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在集团化制药企业中的应用

2021-12-07 00:04杜梦良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制药企业集团化智能制造

摘要:由于制药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在总体发展上还存在着一些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技术水平低以及管理水平低等现象,这也对我国集团化制药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需要加强对智能制造的应用,从而进一步促进集团化制药企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智能制造在集团化制药企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介绍了智能制造的概念,探讨了现阶段制药企业的智能制造应用现状,并提出具体的应用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智能制造;集团化;制药企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前言

現如今,虽然也有部分集团化制药企业和设备以及软件供应商加强合作,并探索了部分设备单元的数据采集、通讯以及过程控制,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有效结合整个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一些企业虽然对进口软件平台进行了采用,并对制药生产的MES系统进行了建立,但由于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因此只能通过数据采集、RFID以及条码等技术来管理和追踪物料,以及实现电子记录的生产管理。对此,需要对智能制造的应用进行充分探索,从而有效发挥出智能制造具有的重要作用。

一、何为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主要需要有效结合信息通信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并在设计、服务、管理以及生产等制造活动环节进行有效贯穿,从而研发出自决策、自学习、自感知以及自执行的全新生产方式。通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智能制造,可以使产品研制周期得到缩短,使资源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得到降低,从而使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进一步孕育和发展企业的全新业态和模式。对于智能制造而言,其需要以智能工厂作为载体,并将关键制造环节作为智能化制造和管理的核心,有效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从而更好地实现智能制造目标,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现阶段制药企业的智能制造应用现状

我国制药行业的智能化工厂在实际探索过程中,往往还只局限于信息层和物理层,还未形成完整和合理的模式与形态。

首先,药品生产规范需要高度符合智能设备的合规性。为了对药品研发、销售、生产等过程进行规范,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对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进行制定,从而有效规范和约束药品研发、流通、生产以及使用等环节。随着我国智能制造的不断深入,传统药品生产管理理念以及药品生产模式也得到了转变,这也使各类智能化设备和信息传输系统得到了有效应用,可以确保药品管理规范与实际生产相适应,合理进行调整,从而有效促进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制药企业的定制化生产需要对审批瓶颈进行有效突破。智能制造需要以客户需求作为研究中心,并结合需求变化对产品设计方案进行灵活调整,从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例如,针对个性化制造和精准医疗,需要通过3D打印混合制造技术,结合患者需求对不同结构性能的相关医疗产品进行定制,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对药物的吸收情况,对与其吸收特性想复合的制剂进行制造。从生产制造角度进行分析,需要建立高度柔性的生产线,通过组合和协同各个生产功能模块,从而定制化生产产品。

三、智能制造在集团化制药企业中的应用

(一)一个平台的建设,强化产学研的合作分析

在集团化制药企业总部,需要对统一的智能制造系统平台进行建立,具体需要涉及到软件技术、通讯、语言、构架以及集成等。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从而使医药产业的协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具体来说,需要结合行业现状,根据技术特点,对产学研用合作模式进行创新,从而协同创新技术成果,有效转化和应用科技成果,促进制药工业的智能化发展。

(二)两级部署的落实,打造智能生态体系

集团化制药企业总部需要合理部署ERP以及结构,并进行商业分析,加强工厂部署的生产执行以及管理。在工厂生产过程中,执行管理需要对集团公司商业分析当中的工厂智能功能点进行引用,从而使其集成到统一系统当中。与此同时,还需要有效集成工厂部署生产过程监视、生产计划、部署成本管理、车间作业管理、车间排查调度、生产运营支持、能源管理、物料管理以及设备运行管理等功能,将其在实时数据库当中进行统一采集。通过对智能制造生态体系进行建立,可以有效交流和融合相关领域,从而促进制药企业的智能化发展。具体来说,需要涉及到设备制造企业、药品生产企业、软件服务企业以及信息化服务企业等,从而结合智能制造对不同领域的开放性平台进行建立。

(三)三层管理的展开,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三层管理的开展,具体包括业务运营层、战略管理层以及生产执行层。对于集团公司的战略管理,具体包括战略管理层以及部分业务运营层,而生产运营中心则主要包括业务运营层、战略管理层以及一些生产执行层,生产单元则主要包括生产执行层以及一些业务运营层。其基础需要对批控制进行建立,不仅要满足批过程特性,而且还需要有效结合柔性化组织、协调、控制以及管理,建立起标准化的自动控制模式。针对批控制特点进行分析,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模块化以及层次化的控制模式。其次,需要建立起管理、协调和控制等于一体的控制模式。最后,处方组织的控制模式。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进行完善,对多个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进行有效推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集团制药企业进行分析,需要在自动化控制和实时在线控制药品生产的同时,对综合管理的智能制造系统平台进行建立,从而有效实现集团化制药企业的智能制造。通过对集团化的制药企业智能制造系统平台进行建立,可以有效结合调度、优化、管控、经营以及执行等功能,从而建立起一体化管控模式。在药品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智能制造是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实现生产方式的动态配置,从而有效集成自动化技术、质量控制技术以及生产管理技术等,对批控制模型进行建立,建立起实时数据库,提高集团化制药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

参考文献:

[1]岳建强.智能制造在集团化制药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博览,2019,36(11):42-45.

[2]杨超.智能制造在集团化制药企业中的应用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14(13):2567.

作者简介:杜梦良(1981.1-),男,汉族,浙江新昌,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药品及原料药生产。

猜你喜欢
制药企业集团化智能制造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融合共生:新时代高中集团化办学的创新实践
集团化办学热背后的冷思考
再论集团化办学
重庆制药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分析与选择
制药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