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背景下的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思考

2021-12-13 04:57王彦
科技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程测量慕课教学效果

王彦

摘要:“慕课”是近几年来新型的在线开放课程的一种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的出现引起了工程测量教学工作理念和模式上的变革。本文通过分析“慕课”的教学理论,针对现阶段工程测量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目前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广大工程测量学科教师构建了一个基于“慕课”的教育教学体系,从而让各位教师明确以“慕课”为主要形势的翻转课堂教学思路。

关键词:慕课;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对于土木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来说,工程测量是一门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基础的课程。开展工程测量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测量理论以及仪器操作技能,并让学生的测量基本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也只有掌握扎实工程测量技术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建设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行业在新理论不断提出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新仪器与新技术。学生需要掌握的工程测量的知识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工程测量总体课时却不断地被压缩。那么各位工程测量学科教师就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一方面保证学生掌握基础测量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了解測绘行业新技术新思想。这个问题也是各位教师急需解决的。

而“慕课”的出现,体现着技术教育证面临着一场学习和教育的改革。这场变革正在颠覆沿用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慕课”的出现,实现了精品课程从过去以共享课程资源为主体转变为目前以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升级。可以看出,抓住“慕课”这一契机,将工程测量课程特点融入到“慕课”中去,能够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前进。

1.“慕课”的概念与内涵

MOOCs是“慕课”的英文缩写,其中,MOOCs分别指的是Massice,Open,Online,Courses。所以,慕课的具体含义是一种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这种在线课程能够满足较大规模的开放访问。通常来说,慕课借助短视频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课后作业、重点答疑等教学过程借助网络呈现给学生。

互动学习和短视频是慕课的核心。短视频可以将课程内容细分成小块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制作对应的短视频。由于人类认知活动的持续时间往往在十分钟左右,这个时间长度也是最适合人们学习的。所以慕课短视频的时长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教师可以将教学互动活动融入到短视频中,学生在观看短视频之后,可以自主参与到互动活动中,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考察。相比传统的教学形式,慕课比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说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原本传统的以老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与过去的精品课程相比,慕课能够满足人们共享课程的需求,还做到了教学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创新工作。对于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慕课在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展现出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2.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相比其他学科教学工作来说,工程测量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征,并且也是一门具有完善理论体系的学科。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测量的基础技术要点和基本要素时,需要融合其他专业知识的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讲解工作。下面就是本文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慕课背景下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2.1现有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先进的测量仪器与手段在实际工作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使用。可见,测量技术也不断向信息化发展。但是现有教学内容仍然保留经纬仪等传统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这就导致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明显脱节。

2.2课程学时不足,学时分配不合理

通过对各大院校工程测量课程的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很多学校工程测量课程仅有48学时。在这些学时里完成基本理论和实际训练等教学任务,并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十分困难的。其次,很多院校的学时分配不合理。有的学校忽视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有的学校设置的实际操作项目不全面。这些都导致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工程测量这一工程技术。

3.基于“慕课”的工程测量课程内容体系构建

3.1理论课程内容

测量基本知识、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建筑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测量五个部分构成了工程测量理论课程内容。这些课程本身知识量就十分丰厚。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教师可以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梳理,将课程内容分解成不同的单元,从而做到化整为零。

3.2实验课程内容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穿插入实验课程。授课教师需要提前将实验视频制作完成,并共享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就可以根据平台上的教学视频,通过阅读实验指导书等方式完成实验的预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实验的内容并掌握操作技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3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教师可以在线上活动搭建“慕课”平台,并以短视频作为慕课的核心。短视频中可以包含教师积累的测量经验和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学生课上的表现,在课堂活动中融入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同时,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遇到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保证学生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在课后,教师应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印发学生的对工程实例的思考,同时起到巩固课堂知识学习的作用。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示意图如下:

4.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慕课”的概念与内涵以及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慕课”的工程测量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希望各位工程测量学科教师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在今后的工程测量教学改革萌生出更多的灵感。

参考文献:

[1]“慕课”与课堂研讨相结合的工程图学混合式教学改革[J]. 单彦霞. 教学研究. 2015(05)

[2]“慕课”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桥梁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 齐春玲,王显利,王凯英.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13)

[3]工程测量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J]. 郭范波,邱战洪. 测绘通报. 2014(06)

[4]课堂教学变革的反思与重建——“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变革的思考[J]. 刘志军,冯永华. 教师教育学报. 2014(03)

[5]“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 李晓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猜你喜欢
工程测量慕课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