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1-12-15 11:18严卿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小学数学

摘 要:微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交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微课视频,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学生也能及时在此平台上反馈学习成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馈,统计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以此调整教学内容,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文章论述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设计原则,以及具体教学案例,旨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小学数学;微课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9192(2021)32-0087-02

引 言

小学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教师既要重视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又要引导他们进行数学思维活动,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1]。

一、基于微信平台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开展的意义

(一)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开展有效的预习,在课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课后进行查漏补缺[2]。以上三个阶段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主动权,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优化。

(二)增强教学便捷性

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增强数学教学的便捷性。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获得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学习,从而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反映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享数学学习经验,营造互动性、分享性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发自身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通过在微信公众平台观看微课视频,学生既可以独立解决数学问题,也可以与同学交流、探究问题的解决方式,或者进行相应的实践,从而解决数学问题,提升自身学习能力[3]。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创造性地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还可以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基于微信平台的小学数学微课学习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际调查,教师发现,微信公众平台上存在较为严重的“教”“学”失衡现象[4]。具体来说,一是虽然微信平台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但较少有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导致学生无法在公众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二是缺乏必要的交互性。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第一时间的解决。三是微课的容量较小。在现阶段的公众号内容推送过程中,教师只能推送MP4 格式的且大小在20M 以内的视频。由于视频容量较小,很多内容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传输,导致整体的微课学习效果差。

三、微信平台中数学微课设计原则

(一)注重教学的联动性

教师在设定相应的微课学习内容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真正让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由于学校和家庭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师在设置微课学习内容时可以构建亲子授课模式,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设置相应的微课时,教师应注重搭建互动性平台,即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连接,通过家校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状况及家长的思维方式,进而结合实际状况,构建行之有效的微课学习模式。

(二)注重学习定位的多样性

众所周知,微课可以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阶段,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数学微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学习定位多样性的角度设计微课。在具体的定位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微课。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包括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两方面。在知识学习方面,教师可以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注重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辅助学生整体性掌握数学知识,让他们的数学学习更具体系性。在能力提升方面, 教师在设计相应的微课内容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及反思能力,让学生获得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基于微信平台的数学微课教学案例

(一)运用引导法,组织学生制作微课,培养学生的转化思维

在微课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设计微课,并介绍微课的制作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转化思维。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真正为培养学生的转化思维保驾护航。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微课,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转化思维。教师应合理组建小组,在小组组建过程中,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学生安排相应的职务:资料收集员、微课制作员、微课讲解员及微课创意员。由于此部分内容较为简单,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利用班级微信群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方向性,促进他们转化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课前用微课,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学生思维想象力

针对一些较为难懂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创设生动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数学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积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学生推送圆柱体积推导过程的视频,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个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微课的热情。比如,小婵说:“通过观看视频,我加深了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首先,切割圆柱,并将其拼凑成近似长方体的几何体。其次,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即长× 宽× 高,推出圆柱的体积为底面积与高的乘积。”通过课前推送的微课内容,学生能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展示微课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训练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得到更为直接的指导,进而提升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微信公众号上开展微课教学,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具有适切性的授课模式。其次,教师应深入研究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实现更为高效的信息推送,从而充分发挥微信的优势,将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作用发挥到极致。最后,教师应注重个人的教学反思,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问题,总结教学经验,促进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段维功.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探究[J].教书育人,2021(16):59-60.

何玉红.刍议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1(41):73-74.

郭云霞.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J].新课程,2021(05):114.

庾少华.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探析[J].新课程,2020(25):8-9.

作者简介:严卿(1981.12-),男,江苏南通人,中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平台小学数学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综合素质社团建设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