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15 11:18叶青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红色文化小学语文

摘 要: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做好教育氛围的营造、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红色学习活动的组织、红色实践生活的对接,为学生提供学习、体验红色文化的机会。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教师围绕这些课程内容做教学设计和组织,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红色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红色文化;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2-0036-02

引 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红色教育素材内容,教师在设计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时,要深度研究教材,找到文本中生本思想的对接点,在教学氛围、资源整合、活动组织、实践对接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促进语文要素的顺利落实,培养学生的红色情结,促进其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教育的使命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内容的适切性更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自然应积极践行。

一、营造红色教育氛围,奠定语文要素基础

红色文化教育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与内容,语文教师需要有对接意识,结合当下党史教育的相关内容,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推动红色教育进程,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分析中理解红色文化内涵,促进其思想的健康发展,在深度学习中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目标。语文要素包含诸多内容,将相关教学内容与红色文化进行对接,能够形成崭新的教育契机。教师需要做好对接设计工作,让红色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1]。

例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一课时,教师在课堂导学阶段,先给学生播放电影《刘伯承元帅》的片段。虽然只是几分钟的电影片段,但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学习信息。教师对电影背景做介绍,对刘伯承的主要事迹做推介,加上学生自身的一些认知积累,自然能够帮助学生顺利了解刘伯承这个人物。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给学生讲述了刘邓大军的故事,将学生带入那个特定的年代。在文本阅读环节,教师让学生将最精彩的片段或者句子画出来,并做鉴赏分析,说说这些描写对塑造人物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片段和聆听故事,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其阅读学习自然进入佳境。教师借助影视片段做引导,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氛围中,使学生对刘伯承这一人物有了一定的印象。教师从人物塑造角度做引导,要求学生对描写方法进行认知和体验,这也属于语文要素落实范畴。

二、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启动语文要素落实教程

教材中有大量红色文化资源素材,教师不仅要做好教材的深度发掘,还要对这些红色故事做信息整合处理,借助更多媒介手段进行对应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合适的学习机会,启动语文要素落实教程[2]。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信息渠道收集素材,提炼出更多红色文化内容,让学生自然形成红色文化情结,在个性化学习中内化相关认知。学生通过教材及影视媒介等载体,能够习得不少红色文化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适时进行引导,就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示。

例如,《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接到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学生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不是很熟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影视片段,让学生对文章的时代背景有更直观的了解。如播放电影《上甘岭》的片段,学生虽然对电影内容不是很熟悉,但对歌 曲《我的祖国》印象深刻,因此,教师可组织学生集体演唱这首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之后学生进入文本阅读环节,自主阅读相关内容,对文章内容又有了新的认识。红色文化教育不是简单的信息展示,更不是喊几句口号,而是需要用更多信息进行集中展示,也需要学生调动情绪参与其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关注语文要素的落实,从这个角度展开教学设计和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情感调动和阅读思维启动的基础上做学习研读,进而实现学习的有效性。

三、组织红色学习活动,加快语文要素落实进程

教师组织红色文化学习活动,应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以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3]。比如,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参观红色革命遗迹、访问老革命家,或者参与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书法、绘画、征文、演讲、歌咏等比赛,这些都能够让学生产生心理触动。教师要借助这些文化活动做教学推介,将语文要素落实与红色文化活動相对接,让学生在阅读、操作、思考、归结等实践活动中形成学科综合能力。

例如,《清贫》这篇课文包含典型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先引导学生做深度阅读,理清文本主要情节,然后让学生自行组建表演团队,以小品形式对文本内容进行演绎。首先,组建团队。因为是自愿组合,学生都积极配合。其次是设计小品脚本。学生需要集合团队力量,对文本内容做梳理,对角色、人物性格、身份做确认。再次是排练。角色分工后,学生要经过多次的排练。最后是演绎展示。这一环节不仅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还需要技术的支持。为让学生对人物角色有更深刻的认知,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坚强的革命者是什么样的形象,国民党反动派又是什么样的嘴脸。学生观看视频后,对人物的理解更为深刻,其演绎表现也更到位。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设计课堂演绎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和互动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表达、创造等能力。

四、对接红色实践活动,落实品质培养

红色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渗透设计和处理,能够创造更多的语文要素落实的契机[4]。语文教学与学校文化建设相对接,与公益宣传相融合,都能够给学生创造红色文化学习机会,也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果教师能够发动学生参与红色文化资源信息的收集和整合,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生活实践体验,这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设计教案、执行教程,积极与红色文化教育形成对接,以便对教学进程产生正面影响。因为学生对红色文化实践性活动有更高的参与热情,教师借机引出教学内容,可以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

例如,在教学《摔跤》时,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不是很熟悉,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并在观看过程中找到文本关涉到的场景,进行对接性观赏,对人物特点描写做深度解析。“嘎子”和“胖墩儿”是两个主要角色,二人摔跤这段内容最为精彩。教师可让学生结合电影片段对文本进行分析,使他们形成更直观的感知和体验。文本中的动作和心理描写都比较出色,也是学习重点,更是语文要素内容。教师让学生结合电影内容完成阅读学习,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小兵张嘎》这部电影是抗战题材,属于红色文化范畴,可以成功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他们主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此外,由于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不同的认知,教师要做好调查,针对学生学习诉求进行引导和设计,这样才能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结 语

语文教学与红色文化的结合,让语文要素落实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教师要从更多角度做教学规划,将红色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融合,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小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借助更多辅助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实践性学习过程中内化红色文化,促进语文要素的顺利落实。

[参考文献]

张颖.红色经典的育人路径新探[J].中小学班主任, 2021(08):10-12.

吴宁静.抓住语文要素 发展核心素养[J].小学教學参考,2021(16):20-21.

周叔佑.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69-70.

蔡志鹏.“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J].黑河教育,2021(08):56-57.

作者简介:叶青(1976.11-),女,福建浦城人,本科学历,中级职称。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红色文化小学语文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