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施不同叶面肥对灰枣果实和品质的影响

2021-12-17 05:48牛蛉磊吉光鹏常学艳张栋海吴玉蓉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糖酸总酸叶面肥

牛蛉磊 吉光鹏 常学艳 王 凡 张栋海 吴玉蓉 刘 伟 宋 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图木舒克 843900)

枣(Ziziphus jujuba Mill.)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果树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优势果树树种,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与桃、李、栗、杏并称为我国古代五果[1]。世界上红枣规模化种植的国家有中国和韩国,我国拥有近100%的枣产品国际贸易,在农副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2019年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已突破600万亩,约占全国红枣总面积的1/3,盛果期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红枣已成为新疆主要的特色林果业树种之一。红枣是耐寒、耐旱植物,也是一种营养丰富、口味甘甜的保健果品。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光热资源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红枣种植优势,尤其南疆日照时间长、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适宜红枣生长,有利于枣果营养积累和果实着色。新疆种植的红枣主要有灰枣、骏枣和新疆赞皇枣。灰枣起源地为河南新郑市,果实长椭圆形,皮为橙红色,核小而粗,味甜,含有人体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营养价值高。

叶面肥通过叶片角质膜经外质连丝到达表皮细胞原生质膜而进入植物体内,用以补充作物生育期中对某些营养元素的特殊需要或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吸收快、作用强、用量省、效率高等特点,是预防作物早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2]。红枣的叶面肥主要是氮肥、磷肥和钾肥,以及钙肥。本研究通过对灰枣叶面喷施果实品质调控剂、氮肥+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水溶肥,探讨其对灰枣品质的影响,为灰枣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李吉在研究水稻作物所需氨基酸水溶液后发现,施用精良液肥植株分蘖早、植株明显壮实、结实率提高、抗逆性增强[3],还具有预防病虫害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0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4团14连的灰枣园中进行。团部为温带极干旱荒漠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1.6℃,最热7月平均气温为25.0~26.7℃,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7.3~-6.6℃,年平均无霜期225 d,年降水量38.3 mm。试验选取5年树龄的灰枣树,树形大多采用小冠疏层形,株行距为2.0 m×0.5 m。

1.2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地面积约2 001 m2。试验设计是将6 g/包的“果实品质调控剂”(以下简称品控剂)先用酒精溶解,溶解完后用水定容至500 mL,量取100 mL、70 mL和50 mL分别倒入不同喷雾器中,即代表稀释倍数为100倍、150倍和200倍的不同喷施浓度的试验处理T1、T2、T3。每个处理中均添加100 g尿素、60 g硫酸二氢钾、100 mL氨基酸水溶肥,将其溶解配比成最终所需的叶面肥,叶面肥配比见表1。试验于8月、9月、10月进行,每隔10 d喷施1次叶面肥,每月的20日取果进行灰枣果实品质的测定。

表1 不同配比的叶面肥处理

1.3 试验内容与方法

1.3.1 果实生长动态变化特征于10月选取枣果进行果实纵横径及单果重的测定。根据喷施不同配方的叶面肥,试验设计3个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随机选取果实10个,利用游标卡尺测量果实纵径与横径。每个重复选取10个果实进行总果重测定,利用精度0.01 g的电子天平测量,求取平均值得出单果重。

1.3.2 果实糖酸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将8月、9月、10月采取的样品进行灰枣可溶性糖及总酸的测定,随机选取灰枣10个为1次重复,重复3次,每个重复的果实去核后打成匀浆进行测定。称取1 g的匀浆用于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比色定糖法测定;称取5 g的果实匀浆测定有机酸含量,采用NaOH滴定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8月喷施不同配比叶面肥对果实糖酸指标的影响

由表2可知,8月喷施不同配方的叶面肥均对灰枣生理指标有影响。与对照(CK)比较,T1、T3处理灰枣可溶性糖变化差异大,可达6.94%,T2处理变化差异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效果不明显;总酸含量随着喷施不同配方的叶面肥处理而有所降低,与CK比较,T1、T3处理总酸含量显著降低,T3处理可达0.05%,T2处理的降低效果不明显。由此可见,T1处理效果最佳,说明8月喷施低浓度的品控剂对灰枣果实糖酸含量影响最大,可溶性糖和总酸含量影响效果明显。

表2 8月灰枣果实品质性状

2.2 9月喷施不同配比叶面肥对果实糖酸指标的影响

由表3可知,9月喷施不同配方的叶面肥对灰枣果实品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可溶性糖来看,与CK比较,T1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达41.66%,其他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增加,但均比T1处理低;从灰枣总酸来看,T1、T2、T3处理与CK比均有所下降,但T1、T3处理效果最好,T2处理降低差异不明显。由此可见,T1效果最佳,说明9月喷施高浓度的品控剂对灰枣果实糖酸含量影响最大,对可溶性糖和总酸含量影响效果明显。

