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对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的疗效

2021-12-07 00:43邵德进郑华晓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疗效

邵德进 郑华晓

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治疗对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从2021年8月到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射血分数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高射血分数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50%)患者有45名,低射血分数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50%)患者有55名,两组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在介入治疗半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如两组患者闭塞血管再通率以及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结果:低射血分数组患者的闭塞血管再通率为90.9%,略高于高射血分数组患者的闭塞血管再通率(84.4%),p>0.05,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射血分数组患者在治疗之前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地射血分数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高射血分数组患者,p<0.05。在治疗后,低射血分数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降低,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于心功能情况较差的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的患者采取介入治疗疗效较好,闭塞动脉再通率较高,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但是对于心功能尚可的患者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介入治疗;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疗效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引言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指的是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为接近100%或100%,且堵塞时间在三个月以上。该病对于患者的影响极大,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否则会导致患者各种心脏症状症状,比如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若病情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对于该病治疗的常规方案为介入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必须进行的基础性治疗,介入治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介入的难度大大增加,并且患者的预后还并不清楚,在本次研究之中对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探究,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从2021年8月到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按照射血分数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高射血分数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50%)患者有45名,低射血分数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50%)患者有55名,高射血分数组中男性患者32名,女性患者13名,患者的年龄在54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63.2±4.3)岁。低射血分数组中男性患者38名,女性患者17名,患者的年龄在53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62.9±5.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等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方式,在进行介入术前六小时给予适量的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之后进行接入治疗。一般选择右股动脉,导丝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操作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防止出现穿孔等严重情况出现,再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观察病变处的情况,采用高压方式进行扩张,药物植入之后将支架洗脱。

1.3观察指标

首先对两组患者在介入治疗之后闭塞血管再通率进行比较。血管再通情况根据TIMI分级进行评估,共分为三级,三级与二级为再通,一级为未再通。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介入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一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数据使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使用()进行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对计数资料使用%进行表示,使用卡方进行检验。若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

低射血分数组患者的闭塞血管再通率为90.9%,略高于高射血分数组患者的閉塞血管再通率(84.4%),p>0.05,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表。

2.2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低射血分数组患者在治疗之前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地射血分数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高射血分数组患者,p<0.05。在治疗后,低射血分数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降低,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无较大差异,p>0.05.

3讨论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在发病之后心脏供血大大减少,虽然会出现代偿性的侧支血管供血,但是并不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导致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等情况,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通过血管再通能够恢复血供,防止心室重构,从而预防心功能衰竭,提高预后效果。介入治疗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较普遍,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冠脉完全闭塞介入治疗的难度较大且预后不明,在本次研究中进行介入治疗,发现低射血分数组患者的动脉血管再通率略高,其心功能恢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其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经静脉桥血管逆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例[J].应良红,龚晓璇,范远生,王春玲,张俊,龚伟,郑进民,陈波,陶正贤,李春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11)

[2]双腔微导管在合并分叉病变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J]. 彭育红,汝磊生,孙家安,赵玉英,张莉,齐书英,丁超,王冬梅.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06)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