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重要性

2021-12-07 00:04李金珠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语言沟通精神病心理护理

李金珠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重要性。方法 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94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分别实施精神科基础护理、精神科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前后患者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74%,较对照组80.85%高(P<0.05);护理2个月观察组BPRS(精神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对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可提升护理效果,改善其精神症状,效果理想。

关键词:精神病;心理护理;语言沟通;护理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精神病主要表现为敏感多疑、意志行为障碍、性格突变、情感紊乱等,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能力,需加强护理。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屬人性化护理方案,有助于建立有效护患关系,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康复信心,达到提升护理效果、改善预后之效。为此,本次研究选94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以上两种护理方案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94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诊断标准;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35例,年龄18~69岁,平均(54.16±3.79)岁;观察组男性10例、女性37例,年龄18~71岁,平均(55.03±4.35)岁;排除认知功能损伤难以沟通、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失访者;组间资料相近(P>0.05);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对照组(精神科基础护理):环境护理、用药监管、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基础护理。

观察组(精神科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语言沟通):(1)心理护理:①建立信任:与患者一对一沟通,对患者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积极观点表现强烈认同感,以拉近护患关系,建立护患信任感;②家属情感支持:对患者家属展开相关认知干预,使其明确患者处于疾病状态、家庭成员情感状态对患者疾病影响,以降低患者家庭环境压力感;指导家属对患者正确情感支持方式,如增强正向陪伴,对患者积极鼓励,避免表露出不耐烦、嫌弃等行为状态,使其提升治疗信心;③同伴情感支持:由护士为主导,邀请既往精神疾病史、经治疗后回归健康生活状态患者讲述自己治疗经历,介绍自己情绪状态转变过程、药物治疗情况及回归正常社会生活过程,提升患者康复信心;(2)深化沟通:经一段时间护理后,再次与患者沟通,邀请患者主诉治疗期间主观变化,结合患者治疗期间情绪状态、生活能力等细小进步之处,予以积极鼓励;结合患者进步之处,帮助其畅想健康生活状态,以进一步提升其康复信心,保持良好护理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前、护理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估:①显效:治疗后PANSS较治疗前下降>75%;②有效:治疗后PANSS较治疗前下降50~75%;③无效:未能达到以上标准;有效率为前两者和所占百分比;(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2个月时症状改善情况,以BPRS(精神状态评分),总分0~100分,分数高表示精神症状轻。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软件为SPSS24.0,()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2检验;P<0.05提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护理效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74%,较对照组80.85%高(P<0.05),见表1。

2.2 精神状态改善情况

护理前两组BPRS评分相近(P>0.05);护理2个月时观察组BP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病病药物治疗中,主要通过延长多巴胺、5-羟色胺在神经突触中作用时间,以延长患者愉悦时间,平衡期负性情绪状态,改善其临床症状。但精神病发病原因与遗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相关,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在护理中,强化患者用药监督管理能力,可能会刺激患者进一步产生应激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均属强化护患关系,增强护患情感交流,建立患者治疗护理信任感护理方式,与单纯实施常规护理相比,更符合人性化护理要求。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74%,较对照组80.85%高,护理2个月时观察组BPRS评分较对照组低,考虑原因为,在对精神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可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降低患者医疗护理排斥情绪,消减其情感压力来源,提升其生活热情,使其提升自我康复意识,最终达到提升其护理依从性之效。目前在对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及护患沟通中,常见护理方法包括一对一沟通、针对性心理疏导等,但随治疗时间延长,受周围患者情绪状态、家庭成员疾病态度、社会角色恢复困难等多种因素影响,常规心理护理方式难以获得满意护理效果。同伴支持为心理护理中重要情感支持环节,可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理解程度、提升康复信心,以提全面性提升其护理依从性及用药依从性,进而可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精神症状。

综上,对精神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并在护理中强调加强患者多方情感支持,可提升护理效果、改善疾病状态、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5.

[2]姚晶,崔界峰,陈楠,等.阴性症状自评量表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检验[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0,20(7):457-461.

[3]李洁,钟华清,陈雯,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获取服务的障碍评估量表的初步应用[J].精神医学杂志,2017,030(004):241-245.

猜你喜欢
语言沟通精神病心理护理
完形填空专练(五)
精神病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语言沟通探究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话语沟通技巧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语言沟通探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