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部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021-12-08 01:23尹秀静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影子银行经济增长

摘 要:根据影子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本文将影子银行系统划分为内部影子银行和外部影子银行两部分,一方面,更加全面、准确地对影子银行规模作出统计;另一方面,旨在研究内外部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内部影子银行和外部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式有所不同。由于外部影子银行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相较内部影子银行更为短暂。同样,经济增长对资金需求的扩大,更多地体现在内部影子银行规模的增加。

关键词:影子银行;内部影子银行;外部影子银行;经济增长

本文索引:尹秀静.<标题>[J].商展经济,2021(22):-022.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22.06

1 导言

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各国纷纷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然而,在金融创新和融资约束的背景下,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呈现增长现象。研究表明,资产支持证券(ABS)等复杂金融工具在中国较少,更多的影子银行产品来源于商业银行内部,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影子银行”通常更准确地称为“銀行的影子 (banks’ shadow)”(孙国峰,2019)。根据影子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本文将其划分为内部影子银行和外部影子银行两部分,通过构建VAR实证模型发现,影子银行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增长又促进了内部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

本文的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2部分梳理了相关文献;第3部分测算了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第4部分实证分析了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内部影子银行和外部影子银行的不同影响;第5部分为结论与建议。

2 文献综述

2.1 影子银行的概念

“影子银行体系”一词是由McCulley(2007)提出的,指的是监管体系之外的金融机构。影子银行尽管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但是目前依旧没有唯一的定义。总结文献,影子银行的概念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2.1.1 监管视角

FCIC(2010)认为,影子银行系统在传统商业银行系统之外运行,从事类似银行的金融活动,而其中许多活动没有受到监管或监管不足。周莉萍(2011)指出,中国影子银行是规避监管,补充金融中介机构的信用创造。解凤敏(2014)认为,影子银行是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金融实体,从事与银行业类似的金融活动,但不受监管或几乎不受监管。

2.1.2 金融工具视角

Pozsar等(2010)认为,影子银行系统包括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和回购协议(repo)等。巴曙松(2013)提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应包括银行金融产品、信托项目、非金融机构贷款和私人金融。Elliott等(2015)详细介绍了中国影子银行的主要工具,包括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小额信贷公司、银行间市场活动、银行承兑汇票、融资租赁、担保、典当行和信托受益人权利。

2.1.3 功能视角

影子银行有信用转换、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的功能。中国人民银行(PBOC)将影子银行定义为一种信贷中介,涉及正式银行系统以外的实体和活动,提供“流动性和信贷转换”。Ehlers等(2018)将影子银行系统定义为:“具备商业银行信用中介职能(如流动性、期限性和信用风险转换)但缺少或规避银行监管的金融工具。”

2.2 影子银行对经济的影响

关于影子银行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学者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大多数学者认为影子银行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Gross(2007)认为,影子银行系统通过在更大范围内分配信贷资金促进了经济增长。毛泽盛和万亚兰(2013)提出,影子银行作为传统商业银行信贷的一种积极有效的补充手段,能够有效提供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提高经济效率。Gabrieli等(2018)也证明了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另外,陈剑和张晓龙(2012),王晓枫和申妍(2014)认为影子银行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李建伟和李树生(2015)认为,影子银行在推动中国利率自由化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有学者认为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但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没有显著影响。例如,沈悦和谢坤峰(2013),王家华和王瑞(2016)指出,中国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但影子银行资金难以流入实体经济,很难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3 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的测算

目前,国内尚无影子银行的官方数据或统一计算方法,大多数学者以信托贷款余额总额、委托贷款余额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作为影子银行规模的代表(陈剑和张晓龙,2012;解凤敏和李媛,2014;王振和曾辉,2014;Chen, Ren & Zha, 2018)。

中国影子银行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传统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非金融机构的影子银行业务和民间借贷。本文参考Pozsar等(2010)的方法将中国的影子银行(TSB)分为内部影子银行(ISB)和外部影子银行(ESB)两部分,其中内部影子银行业务主要是传统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非保本理财产品。

外部影子银行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开展的相关业务,包括:信托业务、融资业务、担保业务、民间融资、网络借贷等。外部影子银行形式多样、隐蔽性强,因此规模难以衡量。参考李丛文(2015),外部影子银行的规模等于社会融资总额减去其组成部分(信托贷款除外)。

從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内部影子银行规模占影子银行总量的绝大多数,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2017年,在 “金融去杠杆”政策背景下,规模开始有所下降。外部影子银行规模虽小,但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资本需求的增加。

4 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4.1 模型与变量选择

本文选取2009—2020年共12年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使用Stata15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三个VAR计量模型,分别研究了影子银行(包括内部影子银行和外部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GDP)、物价(CPI)、货币政策(M1)和贷款余额(Loan)的影响。为消除季节性因素和异方差的影响,数据进行季节性调整并取自然对数。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所有变量经过一阶差分后变为平稳的时间序列,分别记为:dtsb、disb、desb、dgdp、dcpi、dm1、dloan。

4.2 实证结果分析

4.2.1 影子银行总体规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图2的脉冲响应图说明,当给予影子银行一单位的正向冲击后,会引起宏观经济的增长,此正向效应在第2期达到最大值,之后正向效应减弱并在第3期达到最小值,后期虽有波动,但是一直保持对经济的积极影响。说明影子银行通过丰富融资渠道,提供多样化资金实现了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另外,当影子银行收到一个正冲击后,虽然CPI和M1会出现缓慢上升,但是影响程度较小,说明影子银行具备信用创造的功能。

4.2.2 内外部影子银行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为了区分不同影子银行业务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图3分别展示了GDP对内部影子银行和外部影子银行的不同脉冲响应图。通过图3可以清晰地看出,内部影子银行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图4说明给外部影子银行一个正向冲击,GDP增速即刻达到最大值,而后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在于外部影子银行业务多为民间融资,融资渠道存在较大风险,长期而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然而,经济的增长并不会刺激外部影子银行规模的增加。究其原因,一方面,实体经济的繁荣使得中小企业更依赖影子银行机构。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繁荣了传统信贷,而民间融资等高风险的信贷业务则相应减少。

5 结论与建议

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出现实质上是商业银行在金融抑制和金融市场不发达的背景下所做的金融创新,是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金配置效率。本文构建VAR模型,发现影子银行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其中内部影子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另外,经济增长和内部影子银行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

中国的影子银行大多数由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组成,因此对影子银行不能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骆振心和冯科(2012)指出,民间借贷发挥了商业银行传统的融资功能,但完全处于中国监管体系之外。所以,目前监管的重点应该是外部影子银行,如何使其规范化、透明化仍然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骆振心,冯科.影子银行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J]. 武汉金融,2012(4):19-22.

王振,曾辉.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4(12):58-67.

解凤敏,李媛.中国影子银行的货币供给补充与替代效应——来自货币乘数的证据[J]. 金融论坛,2014(8):20-28.

袭翔,周强龙.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J].国际货币评论,2015(2,3):127-147.

周莉萍.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 金融评论,2011(4):37-53.

张亦春,彭江.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健性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动态分析[J].投资研究,2014(5)22-33.

Douglas Elliott, Arthur Kroeber & Yu Qiao . Shadow banking in China: a primer[J]. Economic Studies at Brookings,  2015.

Kai ji Chen, Jue Ren & Tao Zha . The Nexus of monetary policy and shadow banking in China[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8,108(12): 3891-3936.

猜你喜欢
影子银行经济增长
浅析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影子银行规模扩张的原因及相关建议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