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2020年玉米植保综合用药试验示范

2021-12-16 07:50刘尚友李新斌李筱华
湖北植保 2021年6期
关键词:喇叭口保苗苗期

刘尚友 石 磊 李新斌 李筱华

(襄阳市植物保护站 湖北襄阳 441022)

襄阳市是粮食大市,2020年玉米种植面积18.47万hm2,其中夏玉米15.10万hm2。全市玉米生产中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苗期地下害虫(金龟子)、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玉米锈病和小斑病等。为控制玉米病虫发生危害,最大限度减少因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对确保全市百亿斤粮食产能至关重要。2020年襄阳市植保站在樊城区太平店镇创建了夏玉米植保综合用药试验示范区,重点选用几种新型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开展综合用药试验示范,以期展示玉米不同生育阶段植保综合用药试验对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效果以及对玉米的增产效益,为全市玉米病虫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示范基本情况

试验示范点安排在樊城区太平店镇沈河村二组。示范地块地势平坦、中等肥力,pH值6.5,砂壤土。示范地块为麦-玉轮作田块,玉米种植品种为郑原玉432,每667 m2播种量1.75kg,机播株行距62cm×20cm。播种时间5月31日,6月8日出苗,9月9日收获。底肥每667 m2用27-7-6的三元复合肥50kg,种肥同播,一次施入,玉米生长期间无追肥。示范地除草情况:6月30日每667 m2用52%烟嘧·莠去津WP 100g+15%硝磺草酮SC 80g对水全田均匀喷施。

1.2 试验药剂

试验药剂:40%溴氰虫酰胺·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福亮)、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福奇)、50g/L虱螨脲乳油(美除)、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扬彩),以上药剂均由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提供。

对照药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生产,当地市场购买)。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三个处理,不设重复(详见表1)。

表1 试验设计

1.4 施药方法与施药时间

示范地施药机械采用机动喷雾器,选择无风时段施药,按试验设计用药量配药,施药人员按正常喷药步速均匀喷雾。第一次施药时间为7月3日傍晚,玉米生育期处于小喇叭口期。第二次施药时间为8月1日,玉米生育期处于抽雄期。

1.5 调查与统计方法

1.5.1 苗期保苗及虫害防效调查

6月18日使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50株,依据公式计算出5点的平均保苗率。

保苗率(%)=田间实际密度/播种密度×100

另使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 20株,依据公式计算害虫为害率和防效。

害虫为害率(%)=Σ(每点害虫为害株数)/(5×20)×100

防效(%)=(空白区为害率-处理区为害率)/空白区为害率×100

同时采用目测方式对示范地玉米叶片颜色、长度等进行调查。

1.5.2 小喇叭口期虫害防效调查

7月13日使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00株,依据公式计算为害率和防效。

为害率(%)=Σ(每点害虫为害株数)/(5×100)×100

防效(%)=(空白区为害率-处理区为害率)/空白区为害率×100

1.5.3 乳熟期病虫害防效调查

本地乳熟期主要病害为玉米锈病和小斑病。9月2日使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5株,按0-7级分级标准对玉米锈病、小斑病分别进行分级调查。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发病部位占全部叶片的1/4以下;3级:发病部位占全部叶片的1/4-1/2;5级:发病部位占全部叶片的1/2-3/4;7级:发病部位占全部叶片的3/4以上。依据公式分别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7)×100

9月9日调查玉米雌穗鳞翅目害虫为害,使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20株,依据公式计算为害率和防效。

为害率(%)=Σ(每点为害株数)/(5×20)×100

防治效果(%)=(空白区为害率-处理区为害率)/空白区为害率×100

1.5.4 测产

示范地于2020年9月9日测产。采用平行跳跃法采样,每个处理随机选取3个点,每个点随机采收4个成熟棒穗,每个处理共计12个成熟棒穗。将收获的样品果穗带回晾晒7d后脱粒,每个处理分别称重,计算出每个果穗籽粒平均重量,结合测得的株行距和结实率等计算每667 m2玉米产量。依据公式计算增产效果。

