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力衰竭病患的护理要点

2021-12-07 00:04龙玉婷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
关键词:病患心力衰竭治疗

龙玉婷

摘要:针对心力衰竭病患的护理尤为重要,其护理又可分为饮食调理、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等多个方面,本文将围绕多种护理模式概述其护理要点,为心力衰竭病患的科学护理做出总结性概述以供参考,以此延长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力衰竭;病患;护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1.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

心力衰竭是一种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严重影响着病患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由多种心血管疾病导致的一种综合性病症,通常需要依赖药物暂缓不适,或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护理手段缓解症状。若不及时干预或没有得到恰当的护理,则会引发病患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同时,病患若本身就存在一些基础性疾病,也会诱发心力衰竭,如贫血、乳头肌功能不全等。此外,呼吸道感染、严重心律失常、钠盐摄入过多、女性分娩、药物使用不当、情绪激动或过度体力活动等,都是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知晓诱发因素是为了更好地为病患提供优质护理。

2.心力衰竭护理要点之一:充分休息

根据心功能的等级划分,可针对心力衰竭病患在休息上做出差异性的一般护理。心功能一级的病患除超负荷和激烈的运动,原则上可不限制其日常活动,但必须有午休时间;心功能二级的病患也可以适当活动,但活动中间也需要保持休息,以及适当的睡眠,同时活动的间歇时间要适当;心功能三级病患的活动则需要有所限制,且保持一定的卧床休息或坐位;心功能四级病患的活动要严格限制,以卧床休息为主。当然,对于心功能三级和四级的病患来说,卧床休息也并非绝对的不能下床活动,在有陪护人的情况下可以短距离散步,以防长期卧床导致的精神状态不佳、肌肉萎缩或皮肤损伤等不良后果,总之就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

3.心力衰竭护理要点之二:饮食调理

由于心力衰竭病患运动量较少,以及患者多为老年人,因此常出现便秘情况。对此,首先是在饮食上保持膳食纤维的摄入,帮助肠道正常蠕动;其次对于部分卧床休息的病患来说,需要帮助他们训练床上排便的习惯;便秘情况严重的病患,可使用适量的润肠剂。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少盐、少油;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产气食物、浓茶、咖啡等;以易消化食物为宜,少量多餐;根据病患具体的血钾水平决定对含鉀食物的摄入量。注意部分隐性高钠食品,如加工熟食、皮蛋、腌菜等。切勿暴饮暴食,晚餐减少饱腹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再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

4.心力衰竭护理要点之三:自身监测

心力衰竭病患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自我监测,即关注自身脉搏、血压、面色、体重,以及排尿情况。首先,患者每天选择一个固定时间点,穿相同的衣物在排尿后称体重,观察体重有无显著变化。其次,临睡前可检查自身脚踝部位有无出现肿胀情况,夜间入睡后有没有出现过憋醒感。再者,可以专门的容器收集观测自身排尿情况。总体来说,当出现呕吐感、憋闷感、浮肿、排尿量减少、一天内体重增加到1千克以上,即表明心力衰竭症状有所加重,需要立即前往医院就诊,让医生开具治疗或护理方案。

5.心力衰竭护理要点之四:禁止随意增药、减药、停药

部分患者在药物服用一段时间感觉到好转后,会自行调整药物用量,这样不仅不利于病情控制和预后,还会严重干扰医生对病情的判断。譬如为了控制液化气体潴留,需要用到利尿剂,因而会涉及到电解质的平衡,若病患一意孤行,随意增减药物,则会致使水钠潴留用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甚至会导致患者心率失常。又如β-阻滞剂,通常需要长时间服用,且在服用初期患者常常会感到短期的负性肌力作用,因此常常会自行停药,极不利于心力衰竭的长期控制。因此,患者要谨遵医嘱,根据医生指导的服药方法按时服药,若在药房自主购买过非处方药物,应当主动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判定是否对病情治疗有效,或能否与其他处方药物同时服用。

6.心力衰竭护理要点之五:心理护理

心理状况的好坏对每一个病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护理是为了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一,缓解病患的紧张、压抑情绪,护理过程中要耐心地为他们普及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如诱发原因、良好的治疗、预后等,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要告知患者,只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病情就可以控制,以此增强他们面对疾病的信心,保持平稳的心态。第二,帮助患者建立自主护理积极性,即建立护士与患者的共同护理模式,让患者主动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来,认真聆听患者对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所提出的建议和要求,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不仅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还维系了良好的医患关系。第三,护理人员要重视病患的情绪变动,愿意倾听患者的诉说,乐于与他们沟通,对患者的情绪积郁进行疏导,引导他们转移注意力,丰富其闲暇生活,如看报、参加病友活动、讨论实事等。

7.心力衰竭护理要点之六:家庭护理

心力衰竭病患在家中休养的情况较多,因此,家庭护理也尤为重要。对于部分严重的病患来说,由于长期卧床,他们心中难免会产生“累赘”想法,认为自己拖累了家庭,所以家庭成员在护理过程中务必要做到贴心、耐心、关心,尽可能地给予到他们更多关注和帮助。但是,也不要对患者的病情感到过分的紧张,以防将这种紧张情绪感染给病患,加重其心理负担,加重病情。此外,家庭成员还要叮嘱患者定期复查,监督和协助他们遵医嘱按时服药,积极配合治疗。

8.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心力衰竭的护理在疾病康复的整个过程中都尤为重要,充分的休息、饮食调整、自我监测、按医嘱服药、心理护理、家庭护理,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只有做到每个环节相互配合,才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病患的症状,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丽芳.沟通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09):1623-1625.

[2]王娟,刘菲,王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方案[J].心理月刊,2021,16(16):42-43.

[3]李洋,薄琳,赖小星,武曌,朱宏伟,霍晓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1,20(05):397-400.

猜你喜欢
病患心力衰竭治疗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超大号病患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
都市“病患”解救包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