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贸车辆试验测试标准体系研究

2021-12-23 12:55郑晓亚郭文涛
测试技术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军贸装甲车辆车辆

郑晓亚,周 博,郭文涛,刘 瑜,董 雪

(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北方车辆研究所,北京 100089)

0 引 言

军贸在国家政治军事外交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军贸作为大国博弈战略工具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中央十分重视军贸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军贸工作,并多次就军贸工作作出具体指示.全军装备工作会议强调要从新的高度审视军贸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

要保障和实现军贸产品质量,适应当前日趋激烈的军贸市场竞争,拿出好的军贸产品,定型工作是关键的一环,而试验考核又是定型工作的关键.

内装在试验考核方面反复强调加强装备试验鉴定,提出了“紧贴实战化考核需求,全面改进装备性能试验,大力推进装备作战试验和在役考核”的新要求,现行国家军用标准体系主要以性能考核标准为主,实战化考核及作战试验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军贸试验考核主要还是依据国军标,在国军标的基础上进行剪裁使用.而军贸产品在试验样本量、试验周期、试验环境、试验强度、用户要求上与内装相比有较大差别,国军标照搬到军贸产品的适用性不足问题已经凸现出来;同时,成系统、成体系、成建制及实战化的装备试验内装也尚无标准可依.

1 军贸车辆试验测试中存在主要问题

军贸车辆试验测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军贸车辆使用环境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别.军贸车辆的使用环境(气象条件、作战使用条件、路面状况等)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中东地区车辆的使用环境温度高、湿度低、温差大、尘沙颗粒小,路面多为沙漠路,与我国军品车辆的使用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我国国军标系列是以符合国内装备使用环境制定的,因此,如果根据国军标进行军贸车辆试验,不能充分暴露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而无法准确考核军贸车辆的各种性能及可靠性.

2) 研制周期短、试验样本量少,可靠性问题凸显.军贸产品具有任务急、研制周期短、试验样本量少等特点.为了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经费、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同时使军贸车辆缺陷或不足在试验阶段得到充分暴露,军贸车辆试验往往需要采用加速、强化试验的方法,对性能试验进行精简,对可靠性试验采用短时高风险试验方案,但目前试验依据的国家军用标准对加速、强化试验的方法未做出明确规定,没有相关标准指导军贸车辆试验.

3) 国内装备车辆多为基型车或变形车,而军贸车辆一般为改进型车.国军标对于改进型车的试验规定较少.相对基型车或变形车,改进型车的试验应重点针对每个更改部位,特别是对新增设备和器材提出试验要求,如果单纯采用国军标来进行军贸装甲车辆的试验,适用性会存在较大问题.

4) 用户多元化,对车辆的要求与理解不同.目前军贸成交国和军贸往来国家有100多个,先进的和落后的国家都有.出口国多为第三世界国家,集中在中东地区、东南亚地区、南美地区、非洲地区.客户对装备的需求各不相同,北约体系、华约体系并存.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军贸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改进、增减配置,在产品检验、验收、交付时,有的采用美军或北约标准,有的直接按用户的理解进行试验,增加了军贸产品试验验收的难度.

2 现有标准适用性分析

现有装甲车辆试验标准涉及国标、国军标、行业标准等280余项标准,本文针对装甲车辆试验中应用最广、指导性最强的几个重要标准进行重点分析.

2.1 GJB 848适用性分析

国内装甲车辆设计定型试验主要依据GJB 848-1990《装甲车辆设计定型试验规程》,该标准中只对装甲车辆的基型车及变型车的试验项目及可靠性里程进行了严格规定,对部件改进的改进型车没有具体规定[1].例如,在该标准中规定的样车数量2台~3台,试验总里程规定履带车辆10 000 km,轮式车辆40 000 km,变型车按60%标准里程试验等要求,由于军贸产品一般是在国内装备上进行适应性改进,加之研制时间紧、样本量少等原因,一些试验不可能完全按照该标准规定实施,因此,该标准不能指导军贸装甲车辆的定型试验考核.

