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榛子产业竞争力评价

2021-12-16 07:47张占英
湖北植保 2021年6期
关键词:榛子竞争力山西

李 亮 王 玺 张占英

(1.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 山西太原 030031;2.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湖北武汉 430070)

榛子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随着平欧杂种榛子育种和栽培技术的日益成熟,进入21世纪后,榛子的园艺化栽培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春种结束,全国平欧榛子栽培面积约8万hm2,产量约1万t。山西野生榛子分布广泛,但开发利用率极低,多为零星采集,从2000年以来,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开始进行平欧榛子的引种、选育和栽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适宜山西地区种植的榛子新品种和一套丰产抗旱栽培技术。截至2019年,山西平欧榛子栽培面积约1333 hm2,产量约200 t[1-3]。

在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背景下,基于山西省山地丘陵多、盆地平原少的地理条件和四季分明、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发展榛子这一特色林果产业,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振兴都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发展榛子产业对于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山西农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国经济林协会榛子分会数据,东北三省榛子产业约占全国榛子产量的75%,是我国重要的榛子产区。部分县市的榛子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如辽宁铁岭县[4]和桓仁县[5]。山西榛子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但地理气候条件适宜榛子栽培。如何把握山西榛子的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山西榛子产业竞争力,对于承接东北地区榛子产业发展机遇、加入东北榛子产业链并共享利益,都是需要识别和把握的;而首要问题是在摸清山西榛子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力评价,进而探寻发展路径。

1 文献回顾

在研究对象上,以往文献对农业竞争力的评价较多[6,7]。在农产品中,粮食作物等谷物[8]以及经济作物茶叶[9]竞争力研究文献较多;园艺产品中,苹果产业竞争力研究文献较多[10-12]。在研究内容上,有的学者进行了区际竞争力比较,省域尺度的竞争力研究最受关注,有的学者进行了中外苹果竞争力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大多以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在研究方法上,有的选择了因果分析模型,从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等方面进行评价;有的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在研究结果上,部分学者根据竞争力测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有的则从价格与非价格两因素分别评价。

通过梳理发现,研究榛子产业竞争力的文献较少,大多文献仅仅局限于某一省域或县域,没有比较,且主要为定性研究;研究范式为现状、问题、对策,针对性不强,评价结果局限。本文借鉴苹果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定量评价省域间榛子产业竞争力,并在摸清山西省榛子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优化山西省农业产业结构、提升榛子产业竞争力提供决策支持,为其他地区开展特色林果业竞争力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2 数据与方法

2.1 指标体系构建

全国榛子主产区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本文以北方5个榛子主产省份为横向对比研究对象,分别为河北、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榛子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涉及多个方面,根据前人对其他农产品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设置,结合榛子产业实际,按照完备性、科学性、可代表性和可得性原则,本文将榛子产业竞争力作为目标层。准则层分3类,包括基础因素、核心因素、环境因素。其中,基础因素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年降水量、年日照时长、年均气温、森林覆盖率和受灾面积;社会资源包括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运输路线长度;环境因素分为政府作用和市场环境,政府作用包括对教育、科技、农林水的财政支出,市场环境包括互联网接入端口数量和外商投资总额;核心因素包括榛子栽培面积、产量、榛林衍生品产量,如榛蘑等林下作物。线上成交量和线上成交额。

2.2 计算方法

在指标权重确定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该方法是用标度对人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量化。根据某层元素两两比较判断,得出判断矩阵,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求得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13]。

第一步:构建层次分析结构(图1)

图1 层次分析结构

这一步是AHP法中最重要的一步,即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3层,上层对下层元素起支配作用,下层受上层元素的支配。

第二步:构造判断矩阵

通过比较同一层两两元素的重要性大小构造判断矩阵。1表示两元素同等重要,5表示前一个元素比后一个元素极端重要,1~5表示重要程度逐渐加深。

根据两两相对性,矩阵中右上部分值与左下部分值互为倒数,主对角线元素为自身与自身的比较值,为1。本文向农业经济和榛子产业领域相关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所得判断矩阵较为客观实际。

第三步:一致性检验

根据矩阵理论,以一致性比率小于0.1为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第四步:层次单排序

利用方根法、最小二乘法、特征根法、和法等计算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在计算机AHP软件的帮助下,可以快速求出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特征向量即为对应的单层排序权重值。

