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英语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设计探究

2021-12-28 13:04
关键词:英语课程针灸中医药

杨 霞 梁 静 陈 骥

(成都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 年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各高校应深度挖掘各学科蕴含的思政资源,发挥所有课程在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等方面的育人功能”。2020年 5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文学类课程推进课程建设,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深入探讨如何将中华文化有机融入外语教学,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课程思政是立足学科课程本身,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剖析课程价值,寻找专科课程中思想政治的切入点,将二者巧妙结合,做到让课程充当政治教育的“介质”,其本质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于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德、智的统一[1]。实施课程思政,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专业课的学习动力和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明确医学生的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反思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深化对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所承载的育人功能的认识,同时也是构建育人大格局的重要手段。

一、中医英语课程的特点

国内30 余所中医院校都开设了医学英语、中医英语相关课程。学界认为,中医英语指中医药学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课程,具有学科交叉的特色。中医英语教学指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中医药专业交流能力的教学实践[2]。中医英语是一种涉及到文化传播的语言,它是当今中国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与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3]。在复杂国际文化环境中,英美文化素来占据主导地位,中医英语肩负着传播中国医学文化的责任,有助于中医药走向世界,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有助于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我校开设的中医英语,是中医院校特色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是以中医药文化为底色的专业英语课程。课程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外语+中医药文化+国际化能力”三位一体教学内容。课程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实践平台、协作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搭建了针对中医类本科学生从外语学习、医学翻译到国际化交流的特色教学与实践体系。

二、中医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元素

1. 围绕“不忘初心”的思政元素:注重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家国情怀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融入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辨别各种信息。例如在中医英语的学习中讲到针灸时,便可以与西方针灸进行对比。西方针灸是指中医针灸在西方国家传播过程中,由于传统的中医理论晦涩难懂,在现代医学和循证医学的知识体系下,中医针灸被进行了适应性改造[4][5],几乎不言中医针灸理论,只是形式上是针灸的体表刺激疗法。更有甚者近年来在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中出现了“干针与针灸之争”。针灸界普遍认为,所谓的“干针”是中医传统针灸疗法的一种具体应用形式,这种去针灸医学化的“废医存针”,对中医传统针灸理论体系和针灸国际化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教师可以通过西方针灸及“干针”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鼓励他们积极投身振兴中医针灸事业。

在疫情后,对“新冠疫情中的连花清瘟、防护措施”等开展讨论,既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疫情,又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又如,观看英文纪录片“青蒿素的研发历程”,既练习听力和口语,又让学生从西方国家的视角了解科学家屠呦呦作为榜样的形象和力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永不言弃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6]。

2. 围绕“传承精华”的思政元素:突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医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包含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传统文化自信的建设上来看,在医学领域中中医药文化的影响是医学生尤其是中医中药专业学生首先应建立的一种传统文化自信[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文化在我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特殊的、传承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医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以及在医疗卫生领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已经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中医英语课堂上,为学子讲授中医药知识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学习中医药知识的过程中可加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充分发挥中医药蕴含的德育资源,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和自信,筑牢中医思维,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学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是中医药蓬勃发展的动力,是中医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根基,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关键[8]。

3. 围绕“立德树人”的思政元素:弘扬大医精诚的精神,培养职业使命感和医学人文素养

2009 年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医学教育,德育为先”,把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新时期人民健康的护卫者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崇高的医德医风也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千古的中医品德强调中医学子须兼备“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医德和“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的高尚品德修养[1]。在当前医患关系突出、职业伦理与医学技术发展同等优先的背景下,医学生的课堂更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例如在讲到中国古代医家的时候,通过古代医家的事迹或名言引导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培养学生高尚仁爱的职业精神。学生不仅要知道孙思邈“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仁爱准则,也要了解叶天士“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的高尚品德。

在中医英语的课堂上,要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结合医生所体现的“仁心仁术”,将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等精神渗透到日常课堂中,培养学生济世救人的人文精神,注重人道主义及人文关怀,弘扬“尊敬生命、治病救人、乐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品德,用心服务人民[9]。

三、中医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现途径

1.完善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中医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逐步具备运用专业英语对中医学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的能力,并树立中医药文化自觉与自信,培养学生对中医药国际化传播事业的热情和高尚仁爱的职业精神。

知识目标:掌握中医英语术语1500 余条;掌握中医英语翻译原则与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中医英文文献阅读技能,阅读速度约70-80 词/分钟,同时具有较强的语篇分析能力;能正确、规范、通顺地翻译中等难度的中医文献,英译汉每小时不低于300 词,汉译英每小时不低于200 词;能借助词典、网络等工具撰写中医相关英文论文摘要,表达正确而通畅;掌握较强的中医临床英语听说技能,能够在临床熟练地用英语和国外的患者、学者进行顺畅的交流和沟通。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树立中医药文化自觉与自信,培养学生对中医药国际化传播事业的热情。倡导治病救人的职业理念和重义轻利的济世追求,培养学生高尚仁爱的职业精神。