相对基型车或变形车,改进型车的试验应重点针对每个更改部位,特别是对新增设备和器材提出试验要求,同时根据用户要求对改装或加装的设备进行功能性和可靠性试验.

2.2 机动性标准适用性分析

目前,军贸车辆机动性试验测试主要参照GJB 59系列.该系列标准截至2012年,已增加到了92项,但前63项标准基本上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制定的,相对于目前装甲车辆技术水平,已不完全适用.标准适用性分析详见表 1.

表 1 GJB59系列标准适用性分析

3 国外试验标准对标分析

为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高端化、体系化和实战化需求,摸清国内试验标准与国外标准的区别与差距,以机动性和防护性为例,开展美军标和北约标准等国外标准的对标分析研究.

3.1 机动性标准

TOP《美国陆军试验操作规程》是由美国陆军试验与鉴定司令部所属单位制定并在装备工程试验和用户试验中执行的一种文件.

我国GJB 59系列标准中涉及机动性测试的相关标准都是参照《美国陆军试验操作规程》中80年代的TOP文件制定的,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TOP中的试验方法和测试技术在不断更新,本文以TOP 2-2-603A-2012《车辆燃油消耗》、TOP 2-2-608-2008《轮式车辆制动》等标准为例进行对标分析.

3.1.1 TOP 2-2-603A-2012《车辆燃油消耗》

TOP 2-2-603A是用于测试和评估轮式和履带式车辆燃油消耗特性的测试方法,适用于配有内燃机或者涡轮发动机的陆地车辆或两栖车辆,也适用于采用混合动力的电动车辆[2];与GJB 59.16-1988《装甲车辆试验规程 发动机燃油、润滑油消耗量测定及最大行程计算》相比,TOP 2-2-603A的可借鉴之处为:

1)针对标准油耗路段、环路路段、水平越野路段、山地越野路段等不同路况,给出了每一种测试道路的最大车速及测试方法,通过多种路段的考核来确定燃油消耗量;

2)针对战术支持车辆、后勤支援车辆、作战车辆、战斗支援车辆等不同车辆类型及执行的任务给出详细的测试建议.

3.1.2 TOP 2-2-608-2008《轮式车辆制动》

TOP 2-2-608-2008规定进行制动试验的道路不仅包括平直道路、纵向坡道,而且包括长坡连续制动的山区公路、不同摩擦系数的路面、丘陵路段等多种试验道路[3].

制动系统能力考核除了停车和制动能力,还考虑各种工况下制动系统部件的耐久性考核.与GJB 59.12-1988《装甲车辆试验规程 制动性能试验》相比,TOP 2-2-608-2008的试验方法要求更加严格,主要体现在:

1) 脚制动器效能测试中GJB 59.12规定最大制动速度为64 km/h,TOP中规定最大制动速度至少为80 km/h,且规定了车辆倒驶时以车速8 km/h进行试验;

2) 浸水后制动恢复性能中GJB 59.12规定浸入淡水中2 min后试验,TOP则规定应完全没在水中浸泡15 min~30 min.

3.2 防护性能标准

目前搜集到的国外防护标准主要为北约标准,详见表 2.

表 2 北约防护标准

国外防护性能试验主要参照北约标准STANGA 4569《轻型和后勤装甲车辆乘员防护等级》进行.国内防护标准GJB 59.17-1991《装甲车辆试验规程 装甲板抗炮弹性能试验》、GJB 59.18-1991《装甲车辆试验规程 装甲板抗枪弹性能试验》与STANAG 4569对标分析主要区别如下:

1) 国内缺少北约STANGA 4569 标准中的Ⅱ级、Ⅳ级和Ⅴ级防护等级,无相应枪支和弹药[7,8];

2) 相同或相近防护级别的射击试验条件也不相同,较北约STANGA 4569 标准要求偏低[9,10].

3) 装甲有效防护范围、防护面积与北约标准相比存在不足.

