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子跳马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1-12-27 09:39孙友斌张建华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9期
关键词:体操身体素质因子

孙友斌,张建华,陈 刚

(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教研室,北京 100084)

体操专项身体素质是指在基础体能的各项素质基础上,与体操的技术动作结构相结合,逐步特化为竞技体操技术动作发展所必需的身体素质能力,它是发展竞技体操难度技术动作的基础。因此,当前世界各体操强国的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中,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安排通常要占到总训练时间的50%以上。相较而言,我国仅使用总训练时间的20%来发展专项身体素质,已较难满足发展当前流行技术动作所需的各项能力。因此,通过夯实专项身体素质能力来补齐跳马短板,进一步提升我国女子体操竞技实力,已逐渐成为国内体操专家学者的共识。

当前关于竞技体操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技体操大项上,而聚焦到具体单项上的还未有学者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女子跳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为切入点,以跳马各环节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能力特征为依据,运用德尔菲法对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跳马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旨在为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时,为女子体操运动员跳马专项身体素质水平的监测与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女子跳马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搜索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德尔菲法(1)专家情况:访谈专家包括湖北省、安徽省、河南省、贵州省、浙江省、江西省、北京、上海等省市体操队的教练员以及高等院校体操训练研究方向的教师。专家情况见表1。(2)信度检验:采用克隆巴赫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克隆巴赫系数 公 式ɑ= (n/n-1)(1-∑Si/St),ɑ为信度系数,n为测验题目数,Si为每项各被试得分的方差,St为所有被试所得总分的方差,测得克隆巴赫( 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92,检验结果表明,问卷调查具有较高的信度。

表1 专家职称结构 N=20

1.2.3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 21.0对专家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方差极大值正交旋转提取公因子,并检验指标结构的科学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构建跳马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水平,通常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专项身体素质是在与运动项目特点相结合,特化为完成技术动作所需要的各类素质。跳马是一项短时间、高强度的竞技体操项目,从供能特点来看,跳马竞技全过程时间不超过6s,其供能方式主要为ATP-CP供能系统(非乳酸能)。从动作结构来看,跳马是由助跑、踏板、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6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专项素质能力要求和动作表现形式。例如,跳马助跑对位移速度的要求很高;第二腾空的复合轴空翻对运动员腰腹核心稳定性以及动作速度要求极高;而第一腾空的后摆腿动作为开链运动,其极具爆发力特点。因此,跳马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围绕跳马项目供能特点,结合专项动作结构与所需素质能力来构建。

2.2 女子跳马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 评价指标的筛选通过专家咨询和查阅文献拟定“25m助跑最后5m速度”“一次跳深后接纵跳摸高”“倒立推起”等16项初选指标并制定出问卷。专家根据促进跳马竞技水平的提高所发挥的作用,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值,按照很重要、重要、比较重要、不重要、很不重要分别赋于5分、4分、3分、2分、1分。根据专家评价的结果,计算得出每个指标的得分均值与变异系数,从而形成较系统的跳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其中均值是指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数值越高,说明指标越重要;变异系数则表示专家意见对某个指标的协调程度,说明专家对该指标相对重要性和相对可操作性的波动程度,其系数越小说明该指标的协调程度越高。

(1)第一轮专家筛选与分析:根据第一轮专家对指标的评价结果(平均值、变异系数),结合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难度动作、动作技术结构和规则导向等因素。对第1轮部分指标进行了删除,形成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

①删除的指标:通过专家咨询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对专家意见集中度低于4.0分且意见协调度较高的指标予以删除。由表2可知,“并腿慢起手倒立”等10项指标,在专家咨询的赋值得分均低于4.0分,同时专家咨询的协调程度也较高(变异系数均小于0.25)。由此可知,专家普遍认为这些指标不能准确地评价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跳马专项身体素质,应删除这10项指标。

表2 第一轮“均值”得分低于4.0的指标

②删除指标的说明:专家认为跳马是对爆发力要求极高的项目,而倒立类身体素质中,控倒立、并腿慢起手倒立虽然是竞技体操重要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但因其主要为静力性力量特点与跳马所需素质并不契合,而双力臂与悬垂引体成倒悬垂以及“V”字两头起也是类似情况,该3项指标对腰腹与上肢力量要求极高,但因其练习方式不符合跳马各环节绝大部分的动作技术结构,因此也应予以删除;原地跳转360°、原地跳转540°、原地跳转720°以及单足闭眼平衡是单轴旋转条件下的动态平衡与或静态平衡类指标,并不能准确评价跳马项目中普遍使用的复合轴空翻技术动作所需的专项能力,因此删除;三面叉是柔韧类指标,是竞技体操常见的初、中级选材指标,因此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2)第二轮专家筛选与分析:在对第1轮专家咨询意见和结果进行汇总后,反馈给参加过第1轮专家咨询的专家,专家对修改后的各指标再次进行赋值。鉴于第二轮问卷中指标是第一轮专家咨询意见比较集中的指标,因此回收后满意度较好。(表3)

表3 第二轮均值≥4.0且变异系数≦0.2的指标

由表3可知,进入到第二轮的指标均值均高于4.0分,变异系数≤0.2,说明专家对指标的意见一致。因此通过2轮专家调查确定了“倒立推起”“5次原地后空翻(计时)”等6项指标为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跳马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