2.厘清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中医英语从三方面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首先,针对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缺乏特色的问题,构建了饱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专业英语课程;其次,针对学生英语学习与学科专业脱节的问题,搭建了从语言学习到学科内容国际化交流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再者,针对医学院校外语教学忽视课程思政,“灌输”多,而“输出”少的问题,设计了互动性强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

3. 改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1)线上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

线上,以超星学习通SPOC 平台为载体,首先将中医英语以书目的格式编入学习通,形成课程框架。根据中医英语需要掌握大量相关英语术语的特点,每次课编制了课前测试的10道术语题,放上学习通。

课前录制的微课和小视频,对导学和重点内容作介绍。将线下课程PPT 内容细化,分为知识点或者小节放到学习通。就教学内容设定1-2 个主题讨论的话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之后,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后复习资料及作业,比如录音练习口语、画思维导图记术语单词,及常规的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等练习,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在资料库中,上传与每个主题板块相关的课后补充阅读和视听说材料,扩展课内的教学内容。这些材料的题材广泛,包括科学家屠哟哟获得诺贝尔奖的颁奖视频,引导学生以大学者、大科学家为榜样,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和职业目标;CCTV 拍摄的中医药在欧洲的纪录片,介绍中医药海外发展的现状和困境,引导学生建立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意识;BBC 拍摄的针灸临床与机理探究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崇尚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等。

(2)线下对分课堂教学

线下,我们通过多媒体教室进行精讲难点内容,并运用对分课堂,给与学生机会做定题演说,英文查房模拟、小组协作完成翻译任务等,面对面互动沟通、展示学习成果。中医英语的思政元素,运用对分课堂中“亮、考、帮”的互助式学习而植入。

为了促进有效的讨论,首先为学生介绍合理的讨论十种策略,即释义、确定意义、积极反馈、展开、加快节奏、质疑、舒缓紧张、巩固、改变方式和总结是国外在多年探索中形成的促进讨论的十大表达策略[10]。其次给班级分组,每组四到六个人为一组。最后教师要给学生设计一定课程思政的讨论主题,避免由于小组讨论主题不集中、过于分散、漫无目的和偏离重点等问题,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例如,《中医英语》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2013 年版)中,第一课主要涉及到中医历史发展源流,教师用一半的时间精讲特定的一些典籍的翻译的原则,以及中医典籍翻译译名历经的变迁和一些著名医家的成就。鼓励学生通过“亮、考、帮”的形式进行自学讨论,围绕成书背景、作者、内容及学术影响等来介绍一部自己喜爱的中医典籍。在第十课“针灸”章节中,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基本知识点讲解后,将“干针”的相关论文下发,鼓励学生通过“亮、考、帮”的形式,分析中医技法在海外传播中的变异现象,深层探究中西医文化差异。在第十一课“病因”章节中,让学生选择“六淫”“七情”中致病因素,如“风”或者“怒”等介绍其特点,并联系佛教文化中的相关认识,探索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充分解读中国哲学文化元素。在第十六课和第十七课“中药”“方剂”章节中,紧扣新冠的中药治疗进展,发放“三药三方”的相关论文,让学生梳理“三药三方”和“新冠”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分享学习,了解中国方案驰援国际抗疫等,增进民族自豪感。

四、中医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示例

根据中医英语课程的内容特点,以教学大纲为提纲,梳理和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适宜于开展课程思政的要点,并整理和详细阐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中医英语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体现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有助于医学生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同步提升。

表1 中医英语各单元主要内容及思政要点

Lesson 5-7 Visceral Manifestation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脏和六腑的生理功能的英文表达。通过对五脏六腑上下沟通、相互协调形成整体的讲解,挖掘中医文化和谐思想内核,启发学生认识中西医的差异性和互补性。Lesson 10 The Meridian System经络的概念与作用、经络的分类及生理特点的英文表达。发放“干针”的资料,用英文分析传统与国外针灸的理论基础上的不同,分析中西医文化差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投身针灸事业的建设。Lesson 11 Etiology六淫和七情相关致病特点的英文表达。让学生选择“六淫”“七情”中一个致病因素介绍其特点,并联系佛教“四大”的认识,充分解读中国哲学文化元素。Lesson 12 Pathogenesis阴阳失衡产生四种病机的英文翻译。讲解”亡阴亡阳“时,引出安乐死这一话题,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分析重病病人的内心感受,真切体会病人的挣扎和痛苦,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与人文情怀。讨论“青蒿”的功效和主治范围,观看图哟哟获得诺奖的纪录片;讨论并纠正“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命无功”的片面认识,培养实践求真、钻研求实、客观批判的学术精神。Lesson 17 The Prescrip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常用方剂的名称及功效的英文表达。Lesson 16 Chinese Materia Medica常见中药药名、功效及归经的英文翻译。紧扣新冠中的中药治疗进展,发放“三药三方”的相关论文,让学生梳理相关语言知识点,增强学生的中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历代中华儿女在防病、治病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智慧,涵盖哲学、文学、历史等人文科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集成者。在中医英语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和外语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既帮助学生专业成才,又促其精神成人。深入挖掘中医英语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对每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认识,让才与德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德才并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用英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针灸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