增产效果(%)=(PT-CK)/CK×100

式中:CK——对照区采收样品重量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课堂,教是为了做到不教,教师要从课前预习过程中正确引导做起,在课前预习、课堂引导以及教学评价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锻炼初中生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让学生在有限的英语学习时间内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获得更多收获。

PT——处理区采收样品重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苗期病虫防控效果

6月18日苗期调查结果见表2。示范区保苗率为99.2%,高于常规处理区97.6%和空白对照95.6%。虫害调查时示范地玉米没有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危害玉米的主要有粘虫,其次为玉米螟。示范区害虫危害率为4.0%,防效达到42.9%,高于常规处理28.6%。说明通过40%溴氰虫酰胺·噻虫嗪FS拌种对玉米有较好的保苗效果和一定的害虫防治效果。

表2 苗期防效调查表

2.2 小喇叭口期病虫防控效果

7月13日小喇叭口期病虫害防效调查结果见表3。示范地玉米虫害主要有粘虫和玉米螟,发现两株玉米上有三头草地贪夜蛾(4龄)为害。示范区病虫防效达到了83.8%,远高于常规处理的45.6%。示范区小喇叭口期对害虫的防效要高于苗期。

表3 小喇叭期防效调查表

2.3 乳熟期病虫防控效果

乳熟期主要病虫害防效调查结果见表4。9月2日调查本地乳熟期主要病害为玉米锈病和小斑病。9月9日调查玉米雌穗鳞翅目害虫为害时示范地玉米虫害主要是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示范区处理对玉米锈病防效达到62.7%,对玉米小斑病防效达到64.9%,对雌穗害虫危害的防效达到76.0%,较常规处理区防效分别高22.5%、21.2%和27.8%。全市2020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雨水较常年偏多一倍以上,特别在7月中下旬,暴雨频发,示范区玉米地被淹,田间湿度很大,有利于病害发生,田间发病仍然较重,病指较高,对病害防效影响较大,示范区病害防效要低于虫害防效。

表4 乳熟期防效调查表

2.4 田间增产效果

示范区侧产后理论产量为494.1 kg/667m2,较空白对照增产47.5%,较常规处理增产18.0%。

表5 秭归县柑橘园橘小实蝇监测情况一览表

3 结果讨论

从示范结果看,通过40%溴氰虫酰胺·噻虫嗪FS 500mL/ 100kg种子拌种处理、小喇叭口期每667m2施14%氯虫·高氯氟CS 20mL、50g/L虱螨脲EC 30mL和18.7%丙环·嘧菌酯SE 70mL,较农户常规防控对虫害和病害的防效均有明显提升,苗期对害虫的防效提高了14.3个百分点,小喇叭口期对虫害防效提高了38.2个百分点,乳熟期对玉米锈病防效提高了22.5个百分点,对玉米小斑病防效提高了21.2个百分点,对穗部虫害防效提高了27.8个百分点。示范区测产较常规防控处理产量增加了18.0%,防病增产效果明显。

2020年全市草地贪夜蛾发生晚,六月上旬才见虫,较2019年晚了将近一个月,全市草地贪夜蛾总体发生较轻,田间虫量小。示范地块周边玉米种植集中连片,当地老百姓防虫治病积极主动,田间管理水平较高,周边田块虫害发生普遍偏轻,加之特殊的气候导致玉米示范区被水淹长达半月,测产方法有一定偶然性,误差较大,另外施药时间及方式等试验设计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喇叭口保苗苗期
不同夏玉米品种大喇叭口期耐热性评价和鉴定指标筛选
玉米苗期根汞胁迫响应中miRNA的鉴定及初步验证
大同市朔城区:开展辣椒苗期田间检疫工作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苗期发病率高达80%,成活率低至10%!石斑鱼肠道微孢子虫危害严重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尾管固井回接筒铣锥限位清铣及修复技术
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赤眼蜂不同放蜂方法对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试验
白泥地的改良与保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