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球囊扩张联合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催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2-16 05:38薛安周跃君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试产催产催产素

薛安, 周跃君

(博罗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 广东 惠州516100)

妊娠晚期催产是指在孕妇自然临产发动前通过药物、 器械等手段促进产程发动, 以达到阴道分娩的目的[1]。 在催产过程中, 宫颈成熟度是决定催产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2]。 若能够有效促进宫颈成熟, 且避免过频过强的子宫收缩, 对推动产妇阴道分娩、 降低剖宫产率具有较大的作用[3]。 但如果使用不安全的促宫颈扩张、 成熟方式, 不仅会增加催产失败风险, 还会对母婴结局产生不良影响[4]。 本研究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0年5 月于我院产科病区就诊的70 例阴道试产且宫颈不成熟的足月初产妇, 分析宫颈球囊扩张联合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催产的临床效果, 以期为产科催产方式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0 年5 月于我院产科病区就诊的70例阴道试产且宫颈不成熟的足月初产妇,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5 例。 纳入标准: ①无剖宫产指征, 符合阴道试产条件; ②单胎足月妊娠 (孕周≥37 周); ③宫颈Bishop 评分<4分; ④年龄≥20 岁; ⑤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 肝、 肾等重要器官基础疾病; ②精神类疾病; ③病历资料记录不全。 观察组年龄20 ~38 岁, 平均年龄 (26.4 ± 3.58)岁; 高龄产妇5 例, 过期妊娠2 例。 对照组年龄20 ~37 岁,平均年龄 (25.3 ± 4.06) 岁; 高龄产妇3 例, 过期妊娠2 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催产: 首先将2.5 U 催产素与500 mL 生理盐水混合, 以8 滴/min 速度静脉滴注, 密切关注并记录产妇宫缩情况, 每15 min 调整一次滴速, 滴速控制在40 滴/min 以内, 每天静脉滴注总量不超过1 000 mL, 使宫缩频次达到2 ~3 次/10 min, 且每次宫缩强度维持在30 ~45 秒, 滴注3 d 仍未临产则视为催产失败。 观察组采用宫颈球囊扩张联合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的方法催产: 产妇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后铺巾, 使用阴道扩阴器暴露未成熟的宫颈,然后将球囊导管插入宫颈至球囊完全进入, 取出扩阴器, 注入生理盐水, 严密观察产妇及胎儿情况, 12 ~14 h 后仍未临产则取出球囊, 参照对照组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

1.3 观察指标

①试产成功率: 采用Bishop 评分判断产妇宫颈成熟度[5]。显效: 干预前后Bishop 评分提高≥7 分; 有效: 干预前后Bishop 评分提高5 ~ 6 分; 无效: 干预前后Bishop 评分提高<5分。 试产成功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②产程时长: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第一产程 (潜伏期、 活跃期)、 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长。 ③母婴结局: 记录两组的母婴结局, 包括胎膜早破、 羊水粪染、 出血>500 mL、 宫颈裂伤、尿潴留、 新生儿窒息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n(%)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产成功率

观察组试产成功率为94.29%, 高于对照组的77.14%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试产成功率比较 [n (%)]

2.2 产程时长

观察组第一产程潜伏期、 活跃期时长, 第二产程时长及总产程时长均短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产程时长比较 (±s, h)

表2 两组的产程时长比较 (±s, h)

组别 n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总产程潜伏期 活跃期观察组 35 4.09±0.78 1.05±0.31 0.51±0.12 6.25±2.10对照组 35 6.01±1.21 3.44±0.96 0.76±0.22 10.24±1.71 t 7.890 14.016 5.902 8.716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母婴结局

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22.86%,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71%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母婴结局比较 [n, n (%)]

3 讨论

宫颈成熟是指分娩开始前宫颈变软、 缩短、 消失及扩张,是经阴道分娩的前提。 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是临床上一种较为传统的催产方法, 但其临床效果并不理想。 宫颈扩张球囊是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的一种较新的催产技术, 其操作方便, 产妇容易接受, 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1]。 本研究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0 年5 月到我院产科病区就诊的70 例要求终止妊娠且宫颈不成熟的产妇, 根据引产处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 例。 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催产,观察组采用宫颈球囊扩张联合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催产,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试产成功率为94.2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 (P<0.05); 观察组总产程时长为 (6.25 ± 2.10) h, 短于对照组的 (10.24 ± 1.71)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潜伏期、 活跃期时长及第二产程时长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上述研究结果可能与催产方式的作用机理有关[6], 表明宫颈球囊扩张联合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能够提高试产成功率, 缩短产妇产程。 另外, 本研究结果亦显示, 观察组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22.86%,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宫颈球囊扩张联合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能够有效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

综上所述, 宫颈球囊扩张联合静脉滴注小剂量催产素催产能够有效促进宫颈成熟, 提高试产成功率, 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试产催产催产素
血糖控制良好的妊娠糖尿病孕妇阴道试产风险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研究进展
预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失败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建立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人工催产药物使用进展
夫妻互按脚部更性福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猫与狗谁更爱你
鱼类催产激素对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影响
花的一年两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