2.2.2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在确立女子跳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后,需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跳马的专项各指标进行分类,以确认各指标在反映跳马专项所需能力的权重。为确保研究工作的严谨性,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对其因子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s检验。当KMO检验系数>0.5,Bartlett’s检验P<0.05时,问卷才有结构效度,方能进行因子分析,其中KMO检验系数值越大,说明因子分析效果越好。6项跳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经KMO和Bartlett’s检 验,KMO值 为0.62,近似卡方为27.314,相应的显著性概率为0.026 (表 4)。因此,通过德尔菲法筛选出的6项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4 KMO值取样适当性和巴克莱特球度检验

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因子(表5),选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得到2个公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0.310%。由此可见,除这2个公因子以外的因子变量对方差影响较小,这2个公因子能解释大部分的变异,总方差可由这2个公因子解释。为此,女子跳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分为2个主因子。

表5 女子跳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方差解释

在第一个主因子中,“抱马后摆腿(负重)”“一次跳深接纵跳摸高”“20m助跑后最后5m速度”的因子载荷量较高,命名为跳马专项力量与速度素质;在第二个主因子中,“10次肋木悬垂屈体收腹举腿(计时)”“倒立推起”“5次原地后空翻(计时)”的因子载荷量较高。命名为跳马专项综合素质。

各指标在未经过旋转的载荷矩阵前,各因子在变量上往往有相近的载荷,会造成含义不清的情况。因此采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进行正交旋转后,每个因子表的信息更加清楚明确。(表6)

表6 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2.3 女子跳马专项身体素质因子的释义

因各因子的特征值与方差百分比会有所差异,其在所反映完整信息中所占的比重也会有所不同,通过对特征根以及方差百分比的计算各因子的权重,得出了因子1(专项力量与速度素质)的权重为0.308,因子2(专项综合速度)的权重为0.691.因此在反映成年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跳马专项身体素质的结构上,因子2的贡献率要大于因子1。(表7)

表7 女子跳马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权重

专项身体素质发展水平是体操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生物学基础。在完成体操专项技术动作时,肌肉收缩性质复杂,中枢与肌肉本体感觉之间会在空间和时间上形成一种协调关系,这使女子跳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构成极具复合性特征。通过对特征根与方差百分比进行计算,得出的女子跳马专项综合身体素质的贡献率达到0.691,表明其信息量最多,这一权重结果也验证了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跳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2.3.1 跳马专项综合身体素质跳马是由助跑、踏板、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6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专项素质能力要求和动作表现形式。同时,其又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要求中枢对各肌群形成高度的协调关系,从而形成复杂的综合能力。因此,跳马专项综合身体素质是提升跳马竞技实力的关键影响因素。该因子下的3项指标主要反映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的下肢、躯干、上肢的力量、动作速度、平衡与协调能力,这与跳马的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环节的典型动作所需要的能力和技术结构高度吻合。例如,权重值最高的“5次原地后空翻”在身体素质方面反映了下肢爆发力、躯干控制力量和动作速度等,且在技术层面也能反映出空翻收腹与放腿时机、领臂幅度与梗头这些基本技术要领的掌握情况。权重值位于第二的“倒立推起”是体操常规的专项身体素质内容,它能反映出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在“倒立”条件下的推撑力量,这与跳马推手环节在技术的结构上较为吻合。因此,采用“5次原地后空翻(计时)”“10次悬垂屈体收腹举腿(计时)”“倒立推起”作为指标进行评价,能反映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的跳马专项综合身体素质的水平,同时也可以反映其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

2.3.2 跳马专项力量与速度身体素质力量是速度、灵敏等其他素质的基础,尤其爆发力是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获取跳马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也是评价跳马专项能力的关键指标。跳马专项力量素质主要是通过肌肉快速收缩来克服自身重力来对外做功。跳马的助跑、踏板起跳、后摆推撑等各个环节的完美衔接,都需要运动员具有较高水平的爆发力。跳马专项速度素质同样是以力量素质为基础,通过定距计时来衡量。不同于其他项目的是,跳马专项速度素质需在25m内爆发出最高峰值。因此选取最后5m速度,更能准确反映踏板时的位移速度水平。

3 结 论

3.1.1 通过德尔菲法筛选出女子跳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有“抱马后摆腿(负重)”“一次跳深接纵跳摸高”“25m全速跑最后5m速度”“5次原地后空翻(计时)”“10次悬垂屈体收腹举腿(计时)”“倒立推起”6项指标,初步构建了我国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跳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模型;

3.1.2 通过因子分析法,将跳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划分为专项综合因子和力量与速度因子两个主要成分。专项综合因子能够反映出跳马所需的第一腾空与第二腾空环节中与技术动作结构相近的专项身体素质信息。力量与速度因子则能够反映出助跑至第一腾空的专项身体素质信息;

3.1.3 通过计算因子权重,跳马专项综合素质因子的贡献率达到0.691,这表明其含信息量最多,在跳马专项身体素质中占主导作用。

3.1.4 我国成年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跳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权重模型显示,上肢推撑爆发力、下肢爆发力、躯干稳定性、短距冲刺对跳马竞技水平的提高影响较大,应作为我国成年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跳马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重点。

猜你喜欢
体操身体素质因子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新发现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巧解难题二则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