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虚挂线引流与减压引流法应用于高位肛周脓肿切除术效果及疼痛度评估

2022-01-11 09:56许晓丽令狐庆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肛周括约肌橡皮筋

许晓丽 韩 凯* 令狐庆

(1.南京中医药大学徐州附属医院肛肠二科,江苏 徐州 221000;2.令狐庆名医工作室,江苏 徐州 221000)

高位肛周脓肿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多发疾病,其发病率较高,有着发病急、病情严重、治愈难度大等特点,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引发脓毒血症、败血症。目前,临床多采用高位虚挂线引流术治疗该疾病,但术后疼痛较重,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1]。本研究对本院收治接受高位肛周脓肿切除术80 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接受高位肛周脓肿切除术患者80 例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22~56 岁,平均(39.57±17.11)岁;病灶最大径为4~8cm,平均(6.13±1.86)cm。研究组男21 例,女19例;年龄22~57 岁,平均(40.55±17.31)岁,病灶最大径为3~7cm,平均(5.87±0.52)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确诊高位肛周脓肿,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手术禁忌症,肝肾功能疾病,精神心理障碍。本研究获医学伦理会同意,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高位虚挂线引流:采用鞍麻麻醉,患者取截石位,脓腔通过探针联合指诊进行探查(必要时联合肛周MRI),明确内口位置;以手术刀自脓肿最明显处,肛缘线外3cm 处切开1cm 切口至脓腔,弯钳自切口探入,分离组织间隙,使脓液自切口充分引流出,以探针自切口探入,食指于肛内引导,自脓肿顶部盲端最高处探出,沿着探针切开内口与切口之间的皮肤,浅层皮下组织直至括约肌间隙,再自此切口把肛内球头探针尾端缚一根丝线,丝线另一端缚扎双股橡皮筋,将球头探针自此切口完全拉出,使得橡皮筋的一端从内口穿过脓腔拉出切口,结扎橡皮筋的两端,橡皮筋呈松弛状;将内口作为中心行放射状切口,黏膜和内括约肌切开,内口两端结扎,感染灶给予彻底搔刮,并按脓肿分布行肛周分散引流,对口引流予以单股阔皮筋(引流管制作),亦可吸收线逢扎止血,查无活动出血,龙珠软膏纳入肛内,以止血辅料等覆盖创面,无菌纱布塔型叠加包扎,丁字带固定;术后安返病房后给予特大中换药、中药化腐清创术,抗感染治疗等;术毕6~9d 剩余橡皮筋根据创面情况去除,直至全部拆除。

研究组采用减压引流法:采用鞍麻麻醉,按照脓肿类型选择不同的入路方式把脓腔切开,肛提肌上脓肿与直肠后深间隙脓肿采用括约肌外做弧形切口入路;高位括约肌间脓肿常规选取放射状切口即括约肌间入路;对直肠后深间隙脓肿和肛提肌上脓肿,做好肛周的充分引流,彻底清除坏死腐烂组织,对于较大脓腔把引流管置入,较小脓腔予以旷置;对脓腔进行探查明确内口具体位置,将黏膜和内括约肌切开,行直肠内朝外引流,内口和脓腔间给予旷置;对高位括约肌间脓肿,将内口周围坏死组织切除,脓腔行直肠内朝外引流,脓腔较大者采用直肠内引流,而内口与直肠内切口给予松弛挂线,引流口填塞凡士林纱布。术后安返病房后予特大中换药、中药化腐清创术,抗感染治疗等。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两组疼痛根据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估,0~10 分,分值高疼痛度越重;随访半年,对两组肛周脓肿复发和肛瘘形成比较[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 软件处理,计量以(±s)代表,以t 检验差异;计数以[%(n)]代表,以χ2检验差异,P<0.05 差异具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2 两组复发情况 比较两组肛周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n(%)]

3 讨论

高位肛周脓肿在肛肠科是一种常见疾病,该疾病早期发病无明显症状,患者在就诊时脓腔通常波及范围较广,已受到严重感染,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严重者甚至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危害患者生命安全[3]。为探讨高位虚挂线引流与减压引流法应用于高位肛周脓肿切除术效果及疼痛度评估,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接受高位肛周脓肿切除术患者80 例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肛周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无明显差异。表明减压引流法与高位虚挂线引流比,术后疼痛较轻,利于术后患者康复。分析原因可能为:高位虚挂线引流是一种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常用方法,以挂线方式能更好引流,可减轻患者术后换药疼痛程度,预后情况比传统的纱布填塞治疗方法更好,疗效更为显著。但该治疗方法会采用橡皮筋,受其牵拉影响,术后患者仍会出现明显疼痛,且需分多次拆除挂线所用的橡皮筋,可对创面愈合情况造成影响。因此,临床需将此术式进一步完善[4]。导管引流及切开旷置法在临床上也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常用术式,据研究显示,单独使用此术式,其治疗疗效不太理想,临床优化合并这两种手术方法,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手术方法[5]。减压引流法主要根据患者的脓肿情况选择旷置或留置导管,不仅能彻底引流脓肿分泌物,还能保证括约肌完整,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据研究证实,该术式可减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能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其康复时间[6]。受环境与样本等因素,两组住院时间待临床研究分析补充。

综上,与高位虚挂线引流比,减压引流法术后疼痛较轻,有利于术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肛周括约肌橡皮筋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生活中的小魔术
为什么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橡皮筋
排便的奥秘
快艇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