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2022-01-11 09:56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位误差研究组

黄 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安徽 合肥 230031)

肿瘤本身为人体内组织细胞受致癌因素影响而丧失正常的基因增长调控力,即病人机体产生克隆性病变[1]。放射性治疗为恶性肿瘤的常见诊疗方案。放射诊治即选取多离子辐射的治疗方案,此方案易使病人身体产生其他不良反应,阻碍疾病康复。因此,为缓解这一现象,本文通过选取70 例胸腹部肿瘤病人展开分析,研究哪项定位方案取得结果更为准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本院收住的胸腹部病患7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2 例;年龄25~58 岁,平均(33.43±8.37)岁。研究组男25 例,女10 例;年龄23~56 岁,平均(31.87±6.48)岁。纳入标准:全部病人均被确诊为患有恶性肿瘤;病人肿瘤所处位置均为胸腹部。排除标准:病人患有外伤、暂时性地休眠及精神病等不良疾病。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常规资料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体表画线方案使其明确位置。使其头部枕着枕头,病人脚部应处于下方固定器中,使对照组病人接受放射部位的固定,按照患者放疗激光灯及病变处明确体位,及时做好病人的体位标记。

1.2.2 研究组给予热塑膜方案使其明确位置。选取医用塑料膜并使其置于温度适宜的溶液内部,对体膜的柔软程度进行观察,待较为柔软后,应将其置于患者胸腹部,实行整体固定,由主治医师操作病人体膜,使病人身体可与体膜充分接触,医生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患者自身形态可与体膜状态相符合。使病人紧紧抓好上方扶杆,以降低体位转移情况的发生率,病人应充分保证身体的放松,等体膜形状逐渐成型后,冷却,选取激光实施标记,按照患者的体膜情况开展具体定位。之后患者可调整体位,接受一定程度的活动训练,使得体膜能充分与患者身体相贴附,降低病人由于操作不当带来的身体危害,待体膜完全固定好后,及时将其标记好。

1.3 观察指标(1)选取双盲法测量病人不同方向上的差距,其头足处的误差为侧方与前方位于Y 轴上的方向平均值。(2)选取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记录病人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选取SPSS20.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选取χ2检验,计数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即为存在差异,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 不同方向上的两项定位方法误差状况对照组在前后、头脚、左右方向上的误差数值均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不同方向上的两项定位方法误差状况(±s,mm)

表1 不同方向上的两项定位方法误差状况(±s,mm)

?

2.2 两组病人满意度情况对比 研究组病人的满意度状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满意度情况对比[n(%)]

3 讨论

病人出现恶性肿瘤的因素主要为自身的组织受到致癌物侵入,进而发生细胞基因的增长失控,即克隆性的病变增生[2]。放射性治疗为现阶段临床中较为多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案,整体治疗时间长,疗效显著。结果显示,对照组在前后、头脚、左右方向上的误差数值均高于研究组,对于这两组病人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研究组的定位方案更受病人喜欢。针对病人实行定位过程中,应选取温度适宜的塑体膜,能提高定位的正确性。此外,研究组定位方案还可降低对于病人身体的损害度,临床上可进一步推广[3-4]。实行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控制好体位的定位,使病人在接受放射性治疗过程中,降低体位固定难度,更加准确的实行体位控制技术开展放射性诊疗。

综上所述,研究组病人的方法相较于对照组病人方法,能更为准确的得出病人定位,给病人身体损伤造成程度较低,适合于病人的放疗治疗过程。

猜你喜欢
体位误差研究组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北斗导航种萝卜百米误差仅2厘米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