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联合放血拔罐疗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12-07 04:53朱雨云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
关键词:带状疱疹

朱雨云

摘要:目的:寻求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带状疱疹治疗方案,同时论证龙胆泻肝汤与放血拔罐联用的效果。方法:28例病例样本均来自我中心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治疗。对比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放血拔罐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龙胆泻肝汤;放血拔罐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患者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隐匿于机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抵抗力不足时,病毒将侵犯机体,可引起带状分布的簇形水泡。好发于春秋两季,腰部、面部、颈部最为常见,也可见于前胸、腹部等部位。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发作神经痛、瘙痒、灼热感等。近年来,中医在该疾病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效果,我中心也大力推广中医联合疗法,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病例样本共28例,均来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均符合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中医诊断标准,皮疹处表现为簇集性水泡,皮疹呈红色,瘙痒、灼热、疼痛感明显,同时舌红苔黄,脉弦数;②患者病程未超过10d;③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②对药物过敏患者;③合并患者其他重大疾病患者。对照组患者男女人数比为11:13,最大75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48.17±2.13)岁;研究组患者男女人数比为12:12,最大74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47.55±2.08)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西医抗病毒治疗,口服阿昔洛韦缓释片(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00),每日3次,每次1.6g,连续服用7d。研究组则行中医疗法,采取龙胆泻肝汤联合放血拔罐疗法。方剂:龙胆草、柴胡、生甘草各6g,黄芩、丹皮、元胡各9g,赤芍、车前子、泽泻、板蓝根各10g,生地黄12g。加减:若患者疱疹发于颈背部,加葛根;若发于头面部加菊花;若发于下肢则加用川牛膝;若患者疼痛感强烈,可加入乳香、没药;若患者病毒感染严重,可加入金银花、蒲公英。上述诸药加水煎制400ml,分2次服用,连续服药7剂。在此期间,患者行放血拔罐疗法:首先,辨清龙头、龙尾及龙眼穴,最先发作之处为龙尾,疱疹延伸方向最尾端为龙头。对患者疱疹发作部位进行消毒,采用三棱针分别在龙头前、龙尾后及龙身处沿皮损处进行点刺,待出血后刺入疱疹基底,在其上拔罐4~5个,每次每部位放血量不超过2ml,5min后拔罐。同时,使用三棱针对龙眼穴进行点刺,挤出3~5滴鲜血。放血拔罐疗法每天1次,持续治疗7d。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体征完全消失,皮疹消退,患者无疼痛后遗症;有效:临床病症基本改善,皮疹消退50%,偶见疼痛感;无效:病症未有改善,皮疹未消退或面积持续扩大。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28例病例样本全部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以率(%)表示观察指标,若P<0.05则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临床总疗效为95.83%,对照组为83.33%;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经过积极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研究组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P<0.05。提示中医疗法更加安全有效。

3讨论

中医并无带状疱疹病名,多将其归于“火丹”范畴,若皮疹发于胸肋处,又被称之为“缠腰丹”。中医认为,该病是因肝气郁结生火所致,因此治疗以解毒泻火祛湿健脾、行气止痛为主。因此,可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西医治疗以抗病毒为主,伐昔洛韦、阿昔洛韦、甲钴胺等均为常用药物。本研究针对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采取龙胆泻肝汤联合放血拔罐治疗。在方剂中龙胆草具有清肝泻火之功效,是为君药;黄芩、栀子功效有清热解毒祛湿,可清上导下,是为臣药;板蓝根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赤芍、丹皮活血行气,可泄中有补,能有效防止肝胆实火致机体阴液损耗,泽泻、车前子去湿热功效显著;元胡行气止痛效果佳,柴胡舒畅气机,解肝胆之热的同时,又能促使清上之力增加,是为佐药;生甘草可对诸药进行调和,是为始药。诸药合用行泻火解毒、行气止痛之功效。放血拔罐疗法具有通络活血、止痛化瘀之效。龙眼穴位于小肠经脉中,属于经外奇穴。加之,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刺其穴位可泄心火,清热解毒。疗法共用可快速止痛,不留神经后遗症。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龙胆泻肝汤联合放血拔罐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參考文献:

[1]许传勤,陈体高,许彩燕,等.火针拔罐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98-100.

[2]星学明.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刺络拔罐治疗40例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9,009(014):201-202.

猜你喜欢
带状疱疹
有一种“切肤之痛”叫带状疱疹
大部分带状疱疹是累出来的
关于“缠腰龙”的四大误区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带状疱疹疫苗 你了解吗
警惕“缠人”的带状疱疹
哪些人需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亲历者口述:带状疱疹是最疼的病
带状疱疹会传染吗?
热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