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千年盛世资源 勃发今朝西咸魅力
——用丝路商业精神助推新区新跨越

2021-12-14 06:05宁怀远
企业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西咸新区文化

文/宁怀远

站在中华文明千年历史看今天,古丝绸之路,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开启了盛世汉唐之雄风,这条路不仅是通商之路,更是文化的传播交融之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以远见卓识和战略思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响彻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同年,在中华大地的地理中心、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千年深厚底蕴的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咸新区,中国第七个国际级新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成立,这也是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空港、沣东、秦汉、沣西、泾河,五大新城的规划落地,为建设大西安、发展大西北,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回望历史,坚定文化自信

西咸新区所在区域,集中了周秦汉唐时期最核心的文明,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这就是一片热土,以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造就了古老的秦商,并走出了世界史上最伟大的“古丝绸之路”。

今天的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硬实力带来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而据英国波特兰公关公司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软实力30强:2019年全球软实力排名》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软实力仅排行全球第27位,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匹配,整个文化系统便缺乏文化自信、文化觉醒和文化信仰。

我曾在2014年提出了“丝路商业精神——大商道理念”,以开拓、包容、合作、共赢为核心内涵,从而使丝路商业精神更加的有了格局、载体和方向,其孕育的商业信仰体系、商业文明体系、商业标准体系、商业价值观体系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和重塑。而这,也需要西咸新区在实施“一带一路”中心区战略的过程中,将文化体系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发挥积极作用,用文化的吸引力、历史的穿透力、视觉的震撼力和城市的创新力,来诠释“历史不能复原、文化可以还魂”的创新理念。

立足当下,绘就城市底色

2013年,我应邀参加“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智库论坛”时,提出了“前三十年看深圳,后三十年看西安”的观点。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为深圳等东部区域城市发展加上了腾飞的翅膀,“一带一路”则是为西安等西部区域城市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装载上了发动机。西咸新区,沿承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未来发展,在设立之初,就被赋予了体制机制改革、带动区域发展的使命,定位打造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

经过七年的规划建设与发展,西咸新区也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2020年,西安正式迈入GDP万亿俱乐部城市之列,其中,西咸新区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全省5.0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地市中再次位居第一名。新区高瞻远瞩、统筹谋划,五大新城发挥各自优势,招商引资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一年中引入世界500强28家,中国500强38家,千亿项目落定,拉开了西咸新区重点项目建设序幕。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进展,产业聚集效应凸显,营商环境日益优化,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端要素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临空经济、科技研发、文化旅游、总部经济六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全面发力。城市规划建设更加合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新区发展中得到了极大落实,一座新型的宜居城市、智慧城市逐渐成型。也让西咸新区的魅力与吸引力与日俱增,不断助力西咸新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和产业聚集高地。

着眼未来,谱写发展新篇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开拓、包容、合作、共赢的丝路商业精神,使得我们的经济、文化得到了东西交融和贯通,才有了盛世汉唐的雄风和万国来朝的气相。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要站在未来谋划今天,厚积千年而勃发今朝。在新时代、新常态下,我认为,西咸新区要实现新跨越,应该重点发力以下五大领域:

第一,“创业市场”领域。2020年出现的新冠疫情重新定义了世界经济,疫情之后的五到十年,许多企业面临着重大挑战,比如房地产不景气、制造业发展滞缓、金融危机风险增加等,城市经济的活力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创业市场作为城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叠加疫情带来的产业变革等因素,将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引导城市体制升级,打造发展新引擎。

第二,“消费升级”领域。作为经济双循环战略的重要环节,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升级将成为国家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西咸新区应当发挥产业优势,加大对高精尖、高性价比等消费领域企业的带动作用,规划布局与之相配套的全产业链体系。

第三,“科技创新”领域。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大势,5G提速,人工智能将大范围应用,科技技术加速升级。国家“十四五”发展战略也提出了需求侧改革,科技创新未来的空间是巨大的,西咸新区作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应当在六大主导产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于国内存在短板的科技领域,通过招商引资等措施,不断完善产业链。

第四,“文化复兴”领域。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硬实力的基础,而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则离不开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唯一仅存的硕果,推进文化复兴,建设文化强国,是国家战略之一。站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文化复兴具有了新的时代印记,“顺天时、应地利、聚人和”,西咸新区要深入挖掘千年盛世底蕴与资源,特别是周秦汉唐文明和“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扬,打造文化复兴新高地,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核心文化地标城市。

第五,“一带一路”领域。国家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双循环战略。要结合新区的区位、文化、生态、产业等资源优势,补足短板,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扩大在“一带一路”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对内不断转型升级,对外持续合作共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挥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

紧跟时代大势,抢抓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战略机遇,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同步发展,传承和发扬丝绸之路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开拓、包容、合作、共赢,以新理念、新产业、新业态、新环境推动西咸新区不断实现新跨越,打造开放城市、智慧城市、绿地城市、未来城市,为西咸新区开启“十四五”新征程注入强劲动能。

猜你喜欢
西咸新区文化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城市主题歌曲《我在西咸等你》正式发布
我在西咸等你
谁远谁近?
雄安新区的期许
唱好西咸“融城”记
双城之谋——“西咸一体化”15年发展历程综述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