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Ⅰ对心肌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和心肌重塑的影响研究

2021-12-16 05:38张维新程亚丽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1期
关键词:辅酶阿替普氯吡

张维新, 程亚丽

(郑州市中医院 心血管三科, 河南 郑州450007)

心肌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共同作用引起的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氧缺血, 从而引起心肌组织坏死, 影响心功能水平正常发挥[1-2]。 阿替普酶、 氯吡格雷是心肌梗死患者的常用药物,但氯吡格雷联合阿替普酶用于心肌梗死患者中存在诸多局限性, 血管再通率较低。 辅酶Ⅰ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药物, 其主要成分为二磷酸烟苷/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广泛用于白细胞减少、 冠心病、 心力衰竭等各类心肌疾病中, 能降低临床死亡率, 促进患者恢复[3]。 本研究探讨辅酶Ⅰ对心肌梗死患者凝血功能、 心肌重塑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 年3 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24 例, 随机分为两组各62 例。 对照组男38 例,女24 例; 年龄41 ~ 78 岁, 平均 (54.59 ± 5.45) 岁; 发病至治疗时间1 ~ 6 h, 平均 (3.29 ± 0.52) h; 体质量指数 (BMI)18 ~ 26 kg/m2, 平均 (22.59 ± 3.34) kg/m2; 病灶部位: 前壁14 例, 下壁23 例, 右室20 例, 高侧壁5 例。 观察组男39 例,女23 例; 年龄42 ~ 79 岁, 平均 (55.11 ± 5.48) 岁; 发病至治疗时间1 ~ 7 h, 平均 (3.32 ± 0.56) h; BMI 19 ~ 27 kg/m2,平均 (22.64 ± 3.38) kg/m2; 病灶部位: 前壁11 例, 下壁24例, 右室21 例, 高侧壁6 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①符合心肌梗死诊断标准[4], 并经临床确诊; ②具有辅酶Ⅰ、 氯吡格雷及阿替普酶药物治疗适应症, 均无药物过敏史; ③基线资料与随访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 ①合并确诊的恶性肿瘤、 精神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 ②继发性心脏破裂、 心肌穿孔及严重瓣膜病; ③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或近期使用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药 (ACEI)。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替普酶治疗。 口服氯吡格雷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542,规格: 25 mg) 300 mg, 每天1 次; 将阿替普酶 (酒泉大得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62020022, 规格: 56 单位)100 mg 混合0.9%等渗盐水100 mL 中, 以加速给药法静推15 mg, 30 min 持续静滴阿替普酶50 mg, 剩余35 mg 药物于60 min 内持续静滴完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辅酶Ⅰ治疗。 注射用辅酶Ⅰ (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1024721) 5 mg, 每天1 次, 药物使用前给予氯化钠注射液2 mL 溶释, 14 d 用药后评估患者效果。

1.4 观察指标①凝血功能。 于治疗前、 治疗后2 周次日取患者空腹外周血3 mL, 完成血清分离后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D-二聚体 (D-D) 水平。 ②心肌重塑水平。 于治疗前、 治疗后2 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 (LVEF)、 血管阻力 (SVR)、 左心室收缩末容积 (LVESV)、 左心室舒张末容积 (LVEDD)。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n(%)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凝血功能治疗前, 两组的FIB、 APTT、 PT、 D-D 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治疗后2 周, 两组的FIB 水平降低,APTT、 PT 缩短, D-D 水平升高 (P<0.05); 观察组的FIB 水平低于对照组, APTT、 PT 短于对照组, D-D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凝血功能比较 (±s)

表1 两组的凝血功能比较 (±s)

注: 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aP <0.05。

时间 组别 n FIB (g/L) APTT (s) PT (s) D-D (mg/L)治疗前 观察组 62 4.97±0.83 27.52±4.35 14.74±2.15 2.85±0.43对照组 62 4.99±0.84 27.53±4.37 14.75±2.17 2.84±0.42 t 0.133 0.013 0.026 0.131 P 0.894 0.990 0.980 0.896治疗后2 周 观察组 62 3.26±0.32a 23.25±3.21a 10.25±1.69a 3.79±0.71a对照组 62 3.67±0.58a 26.38±4.13a 13.21±2.07a 3.25±0.64a t 4.874 4.712 8.722 4.448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心肌重塑水平治疗前, 两组的LVEF、 SVR、 LVEDV、LVESV 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治疗后2 周, 观察组的LVEF 高于对照组, SVR、 LVEDV、 LVESV 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心肌重塑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的心肌重塑水平比较 (±s)

注: 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aP <0.05。

时间 组别 n LVEF(%)SVR(mL/min)LVEDV(mL/m2)LVESV(mL/m2)治疗前 观察组 62 34.34±4.34 155.39±12.19 142.84±10.35 77.43±4.36对照组 62 34.36±4.36 155.40±12.21 141.85±10.33 77.44±4.38 t 0.026 0.005 0.533 0.013 P 0.980 0.996 0.595 0.990治疗后2 周 观察组 62 39.73±5.29a 142.37±10.24a 123.26±8.37a 64.31±4.13a对照组 62 36.72±4.79a 148.48±11.54a 132.49±9.56a 70.49±4.32a t 3.321 3.118 5.720 8.142 P 0.001 0.002 0.000 0.000

3 讨论

近年来, 辅酶Ⅰ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得到应用, 且效果较为理想[5]。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后2 周的FIB 水平低于对照组, PT、 APTT 短于对照组, D-D 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表明辅酶Ⅰ能够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凝血水平。 辅酶Ⅰ为生物体内乳酸脱氢酶与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辅酶, 能直接参与人体糖、 脂肪及氨基酸的生成、 代谢。 辅酶Ⅰ中三羧酸循环为人体必需辅酶, 能保证心肌物质与能量代谢; 药物能特异性激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uins 活性, 阻断心肌重构进程。同时, 辅酶Ⅰ属于内源性物质, 药物纯度能达到99.5%以上,已为多部权威指南、 教科书推荐用药[6], 且患者用药后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用药后2 周, 观察组的FIB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APTT、 PT 明显短于对照组, D-D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 组 (P<0.05); 观 察 组 的LVEF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SVR、LVEDV、 LVESV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提示辅酶Ⅰ应用于心肌梗死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肌重塑, 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水平。 辅酶Ⅰ是治疗心肌梗死的新型药物, 具有三大显著特点: ①药物与胰岛素、 甲状腺素、 生长激素等同属于人体内存在并发挥重要生理作用的活性物质; ②在心肌细胞、 脑神经细胞中含量相对较多, 消耗亦相对较大; ③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及疾病的发生, 辅酶Ⅰ会快速降低, 尤其在心、 脑中最为明显。 因此, 辅酶Ⅰ是人体脱氢酶的必需辅酶, 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7], 能够直接参与人体多种生理反应, 在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亦可参与信号分子生成, 调节多种细胞信号通路。

综上所述, 辅酶Ⅰ治疗心肌梗死能够提高心功能水平, 全面抑制心肌重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辅酶阿替普氯吡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吃氯吡格雷最好测下基因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阿替普酶体外溶凝效果评价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吃辅酶Q10有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