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1-12-07 00:04蔡欢欢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梗死生活质量

蔡欢欢

摘要:目的:针对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其对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6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为脑梗死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方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n=30),常规护理(对照组,n=30),针对不同护理方案对于患者的积极影响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脑梗死;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脑梗死是一种临床中发病率较高、致死率较高的神经科疾病,发病机理与脑血管阻塞以及脑组织供血中断密切相关。除对症治疗外,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服务,也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为重点,纳入脑梗死患者60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6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为脑梗死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方案,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无基础资料差异,组间能够比较(p>0.05):

观察组中(早期康复护理,n=30),男性患者18名,女性患者12名,年龄区间56-78岁,平均年龄(68.07±5.83)岁,合并有心房颤动患者12例,肺气肿患者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8例,糖尿病患者12例,高血压患者9例。

对照组中(常规护理,n=30),男性患者16名,女性患者14名,年龄区间56-78岁,平均年龄(68.07±5.83)岁,合并有心房颤动患者10例,肺气肿患者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例,糖尿病患者12例,高血压患者10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口头宣教,按照医嘱要求指导患者用药,并且叮嘱患者注意规律作息,尽量保障睡眠充分;

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教育经历及病情,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记忆训练:组织各类演讲活动,鼓励患者上台讲述自身身边发生的事,提高患者的记忆水平,延缓患者大脑记忆功能衰退的速度,生活能力训练;帮助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时间观念,妥善保管好自身的生活必需品,并且每日核对生活必需品的摆放位置及数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智力训练:每日安排专人陪同患者看书本报纸,看新闻了解新鲜事物,在休息时可安排患者之间开展下棋比赛,锻炼脑力水平,也增强患者的交际沟通能力;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帮助卧床患者进行翻身、皮肤擦拭等清洁工作,防止久卧患者出现褥疮症状;帮助患者完成日常基本生活活动,例如站立、走动、握筷子等,帮助患者能够独立完成日常基本生活操作。

1.3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指标:采用NIHSS神经功能评分量表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量化评分,总分为5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2)生活质量指标: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uality of Life,QOL)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量化评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计量资料“”,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

经护理干预,神经功能NIHSS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下表1:

3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中又称为急性脑卒中,是一种缺血性脑组织坏死性病变,其临床特点表现为病情进展快,发病急,致死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逐渐增长,临床中脑梗死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临床中通常以药物治疗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干预,但是受到患者日常生活受限,恢复较差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实现预期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将早期康复护理方案纳入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中,通过规范化护理,从并发症预防、饮食、疼痛及长期卧床休息等方面出发,通过一系列日常行为能力的训练,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了改善,促进了患者日常自主生活能力的提升,有效降低了脑梗死患者的风险因素,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提升自主生活能力,进一步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恢复。

综上,围绕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上,作用明显,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张楠.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J]. 中华养生保健,2020,38(1):26-27.

[2]李园园,王丽娜. 老年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0,41(3):165-167,184.

[3]吴海霞.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2):173-175.

[4]郭志娟,叶秋桠,冯丽娟,等.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桥脑梗死患者心理、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医藥,2020,42(15):2377-2380.

[5]富佳薇,康云勤,钮清清. 系统化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7):16-19.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梗死生活质量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脑梗死怎样治疗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