4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及思路

1)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科学把握新形势下军贸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适应国际市场高端化、体系化和实战化需求,以问题为导向,依据第5版军标体系做好顶层策划,搭建标准体系架构,提出需制定的标准,确定标准体系建设路线图,分期分批开展标准制定工作.

2) 贴近用户、贴近实战

世界各国对军贸装甲车辆的需求各具特色,应以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军贸出口的主要市场为引导,结合用户国的验收、使用,特别是实战要求,有针对性地建设符合我国军贸特点的装甲车辆定型试验标准体系,为针对性考核提供指导和支撑.

3) 协调发展、统筹规划

围绕军贸车辆试验的特点和需求,以国家军用标准体系为基础,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标准,制定急需的军贸试验标准,建立系统、全面、科学、协调的军贸车辆试验测试标准体系.

4) 把握趋势、以点带面

紧贴国际装备技术发展新趋势,深化对军贸车辆试验考核方法的研究,以车辆为突破口,引领军贸试验技术的发展.

5 标准体系架构

根据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相关要求,结合军贸产品特点,军贸车辆试验测试标准体系采用层次结构,以产品战术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划分一级类目(如图 1 所示),主要包括:通用基础标准、结构与特征参数测定标准、陆地机动性试验标准、水域机动性能试验标准、火力性能试验标准、防护性能试验标准、电气、通信设备性能试验标准、人机环境工程试验标准、地区适应性试验标准、完好性试验标准、战斗技术后勤保障性能试验标准、关键部件台架试验标准等13个大类.在一级类目的基础上,根据每一大类包含的试验类型向下延伸进行二级分类.

图 1 军贸车辆试验测试标准体系架构

6 标准建设思路建议

围绕军工领域国际合作和军贸需求,针对主要军贸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化要求,研究军贸产品满足国外个性化需求、符合用户标准的军贸试验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分析当前军贸产品市场特点和需求,以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军贸出口的主要市场为引导,从用户需求、作战需求出发,军贸和内装相互借鉴,提升标准化意识,贯彻标准化思维,建议重点针对以下方面开展标准研究制定.

1) 可靠性试验验证标准

由于军贸车辆具有任务急、研制周期短、试验样本量少等特点,在定型试验中为了使军贸车辆的缺陷或不足得到充分暴露,往往需要采用加速、强化试验的方法,对可靠性试验采用短时高风险试验方案,因此应结合军贸定型考核实际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

2) 环境适应性试验标准

军贸车辆的使用环境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国内相关标准是按照我国地理特征和气候环境建立的,而用户国绝大多数都与我国的自然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建议结合军贸车辆用户国环境特点制定高温、低温、淋雨、盐雾等环境适应性试验标准.

3) 机动性能测试标准

目前,军贸车辆机动性试验主要参照GJB 59系列,其中大部分标准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制定的,相对于目前装甲车辆技术水平,已不完全适用.根据用户国试验的实际要求,结合国外先进标准,制定加速特性、制动性能、转向性能、持续行驶等试验标准.

4) 防护性能试验标准

目前,国际市场对军贸装甲车辆普遍提出了综合防护的性能要求,我国装甲车辆的防护等级还未制定明确的国标或国军标,在地雷防护、主动防护方面,国内也没有相关国标和国军标,因此,结合北约AEP-55,STANAG 4686制定综合防护试验评估标准.

5) 关键部件台架试验标准

由于军贸试验的特殊性,为满足用户使用环境及实战要求,军贸车辆试验考核中通过路试等真实条件,无法考核或考核不到位的试验项目,需要通过台架模拟试验的方法进行考核试验.

猜你喜欢
军贸装甲车辆车辆
军贸科研项目档案管理问题解析与对策
新一代军贸防空体系:可快速“量身定制”的防御系统
《坦克装甲车辆》杂志
军贸项目技术转让过程中提高出口文件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
中东军贸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车辆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装甲车辆电路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电传动关键技术与概述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
两栖装甲车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