经皮长尾可折U型空心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手术配合探讨与体会
247例经皮长尾可折U型空心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手术配合探讨与体会
注射硫酸钙在20例胸腰椎骨折微创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胸腰椎骨折后腹胀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对比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分析
Wiltse入路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