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糖尿病的诊断中应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

2021-12-29 09:09叶勤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0期
关键词:生化检验糖尿病

叶勤

【关键词】糖尿病;常规检验;生化检验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简称DM)是拥有持续性高血糖特征的疾病,该疾病会影响许多器官,损害血管、心脏、肾脏、眼睛,导致并发症,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提示,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11%。糖尿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预计在2045年疾病人数会超过7亿[1-2]。糖尿病给社会带来的日益沉重的负担和危害,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终身药物治疗,如果不及时干预甚至会发展成糖尿病并发症,临床内分泌学家建议及早诊断和干预,以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基于此,糖尿病早期诊断,第一时间干预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药物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常规尿检和生化检查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但诊断准确率具有差异性,为评估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使用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效果,此次研究纳入116例糖尿病患者展开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纳入我院确诊的116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8例,分别接受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对照组,男性患者共33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是(55.55±4.37)岁;病程3~18年,平均病程时间(7.85±2.31)年。观察组,男性患者共30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是(55.84±4.75)岁;病程4~19年,平均病程时间(7.66±2.38)年。两组糖尿病患者资料相比,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116例患者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诊断标准,FPG≥7.0mmol/L或2hPG≥11.1mmol/L;患者知晓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免疫疾病患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患者检查前禁食8h,取清晨患者尿液10mL中的中端尿液进行检验,应用尿分析儀(厂家:桂林优利特,型号:URIT-500B)进行检查,应用干化学葡萄糖氧化镁法进行检查,测定患者相关指标数据。

观察组进行生化检验:检查前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检测前12h禁酒、禁止服用降血糖药物。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厂家: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型号:DxC700AU)进行检查,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mL,应用氧化镁法检查血液样本,反复检验次数为3次。为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要求检查前晚上8点开始禁食禁饮,在检查当天的清晨七点抽取患者的静脉血2mL,在250mL水中添加75g葡萄糖,让患者在180s内喝完,喝完后在60min、120min时抽取患者的静脉血进行血清血糖监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4统计学处理 116例糖尿病患者数据确认无误后,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以(%)表示,组间差异性应用卡方检验;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性应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的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

详细数据如表1,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小于对照组,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准确率和漏误诊率,组间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指标数据 详细数据如表2,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具有差异性,组间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累及多个器官,研究发现,血糖值只有在正常范围内,才可以满足人体组织器官的需要。如果体内血糖值过高或骤降,就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威胁生活质量[5]。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病后如果血糖控制效果不佳,患者会出现为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甚至会引发双目失明、脑血管病变以及肾功能衰竭等等。现阶段常用药物、饮食和定期运动来控制机体的血糖水平,目前还没有治愈糖尿病的特效药。

糖尿病作为一种全身性代谢疾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暴饮暴食、体重减轻、多饮多尿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在进食后可能会出现血糖显著升高,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更难调节,进一步发展会引发高血糖状态[6]。大多数患者在发病期间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部分糖尿病早期症状较轻,以致于疾病蔓延对患者的多处器官造成损伤,大多数患者并不重视自己的病情,也没有积极到医院治疗,直到病情严重才选择住院,此时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将错过最佳的治疗机会,所以疾病的临床检验方式十分重要[7]。

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只能通过辅助检查确诊。现阶段,检测糖尿病的常用方法有生化检验和尿常规检验。肾脏会吸收葡萄糖,若患者患有糖尿病,则血糖水平会出现显著升高,超出肾脏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值,无法被机体吸收的葡萄糖会随着尿液排出、常规尿检和生化检查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常规尿液检测中,葡萄糖氧化酶化学法主要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类等,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酸度、糖类等,虽然操作方便,具有价格低廉的优点,但检测准确性相对较低,检查符合率较低。临床上因尿常规检验而引发的医疗事故和纠纷失常发生,临床需要提高糖尿病的诊断技术和水平,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积极的随访治疗提供更加可靠和准确的支持。随着检测方法的发展,生化检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化检验属于新型糖尿病检验手段,当血糖水平升高时,糖化血红蛋白也会升高,该检测方式是用来测量患者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葡萄糖的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可以与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特定的反应。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演化中,会出现多种器官和功能组织的损伤,高血糖靶器官是肾脏,肾脏疾病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高血糖水平,导致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数异常表现。生化检测方便、快速、准确,不仅可以弥补常规尿检的不足,还可以准确测量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根据糖基化多肽的特异性来鉴定其中的氨基酸糖化血红蛋白。如果患者体内的葡萄糖水平会升高,糖化血红蛋白的产生也会显著增加,所以数据可以帮助医师更容易监测患者的葡萄糖水平,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治。生化检验检测的指标数据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有利于更好的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提升诊断准确率,为后期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

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小于对照组,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准确率和漏误诊率,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生化检验的成本低、操作简单、快速,可测定禁食状态下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等多项生化指标,能很好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指标。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准确率较高,检出率高于尿常规检验,对控制血糖和随访治疗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生化检验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跟踪导练(一)(5)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干扰及纠正性回归分析
生化检验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及报告
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及预防探讨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Ending teen smo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