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究

2021-12-26 18:11耿玉玲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机械化现代化

耿玉玲

(沂水县许家湖镇人民政府,山东沂水 276402)

0 引言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必须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逐步优化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才能够逐步实现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1.1 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与自动化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的全面推进,有助于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全面整合,大力推广农业现代化生产技术手段的应用,积极转变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逐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1.2 优化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全面整合农业资源,逐步优化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创造了有力契机,从而不断提升农业生产力,为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产量与质量[1]。

1.3 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乡村振兴背景下,各项先进的农业技术工艺、发展理念等层出不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区域对于新技术工艺以及理念的推广应用难度大,从而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将乡村振兴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农业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现代化工艺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快速升级转型,也为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现代化建设是必然发展趋势,且与农业生产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建设整体质量,就必须要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的应用。虽然部分区域有应用与推广农业机械化建设,但是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农业机械化建设及推广机制不完善,且部分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缺乏责任意识等方面因素,都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也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化

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对于农业经济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当前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的制定与实施,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有力条件。但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相对落后,农业资源未进行有效整合等问题,也未结合实际情况,从而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其次,农业机械化发展无法落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整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3 农民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的实施,与农民的支持密切相关,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还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要将农业经济和农村生态建设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数据显示,当前部分地区的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学习能力较差,无法全面掌握和熟悉各项农业机械化操作方法和基本能力,从而导致农业经济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影响。其次,部分地区环境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农村区域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也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2]。

3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山东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3.1 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大现代化与机械化设施建设力度,从而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充分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面临的机遇,包括各项扶持政策等,逐步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与发展机制,从而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的应用和普及。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将机械化建设纳入到现代化农业发展当中,保障各项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可以充分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推广机制,促使农民能够熟练应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作用和价值,逐步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与发展进程,从而不断提升农业整体发展水平,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当前,山东省对于水稻烘干机、高速插秧机等重点机械给予财政补贴30%,这样对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与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3]。

3.2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转型

乡村振兴战略方针下,农业经济发展必须要积极推进产业创新,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经济之间紧密结合,充分把握发展契机,对新兴产业要加大建设力度,并且全面整合农业产业资源,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水利、农田等相关基础设施要加快建设,使其逐步趋于完善,高度重视现代科技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将农村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提升农村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与处理等一体化建设与发展,逐步拓展农业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4]。同时还应当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个人利益,结合产业融合的发展规律,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农业、工业经济领域的全面融合,全面推进农业经济的快速转型与升级发展。

3.3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手段

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的贯彻落实,就必须要积极应用先进的技术工艺,为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因此,必须要加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力度,让农民逐渐掌握和了解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理念,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不断强化农民对现代科技手段的熟练掌握程度,定期组织农民及相关从业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对农民进行有效指导,加强农民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逐步拓宽农业技术应用范围[5]。山东省应当充分借鉴成功案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积极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该区域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6]。

3.4 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就必须要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引导农民逐渐掌握农业机械操作方法,并进一步推广实际应用范围,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首先要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通过现场参观、示范以及讲座等方式,使得农民逐渐深入了解农业技术,从而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以及现代化建设效果。

4 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农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改善生活水平,就必须要针对当前存在的相关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发展,为山东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机械化现代化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基于“两基准”理论新解释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