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1-12-28 13:10田晓放
关键词:中医药特色大学生

田晓放 叶 桦 林 婧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团委,四川 成都 611137)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在防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和多学科交叉创新型领军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医药人才的重要任务,肩负着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1-3]。因此,研究探索中医药院校创新人才教育工作模式构建和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一、传承创新理念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意义

1.传承精华,培养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国家战略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以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中医药学植根于深厚民族哲学智慧和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传承精华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将传承这一根基融入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以文育人,用好校园环境、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媒体影音等中医药文化育人资源,优化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为核心,人文精神、美育教育、国学底蕴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的核心通识课程体系,推动中医思维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4-6];以文化人,邀请名中医打造文化育人课堂,创建中医药文化品牌活动,打造特色鲜明的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学生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髓,增强振兴发展中医药学的文化自觉[7,8]。

2.守正创新,提升双创能力,凝聚使命担当

守正创新,即把握事物规律,创造新事物。守正和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两个坚持,创新要围绕中医本身特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为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根本目的。中医药院校通过医药实践、特色培养、双创融合、医教协同等举措,形成以创新理念为引导、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技能为支撑、科研训练为依托、创业实战为拓展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建立依托于校企、校院、校地合作的协同创新育人运行机制,在守正创新理念下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勇于担当使命的创新型中医药人才[9,10]。

二、传承创新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构建实践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我校更新教育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协同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探索构建“专创融合、课赛协同、科创互通”,以“意识引导、知识培育、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双创教育工作体系并进行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发挥高校培养专业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优势。

1.专创融合,逐步实现能力提升

(1)人才培养提能力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明确各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创新创业培养目标,通过“学习优秀案例、申报训练计划、参加双创比赛、孵化创业项目”等举措,分年级实现“思维启发—实践演练—实战比赛—创业就业”能力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弹性学制,适当放宽学生修业年限,支持在校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创新创业,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加强对创业休学学生的资质审核和跟踪管理;出台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逐步提高创新创业学分在学习学分中所占比例。学校于2012 年出台《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认证实施办法》,学分涵盖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等七个方面,本科生毕业前须修得4个素质拓展学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对获得“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奖项的本科毕业生推免攻读硕士研究生可单列计划名额,硕士研究生可作为申请学位科研成果。

(2)建设队伍强担当

重点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专业教师队伍,人数满足全校创业基础课程教学需求;重视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教师队伍由校内外结合,并聘请校内科研人员、校外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共同参与,建立指导教师库;在教师岗前培训、骨干研修中融入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开展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技能大赛;加强考核评价,出台政策将教师参与创新创业相关工作的工作量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挂钩;出台制度,鼓励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学习进修或行业企业挂职锻炼。

(3)课程体系显特色

组织开展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能力测评,形成测评报告;创新《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教学方法,将就业观、创新创业理念贯穿全过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创业政策指南》《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等创业基础课程;打造中医药创新创业特色课程,我校建设的《中医药创新创业》为全国首门“中医药+”创新创业类在线课程,配套《实战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为全国首部中医药领域的创新创业类教材,已建设《创新创业之移动医疗》《护理创新创业实践》《中医康复创新创业》等专业类创新创业课;开设与“互联网+”等创新创业赛事相关的课程,将SYB 创业培训纳入学分管理,使用慕课等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构建校企一体、多层次、立体化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2.课赛协同,加强实践创新能力训练

(1)集聚资源成合力

组织定期召开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做好各部门、各学院的协调推进工作;围绕创新创业工作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部分国家级、省级实验室面向学生全面开放,制定并实施实验室开放共享制度,向有创新创业项目支撑的学生团队免费开放;依托学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产业园,打造以中医药产业和健康产业为主要特色的实践育人孵化园区,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2)特色项目重培育

2010 年我校启动校大学生科研实践创新课题,科研内容涉及中医临床、中药、民族医药、针推康复、西医临床、护理、人文社科、社会调研、创新创业等九个方面,近四年每年申报学生人数超3000,参与指导教师人数超400,近四年申报总数2155 项,立项数603 项,本科生参与发表SCI 及核心期刊论文94 篇,科研积极性和科研水平显著提高;2017 年我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为入驻项目提供场地及办公条件、免费提供咨询辅导、项目评估、完善商业计划、法律咨询、投融资信息等,成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预孵化器,成立至今,共入驻项目50 个,参加双创比赛获奖率超过50%。

(3)以赛促练强技能

依托学校创新创业办公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做好参赛创业项目的定向培育工作;做好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创新创业类赛事的组织、选拔和项目推送;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科研实践创新课题的申报、结题、经费管理等工作,融学、练、赛为一体,以赛促学提水平,以赛促练强技能。

3.科创互通,突出特色助力成果转化

(1)坚持传承重创新

特色优势是中医药发展的灵魂,双创教育也需要将坚持突出中医药优势作为主线,以中医药品牌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创新和学术研讨氛围。我校“杏林”系列特色活动品牌之一的“杏林之光”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分“科研创新、学术交流和学术竞赛”三类,包含《中医学与辩证法》杂志编辑出版、杏林大讲堂、大学生学术交流会、“百草园”学术论坛、中医药知识竞赛、“国医之星”系列特色活动,其中“杏林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和校友,就当今医药、卫生、政治、经济、人文等诸多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通过特色科创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坚定学生传承发展中医药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整合平台助孵化

进一步打造科技园、健康谷、创新创业俱乐部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构建“3+1 ”一站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3”即是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创业孵化,“1”即提供工商、税务、法律、金融、知识产权、企业管理等配套服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由课堂教学、创业大讲堂和相关培训等组成,近两年SYB 及SIYB 培训共计2124 人,助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实践主要由创新创业俱乐部、健康谷众创空间等提供平台,学校每年提供经费资助30 个优秀学生团队创业实践;创业孵化主要是学校科技园吸纳在校学生创办企业,2016 年至今,已吸纳在校及毕业学生创办企业31 家。

(3)校友助力谋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鼓励校友支持母校事业,积极参与学校创新创业改革,助力创新创业事业建设;持续开展特色项目“创业大讲堂”“校友校园行大讲堂”,邀请校友企业家开展创新创业专场讲座,分享经验,年均10 场;整合校友企业家资源,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为校友宣传创新创业政策,鼓励毕业5 年内创业成功校友代表学校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图1 中医药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

三、问题与展望

第一,师资及管理队伍人数需充实。目前我校创新创业师资不足,主要表现在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创新创业导师均不足,应着力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师资及管理队伍,培养一批复合型创业导师,同时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需深入。创新创业教育有别于一般课程或实践教育,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别是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还有待提高,需要探索一套适合大健康需求及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持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能力。

第三,深化培育项目的能力需提升。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专场讲座、创业训练营、创业沙龙等活动,积极动员学生参与各级各类赛事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项目,提高创业实践类项目注册公司率,力争项目实现技术转化、产业转化,实现市场价值,从而带动就业。

在传承创新理念指导下,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展“专创融合、课赛协同、科创互通”的全程、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发展规划、工作机制、制度建设、资金保障、课程建设、教学创新、教师队伍、实践训练等方面凝练特色,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建有创新创业示范课程省级 5 门、校级11 门,学生在“互联网+”、 “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中共获奖142项,其中国家级17项。今后,我校将持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行动,健全中医药院校特色双创教育教学体系,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中医药特色大学生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中医的特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完美的特色党建
大学生之歌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