第五步:层次总排序

由上而下逐层计算出最低层因素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即层次总排序。

得分计算方法:首先将指标分为正向和负向指标,将负向指标做倒数,使指标方向一致;然后对指标进行规范化,使其无量纲;最后将对应指标与权重相乘累加计算得分。

2.3 数据来源

森林覆盖率、受灾面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企业投资总额、互联网接入端口量、运输线路长度均取自国家统计局官网。其中,运输线路长度为公路、铁路、内河里程之和,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年日照时长取自2018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省会城市为代表。榛子栽培面积和产量来自中国干果经济林协会榛子分会,榛林衍生产品产量取自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线上成交量和成交额来自布瑞克大数据。计算软件为Yaahp软件V0.6.0版和Excel2016。

3 结果与分析

指标体系与权重值计算结果见表2。

表1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表2 指标体系与权重值

表1可见,榛子产量权重(0.2463)最高;此外,栽培面积(0.1150)、衍生品产量(0.0804)、成交额(0.0624)的权重也较大。这种比重分配较符合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即榛子产量大的地区可被认为该产品在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发挥其资源禀赋优势是提高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

5个榛子主产省份及山西的竞争力指标原始数据见表3。

表3 竞争力指标原始数据

以上指标除受灾面积为负向指标外,其余指标均为正向指标。进行数据规范化后,得出6个省份的竞争力排名见表4。

表4 竞争力排名

山东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产值均处于全国前三,农林牧渔多业发展;河北位于京津冀增长极地区,社会环境和营商条件好;东北三省榛子发展底子好,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从山西榛子产业竞争力排名看,无论基础因素、核心因素还是环境因素,均处于末位;从核心因素看,山西榛子在面积、产量、销量等方面的规模严重偏小;从基础因素看,山西降雨量少、生长量小、森林覆盖率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市场规模小;从环境因素看,财政投入绝对值偏低,营商环境有待加强。

4 对策与建议

山西榛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榛子园均属于新建园,短则1~2年,长则3~5年,大部分未挂果或少挂果。处于起步阶段的优势是能够吸取榛子主产省的经验教训,少走或不走弯路。树立全局、长远、动态的发展理念,实现弯道超车。相比于榛子主产省份,要明确竞争优势不在于产业规模或市场体量,而在于高海拔和旱作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榛林对于生态修复和保护的生态效益。可将山西榛子产业定位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榛子的重要产地和全国榛子的重要补充基地,以精优取胜、以特色取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4.1 发展循环经济

将榛子生产与生态保护和修复统一进行,通过新建榛园以及对野生榛林的开发利用,绿化荒山荒坡,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榛园前3年可种植红薯、土豆、豆类等低矮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3年以后行间生草,种植毛叶苕子、三叶草等优良草种,营建生态小气候,连年刈割,使能量和营养在果园循环利用。有条件的野生榛林进行更新复壮,按带状或片状轮替平茬,对立地条件较好、长势良好的野生榛林,嫁接平欧榛子。野生榛林的开发应去除杂树、杂草,种植林下作物,如榛蘑等食用菌。

4.2 加快生产技术扩散辐射

山西对平欧榛子的引种、选育、栽培等科研工作已开展10多年,虽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但转化较慢;不仅有推广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也与各地榛子发展缓慢有较大关系。应整合栽培、植保、节水、经济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科研团队,带苗木、带技术,深入农村地头,介绍榛子的品种特点,建立长期定向服务,提高科研机构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在有条件的地区,地方政府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契机,以项目形式确立示范点,树立典型,带动合作社和农户。产学研政相结合,形成产业联盟,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合力。加快榛子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扩散和辐射,推动该产业尽快形成地区优势。

4.3 树立动态长远发展理念

优势产业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旧的产业会失去原有优势,并被新的优势产业所取代。优势产业不能局限于产业层面上,要在产品和技术层次上进行细分。未来榛子产业必然会向榛仁深加工、鲜食榛子嫩果等方面发展。要关注榛子市场动态,以出口为导向还是以内销为导向,以鲜食为导向还是加工为导向,在产业布局前就要做好规划。榛子产业发展应该与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等坚果企业深度捆绑,以适应零食消费市场的快速变化。

区域间的竞争在于凸显产品差异化特色,应发挥山西榛子产业的比较优势,让绿色生态、旱作农业、高品质榛子成为山西榛子的名片;此外,应参与全国榛子全产业链建设,共享产业链收益,抓住时机,积极承接东北地区榛子产业转移,共同推动我国榛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榛子竞争力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真人榛事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榛子的猫猫图鉴(上)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