表3 9月灰枣果实品质性状

2.3 10月喷施不同配比叶面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图1和表4可知,10月喷施不同配方的叶面肥对灰枣果实横纵径、单果重、糖酸含量等品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10月果实的横纵径变化,与CK比较,T2、T3处理灰枣横径增长显著,T2可达22.16 mm,各处理果实纵径变化差异不大。不同叶面肥处理果实单果重变化,T3处理单果重表现最佳,可达7.13 g,较CK增加2 g,其他处理果实单果重也有所增加。与CK比较,T2、T1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T2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可达87.52%。果实总酸含量各处理均有所变化,T1处理总酸含量最低,表现最佳。从果实的纵横径及单果重来分析,T3处理最适宜,喷施低浓度的品控剂对果实外观品质提高有促进作用,但对果实糖酸含量却有抑制作用;相反,T1处理下喷施高浓度的品控剂果实总糖含量增加显著,同时有效降低了灰枣果实有机酸的含量。

图1 不同配比的叶面肥对灰枣品质的影响

表4 10月灰枣果实品质性状

2.4 8月、9月、10月喷施不同配方的叶面肥果实含糖量变化

由图2可知,对灰枣总糖含量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表明,随着果实的生长,果实总糖含量呈现明显的变化,增长趋势显著。 8、9、10月三月喷施相同浓度的品控剂效果有差异,同处理下不同生长阶段对品控剂的需求也有差异,在T1处理下,高浓度的品控剂在8月表现良好,9、10月适合喷施低浓度的品控剂。因为灰枣在8月还处于果实膨大期,该时期要重视枣果的转色和着色、增甜和防晒,品控剂能补充果实生长所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能够防止裂果、提高果实糖度、促进提前上色等。

图2 8、9、10月喷施不同配比的叶面肥对灰枣含糖量的影响

2.5 8月、9月、10月喷施不同配方的叶面肥果实总酸含量变化

由图3可知,对不同生长时期果实总酸含量进行数据综合分析表明,每个处理灰枣总酸含量呈“S”形趋势变化,8月、9月、10月喷施不同叶面肥处理对总酸含量的影响有差异。与CK比较,8月喷施低浓度的品控剂灰枣的总酸含量降低效果明显,9月、10月喷施高浓度的品控剂有助于降低灰枣的总酸含量。由此可见,随着果实的成熟,灰枣总酸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在灰枣生长期内,果实膨大期适合喷施低浓度的品控剂,成熟期适合高浓度的品控剂,灰枣的总酸含量降低,从而提高了果实的口感。

图3 8、9、10月喷施不同配比的叶面肥对灰枣总酸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本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灰枣喷施不同叶面肥处理后果实品质的变化,同时分析了果实各指标在不同处理下的含量差异和不同成熟期的含量变化。王雅君[4]在黎城县红枣品质研究中得出,在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3个生长时期,白熟期单果重和有机酸含量低,可溶性糖含量最低。本研究明确了灰枣在不同生长时期糖酸的含量范围,根据喷施不同浓度的果实品质调控剂对灰枣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说明灰枣在不同生长时期是否喷施叶面肥果实品质的差异明显,这与王雅君的试验结果一致。

孙保圣[5]在对红枣叶面肥的研究中得出,叶面肥喷施不同时期灰枣果吊比和单果重有显著差异,花期喷施枣树专用叶面肥可显著提高红枣坐果率,幼果期喷施具有保果、促进幼果生长发育的作用,膨大期喷施可促进枣果膨大。本试验得出10月灰枣在不同叶面肥处理下果实的纵横径及单果重有明显变化,说明成熟期喷施低浓度的品控剂对灰枣外观品质有提升作用,王雅君[4]的研究得出,果实在白熟期后基本上达到了品种固有的形状和大小,果实的3个时期纵横径差异不显著。

4 结论

灰枣在8月、9月、10月3个时期枣果中的多糖随着枣的不断成熟含量也在增加,在完熟期达到最大值,枣果中的多糖转化为蔗糖,有利于提高枣果的品质。3个月不同处理下灰枣糖酸含量呈“S”形变化,喷施低浓度的品控剂在8月表现良好;9月、10月喷施高浓度的品控剂对灰枣果实糖酸含量影响最大,对可溶性糖和总酸含量影响效果明显。由于喷施不同处理的叶面肥,灰枣果实的横径和单果重比对照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但果实纵径未出现显著的增长,表明10月喷施低浓度的品控剂对果实品质提高有促进作用,对灰枣产量也有提升作用。

猜你喜欢
糖酸总酸叶面肥
3种叶面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桃果实糖酸和酚类物质与口感风味的相关性
不同叶面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怎样施用叶面肥
不同预冷方式对甜樱桃贮藏过程中糖酸含量的影响
不同地区烟富3号苹果果实品质分析研究
怎样施用叶面肥
不同颜色余甘子果实发育过程中5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确认报告
百色当地产圣女果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