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铋剂四联疗法对Hp 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1-12-16 05:38黄婷李玉玲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四联胶体炎性

黄婷, 李玉玲

(宜春袁州现代医院 内科, 江西 宜春336000)

幽门螺旋杆菌 (Hp) 作为慢性感染病原体, 多寄生于胃黏膜组织内, 感染后易导致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上升, 诱发细胞免疫反应, 患者通常表现出反酸等症状, 是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常见致病菌[1]。 既往临床多采用阿莫西林、 雷贝拉唑、 克拉霉素结合的三联疗法治疗, 虽然该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清除Hp, 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 Hp 耐药性逐渐上升, 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 含铋剂四联疗法是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加入胶体果胶铋药物, 通过提高药物的可耐受性, 进而有效根除Hp[3-4]。 基于此, 本研究探讨含铋剂四联疗法在Hp 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旨在提高Hp 清除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我院收治的76例Hp 感染患者,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 例。 对照组男21 例, 女17 例; 年龄22 ~ 68 岁, 平均年龄 (51.78 ± 2.34)岁; 慢性胃炎13 例, 胃溃疡15 例, 十二指肠溃疡10 例。 对照组男22 例, 女16 例; 年龄23 ~ 69 岁, 平均年龄 (51.81 ±2.37) 岁; 慢性胃炎14 例, 胃溃疡13 例, 十二指肠溃疡11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胃镜下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显示Hp为阳性; 伴有程度不一的腹痛等症状;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对本研究用药过敏; 孕妇; 肝肾功能严重不足; 精神系统紊乱。

1.3 方法告知所有患者戒烟戒酒。 对照组予以口服阿莫西林胶囊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2020236), 1.0 g/次, 2 次/d;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 (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916), 20 mg/次, 2 次/d; 克拉霉素片 (台山市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7404), 1 片/次, 2 次/d。 观察组使用含铋剂四联疗法,即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胶体果胶铋胶囊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3476) 口服, 150 mg/次, 3 次/d。 两组均连续用药14 d。

1.4 观察指标①炎性因子水平: 采集患者清晨静脉血5 mL,离心获取血清后,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水平。 ②免疫球蛋白: 抽取患者晨起3 mL 静脉血, 分离血清后, 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G、 I gA、 IgM 水平。 ③Hp 清除率: 治疗14 d 后, 复查快速尿素酶试验, Hp 为阴性即清除。 ④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的便秘、 呕吐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n(%)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 两组的IL-6、 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的IL-6、 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注: 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P <0.05。

组别 n IL-6 (pg/mL) TNF-α (mg/mL)治疗前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8 19.61±4.21 53.59±6.39 27.34±3.51对照组 38 19.58±4.24 53.54±6.43 38.65±4.67 t 0.031 0.034 11.934治疗后7.54±1.38 10.37±3.45 4.695 P 0.000 0.975 0.973 0.000

2.2 免疫球蛋白治疗前, 两组的IgG、 IgA、 IgM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的IgG、 IgA、 IgM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免疫球蛋白比较 (±s, mg/L)

表2 两组的免疫球蛋白比较 (±s, mg/L)

组别 n IgG IgA Ig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8 22.56±5.81 12.79±3.21 3.85±0.83 2.24±0.27 2.77±0.55 1.54±0.24对照组 38 22.58±5.78 17.38±4.38 3.87±0.84 3.35±0.51 2.79±0.56 2.23±0.42 t 0.015 5.211 0.104 11.856 0.157 8.793 P 0.988 0.000 0.917 0.000 0.876 0.000

2.3Hp清除率观察组的Hp 清除率为94.74% (36/38), 高于对照组的78.95% (30/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46,P=0.042)。

2.4 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便秘2 例、 呕吐1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 (3/38); 对照组发生便秘3 例、 呕吐2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 (5/38);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40,P=0.709)。

3 讨论

Hp 作为革兰阴性杆菌, 多存在于胃液中, 参与多种上消化道疾病的发展过程[5]。 针对Hp 感染患者, 临床多采用三联方案治疗, 通过清除体内大部分Hp, 发挥治疗功效, 但随着病菌耐药性的提高, 其治疗效果明显降低, 已无法有效清除患者机体内的Hp。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后的IL-6、 TNF-α、 IgG、IgA、 IgM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Hp 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表明含铋剂四联疗法可有效清除Hp 患者机体病原菌,提高机体免疫力, 促进其恢复。 传统的三联疗法由阿莫西林胶囊、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 克拉霉素片组成, 其中阿莫西林胶囊属于抗生素,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促使病菌裂解、消亡, 从而有效清除Hp; 克拉霉素片与患者机体的细菌核糖体50S 亚基相结合, 抑制蛋白形成, 从而发挥抗菌功效;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可作用于胃黏膜, 抑制K+、 ATP 酶的活性, 促使胃内pH 值大幅提高, 继而创造良好的清除Hp 的条件[6]。三种药物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清除Hp, 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但治疗效果欠佳, 故临床多考虑联合用药。 Hp 感染易促使胃黏膜炎性因子异常释放, 降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含铋剂四联疗法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加入胶体果胶铋胶囊。 胶体果胶铋胶囊具有较高的胶体粘性指数和较强的炎性因子亲和力, 通过选择性地结合受损黏膜, 加快胃肠黏膜上皮细胞黏液的分泌, 抑制细菌酶活性, 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减轻炎性反应[7]。同时, 胶体果胶铋胶囊可于病灶表面产生胶体薄膜, 有效预防胃酸和药物的侵蚀, 对Hp 的代谢状况造成干扰, 阻断病菌与黏膜上皮细胞粘附通路[8], 进而直接清除Hp, 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 含铋剂四联疗法可有效清除Hp 感染患者机体Hp, 提高其免疫力, 加快症状缓解, 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四联胶体炎性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分析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安全性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分散系、胶体”的考点归类和规律总结
黄河水是胶体吗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教学设计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